微信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博

扫一扫,关注微博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主管主办

加入收藏

“危”与“机”并存!2020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展望

发布时间:2020/4/24 17:16:56 浏览次数: 作者: 管理员 来源: 本站

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


——2020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展望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美洲大洋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周密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人们往往借助历史发生的事情来预判未来。2020年注定将成为不平常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性扩散不仅带来了公共卫生领域的严重危机,更进一步引发了金融市场的剧烈震荡下行和经济停滞。在20国集团特别峰会上,各方表达了协同稳定经济的意愿。凡此诸种情形,无不令人忆起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时各国的反应。应对危机超越单个国家甚至传统发达国家团体(如七国集团)的能力,20国集团正是因此走到了全球治理舞台的中央。而那时,对外承包工程行业因危机的出现,反而实现了加速发展。这一次,危机依然是全球性的,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是否仍会迎来利好?




对外承包工程行业:2020年伊始已经感受到阵阵寒意




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20年1-2月,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080亿元,同比下降9.5%(折合155.2美元,同比下降12%);新签合同额2150.3亿元,同比增长38.3%(折合309亿美元,同比增长34.5%)。分月来看,2月的新签合同额为1067.8亿元,环比略微下降1.4%(按美元计算为152.5亿美元,环比下降2.6%)。与2019年第一季度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相比,今年前两个月的完成营业额和新签合同额分别只占到46.9%和61.1%,占比均不足三分之二。2月下旬已有超过133个国家限制中国公民入境。1-2月,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的59个国家新签合同额为153.6亿美元,同比增长25.6%,增幅略低于企业在全球业务的增幅,但仍占到全球新签合同额的49.7%。3月,新冠肺炎疫情向全球扩散,中国对外承包工程的业务有可能进一步下行。



新型冠状病毒作为一种新出现的病毒,能否在短期内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而各国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应对能力和措施的差异,使得疫情对全球的影响周期可能更长,从公共安全再到经济、社会领域,对外承包工程行业也因此可能面临与2008年经济危机完全不同的形势。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在全球市场占有重要份额,作为“池塘”中的“大鱼”,也更容易感受到市场收缩“凛冽北风”带来的阵阵寒意。



形势严峻:已有项目执行难度增加,新项目不易启动




尽管承包工程的业务相对周期较长,从项目的决策到招投标、设计、施工、运营或交付业主,相应地增加了已经启动业务流程项目的稳定性。但在人员无法跨境流动的状态下,项目的执行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多数业务的跟进和执行由于多只能依赖于驻外员工,使得已经实现专业化总分包协同的企业不得不重新调配资源,以处理整个业务流程上的各个环节,其难度和风险将进一步明显上升。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度和深度的增加,全球供应链也将出现调整。工程项目所依赖的部分设备和产品供应,可能由于其上游的零部件供应短缺而出现无法按期交货的局面。对于人员本地化程度较高的工程项目,虽然受人员跨境流动限制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也需要遵从项目所在国政府对疫情发展的防控政策。如果当地政府疫情防控措施升级,工程项目往往以其劳动力密集程度高、工作环境较为封闭,而可能受到更大影响。一般而言,国际化交往较多的大城市往往是疫情严重的区域,在大城市中施工的企业,无论是市政公用设施、轨道交通,还是普通住宅项目,更容易受到各项防控措施的影响。



需求疲弱对行业发展影响较大。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巨大,中小企业因业务相对集中,更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同时,由于自身实力较弱、经营困难,可能给各国就业市场带来压力。即便是本国疫情尚不严重的国家,受全球供需变化和金融市场波动的影响也可能不小。失业率上升将减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降低消费意愿,对需要以未来持续现金流弥补初始投入的工程项目影响尤为明显。基础设施项目自完成之日起就开始折旧,与使用需求的有效重叠是相关设施发挥更好作用的重要条件。如果未来经济增长形势更不乐观,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会暂缓推进新的项目,这无疑也将给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的新签合同额的增长带来压力。而新签合同额又是工程企业未来完成营业额的先行指标,对外承包工程行业将面临业务被动收缩方面的挑战。



财政对基础设施的支持意愿不强。经济活动的收缩可能增加各国财政赤字,为企业境外项目的资金按期支付带来更大风险。与2008年不同,尽管大量的财政资金已经投入到疫情防控及随后的经济下行应对之中,但直接投向基础设施领域的资金有限,这也决定了可能此次全球性危机不一定会给工程企业带来短期繁荣。美国在3月28日出台的2万亿美元《新冠病毒支持、缓解和经济安全法案》,仅涉及交通基础设施(250亿美元)和基础住房项目(10亿美元)等约1%的基础设施投入资金。欧洲国家虽然已经在2008年危机后休养生息了10余年,但上一轮财政支出的欠债尚未被完全消化,无力再进行新一轮的财政刺激。




机遇犹存:需求市场结构性调整,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国际工程行业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行业利润率持续下降。外部冲击打破了市场原有的平衡,改变了竞争格局。在市场预期普遍悲观的情况下,工程项目的供需关系发生了剧烈调整,具备实力、勇于把握机会创新发展的企业,更可能逆流而上、脱颖而出。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通过国际市场的竞争不断优化,已经形成了鲜明的特点,高效的配合和强有力的执行能力突出,大型项目在我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的新签项目中占有更重要的位置。2020年1-2月,新签合同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共有115个,比去年同期增加29个,占新签合同总额的83.9%。项目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建设、电力工程建设、一般建筑项目、通讯工程建设和石油化工项目等领域。疫情并未改变各国的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发展需求,反而促进了一些领域的国际合作。在疫情应对方面,多数受冲击严重的国家未选择采取严格隔离措施的主要担忧在于医疗资源被快速耗尽。在尚未出现大规模疫情的国家和地区,疫情的识别、预警、防控和卫生物资保障方面的需求依旧迫切,其中不仅涉及医疗设施、医务人员培训和医疗废弃物处理,还包括通讯网络、防疫物资生产制造、应急状态社会公共服务和基本生活保障等诸多方面。中国在疫情防控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时间优势,为中国企业参与其他国家建立与完善相关公共卫生领域的项目营造了更多优势。在疫情好转、国内复工复产速度加快的情况下,针对特殊时期的防疫需求,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应当积极与项目所在国沟通,做好特殊人员入境安排,并调整其相关政策。公共卫生相关项目在未来一段时间可能成为对外承包工程的新热点。



防止疫情扩散与经济复苏无法二选一,无论受疫情影响程度如何,发展经济、创造就业都是各国的施政重点。“一带一路”提出的互联互通,是各方通过协同降低发展成本的重要方式。在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因疫情出现部分中断的情况下,开展国际分工协同的基本需求没有改变。建立新的贸易投资回路,改善资源跨境配置效率,变得尤为重要。变化就可能带来发展机会。由疫情过后国际分工新变化产生的产业重构、经济要素集聚区域调整等诸多影响,也为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无论是工业园区、能源运输通道,还是通讯网络,都需要具备一定实力的企业来承担。疫情给各国带来的广泛冲击,导致项目承担企业普遍无法响应市场需求,先复工的企业机会更大。



在社区交往和生产活动放缓的同时,数字经济发展提速、线下交易加速向线上交易转轨,为各国经济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为适应数字经济的发展要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速,相关的工程建设需求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又一热点。除了新建的基础设施外,对于原有基础设施的数字化赋能,将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硬件条件,推动传统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通过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改善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减少病毒传播条件,服务于数字媒体等内容创造,大量新的产业模式将不断创新发展,为有准备的企业带来新机遇。



展望2020年,全球经济无疑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各个国家、行业可能都难免受到直接影响,对外承包工程行业也不例外。对于拥有丰富国际化经验的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而言,与其坐等新冠病毒疫苗与特效药的出现、期待经济早日重回正轨,不如把握外部环境变化的新机遇,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加快向前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