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博

扫一扫,关注微博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主管主办

加入收藏

横跨时空的西安老城更新实践

发布时间:2024/11/5 12:30:40 浏览次数: 作者: 毛宇帆 来源: 《中国勘察设计》杂志

西安是历代多王朝的都城,1982年即被列入我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其整体格局的保护始终是城市当代发展的前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安通过《西安市城市建设规划管理办法》,明确了“保持古都风貌的基础上建设现代化城市”的要求。城市中历史空间分布多、范围广、成系统,历史遗址又与当代城市发展区域高度重合。因此,在西安进行城市更新行动,有诸多需要审慎考量的方面。

 

西安明城墙是当前西安的几何中心,也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当代城市建设的原点,被明城墙环绕的区域通常称为西安旧城或西安古城。这一范围是当今西安最具代表性的城市片区之一,叠加着隋唐—明清至近代、当代城市建设的成果。这一片区长期以来作为城市中心,人口密集、文化遗产分布集中,围绕这一片区的更新实践由来已久,具有典型性,也通过城市更新诞生了一批具有城市标志性的节点空间。近年来,西安围绕明城墙进行了很多改造与更新,本文以西安钟鼓楼广场、南门广场及火车站北广场三个具有标志性的综合性节点空间的更新实践为例,分享西安近30年来几代建筑师围绕古城更新的探索与实践。

 

西安古城三广场节点更新概述

 

1995–1998年:穿针引线——西安钟鼓楼广场更新


西安明城墙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交汇处的西安钟楼是毋庸置疑的城市中心,也是最能代表城市形象的建筑之一。钟楼始建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初建于今广济街口,与鼓楼相对,后伴随城市整体向东向北的扩建,于明神宗万历十年(1582年)整体迁移于今址。钟楼、鼓楼是我国北方城市的重要节点和特色,以晨钟暮鼓报时是古代城市管理与当地民风民俗的重要一环。如今在钟楼西北侧300米左右,建于1380年的鼓楼与之遥遥相望。钟鼓楼周围是传统商业区和市民活动聚集地,在建国后一段时间内建设了大量近代建筑,产生了一系列的名牌老店,但其品质差、密度大。

 

围绕钟鼓楼开辟城市中心广场的想法自1953年开始规划,先后出现了三版方案:一是建设两个独立广场;二是两广场合一,钟鼓楼之间开辟绿化广场;三是在前版方案的基础上增加商业步行街,进行地下开发。前两版方案因为经济等原因没有完整实施,直到1995年,进行了位于核心区域的钟鼓楼广场的建设工程,开启了西安古城城市节点更新的序幕。


西安钟鼓楼广场的实施方案首要目标是恢复钟楼与鼓楼之间的联系,因此在钟鼓楼之间建设了东西长144米、南北宽64米的绿化广场,广场地面以硬质铺地和绿化为主,其地下容纳了两层地下商业建筑,创造了3万余平方米的商业空间,同时在广场北侧增设了下沉式的步行商业街,其靠近钟楼的一侧通过6274平方米的下沉广场进入,靠近鼓楼一侧通过坡道连接。下沉商业街提供了近1.3万平方米的商业面积,以三至四层关中传统风格的建筑为主,同时还起到了屏蔽北侧建筑和烘托钟鼓二楼的作用,成为钟鼓楼间这条东西向主要视线通廊良好的背景建筑[1]

 

改造工程,一方面拆除了钟鼓楼之间低矮的平房建筑,还原了人视点下两楼的高耸形象,形成通廊和明确的人行流线连接,彰显文化遗产的形象;另一方面通过下沉商业街和地下商场的建设,有效提升了城市核心场所的用地效率,进而解决了广场项目的建设费用问题。商业功能的植入为钟鼓楼间的通廊赋予了更加市井化的活力,也为长期以来开设于此的老字号提供了恰当的商业经营空间。

 

这一改造如同穿针引线般将地上地下、历史与未来的生活串联在一起,从中也彰显了项目主持建筑师张锦秋院士对待城市遗产的谦逊态度,成为西安城市更新最早的实践。

 

image.png

钟鼓楼广场鸟瞰全景图(图片来源:《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建筑作品集1952–2022 》)


20102014年:搭桥手术——西安南门广场综合提升

 

为了让城墙这一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融入市民生活,西安进行了持续的努力。1983年,西安环城建设委员会成立,对古城墙进行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全面整修保护工程,并营建了环城公园。城墙以其敦实厚重的形象容纳多种活动,一年一度的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赛、城墙灯会等吸引众多市民,登城墙游览也成为很多游客的必备选择。

 

进入新世纪,城市北侧大明宫、汉长安城等大遗址的存在以及贴临城墙北侧的陇海铁路的阻隔,致使一段时间内城市主要向南发展,位于中轴线上的南门、永宁门成为进出古城多向交通汇集的节点,交通问题突出。

 

2011年,西安首条地铁、纵贯南北中轴线的地铁2号线终于建成通车,结合被毁坏的箭楼获批展示性重建,以及城河治理、环境提升、功能配套提升等目标的一一提出,南门迎来综合提升改造的机遇。在赵元超大师的带领下,由中建西北院都市中心、陕西省古建园林院等单位共同合作完成了一场堪称老城内“心脏搭桥手术”的改造。2014年完成后,南门已成为西安名副其实的礼仪之门。

 

永宁门是西安城墙城门中沿用时间最长、保护最完整的一座,但在改造之前,这座城门被城墙、护城河、城市道路划分为9个独立地块,南门几乎成为城市难以到达的孤岛。同时,地面交通的混杂、护城河河道的污染、地下建成的地铁线路和13组不同权属的市政管线穿越等问题,使得这一改造工程面临着复杂的市政、交通等综合问题。此次改造需要统筹1平方公里内所有的市政管网、道路交通、水利、地铁等城市基础设施,以完善商业、旅游设施及停车需求等[2]

 

改造采取立体化、集约化、复合化的综合设计,集交通疏解、活力提升、城市更新和文物保护于一体。

 

image.png

西安南门广场综合提升改造后整体鸟瞰 


image.png西安南门广场综合提升改造后道路下穿与广场的关系


image.png

西安南门广场综合提升后下沉式商业街区夜景


交通疏解


由于此处车行人行流量都非常大,因此采取立交的方式。通过下穿式立交将东西向交通剥离,快速通行;南北向维持地面交通,联通城内外;通过南门广场形成较长的盘道,最大限度分离各向交汇车辆,使此处复杂的车行交通得以畅通。人行则结合地铁永宁门站,设置7组地铁及地下人行通道出入口[3],使行人能够畅通穿行,显著提升了广场可达性与人行车行安全性。

 

活力提升

 

南门广场可达性的提升为区域多种活动提供了前提,结合步行网络,在广场两侧的松园、榴园及护城河两侧增设四组城市服务设施。如今的松园、榴园以地面一层分散式建筑与下沉式商业街区形成了热闹非凡的酒吧街。古老的城市遗产与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奇妙融合在了这个街区。

 

南门广场本身消除了道路的阻隔,形成整体180米长、120米宽的绿化广场,中轴对称,塑造庄重的“入城”空间,以110米长的御道连接“南门入城式”活动广场,以沉浸式的方式引人们穿越古今,更是成为大国外交的场所和仪式,先后以入城欢迎仪式接待了前来访问的印度总统莫迪、美国奥巴马总统夫人米歇尔等。

 

这一广场也是观看南门城楼的最佳区域,纵视角为25°。设计中,在地下一层预留了2000余平方米的排练、准备室,升降灯光架等舞美设备隐藏于广场绿化中,为南门广场举办大型文艺活动提供保障。南门广场与瓮城也多次举办春晚等大型演出活动,成为城市标志性空间。

 

文物保护

 

南门城楼作为区域的视觉核心,在广场南端120°视域范围内控制地面建筑,在60°范围内严格不做地面建筑,保证南门闸楼—箭楼—正楼在南北中轴线上的空间序列关系不被遮挡。


广场两翼地面建筑以分散的小体量形式出现,建筑形式上选择歇山顶和卷棚顶的关中古建筑形式,与城墙城楼同源同构。最终,约7万平方米的建筑与必备的市政、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共同融合于城市历史环境中[4]

 

2014–2021年:花开两头——西安火车站丹凤门广场

 

西安火车站始建于1934年,1985年原址扩建为带有双层挑檐的现代化车站,为西安近现代保护建筑。火车站周边随之成为20世纪西安最繁华的商业区,然而,铁路线以北地区原本规划为城市的仓储区,加之受铁路线阻隔,限制了西安北部城市的发展,逐步形成品质较差的棚户区,到20世纪90年代,这里仍是城市发展落后的代名词。同时,西安站的城市区位十分特殊,在西安明城墙与大明宫遗址之间,二者相距仅500米。明城墙内繁荣的城市景象与大明宫遗址周边破败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

 

而随着铁路运量的增长,西安站无论是候车环境还是车站规模都已满足不了城市的需求,改造迫在眉睫[5]。2014年,西安火车站改扩建工程正式获批,以提升西安站的运载能力和站房规模。西安火车站及周边地区终于迎来了整体更新改造的契机。在赵元超大师的带领下,该项目由中建西北院都市中心团队和轨道院共同完成。

 

规划在既有车场北侧新建北站房和高架候车室,车场规模由5台11线扩建为9台18线,同时新建8.5万平方米站台雨棚,对既有南站房进行适应性改造;北站房的东侧新建约10万平方米东配楼,用于铁路综合开发,配套地块建筑规模15万平方米。总建设面积约45万平方米。

 

历史传承

 

在明城墙东部连接大明宫与大雁塔的轴线是中轴线外,还有另一条极具代表性的历史轴线——大明宫轴线。大明宫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后就开始进行考古勘察,但始终没有直接展示,其地面被部分农田村庄占据,直到2010年才以遗址公园的形式对外开放。大明宫遗址于2014年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重要组成成功申遗。作为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的重要组成,2021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


大明宫轴线南端以一座丹凤门原址建造了以保护和展示为目的的博物馆建筑,成为遗址博物馆的标志。但是,这条大明宫中轴与原火车站轴线偏移了130米左右,因此规划提出“历史轴线转折”的概念,以大雁塔—明城墙—火车站—大明宫这一历史文化轴线为核心,以大明宫遗址为主体,采用“主从有序,北站房、东配楼、丹凤门三足鼎立”的布局方式,三者共同围合形成火车站北广场,所有机动交通均位于新建广场地下[6]

 

image.png大明宫望向西安火车站方向整体鸟瞰


南北连接

 

通过高架候车厅连接新老站房,并新增了一座地上景观天桥,有效地连接了因铁路而分隔的城市空间。北站房广场的交通设计结合地下空间的开发,采用“上进下出”的进出站方式,以“公交优先,立体复合换乘、高效节地”的原则,自强路下穿设计以及北广场两侧局部下沉布置公交车车场,将出租车、社会车辆等与地铁分层布置于广场下方;南广场则增设了公交枢纽站场,配合客运站的搬迁。将地面广场还给城市,最大限度便利旅客出行。

 

北广场的设计综合考虑了南站房的现有模式、遗址公园御道广场的历史延续性以及唐长安城的空间结构,采用了南北向中轴对称的布局方式,既满足了火车站快速疏散及人流短暂停留的空间需求,也表达了对地域历史文化的尊重。

 

激活片区

 

为激活火车站周边,北广场周边配套包含了3个地块,引入文化与商业相结合的特色业态,定位商务酒店、办公与会议等功能,形成区域辐射效应。规划中提出了“大唐天街”的概念,旨在将北站房、东配楼及3个地块整体串联起来,向南通过景观天桥与解放路商圈相接,向北通过跨太华路天桥与大华1935及大明宫周边商圈相接,从而使整个火车站片区与老城区共融共生,进一步激活片区活力,打造多元文化与产业相结合的都市商业模式,带动大明宫周边地区未来的更新发展。

 

这一改造采取“边行车、边建设”的方案,于2021年完成。新建的北广场也让原本只有南广场的西安火车站,变为南北双广场,“南衔明城墙,北接大明宫”,如花开两头,共同讲述着历史与现代融合共生的故事。它不仅是单一车站站房的改造,更是城市整体环境的提升以及文化遗产关系的重塑。

 

image.png

火车站北广场


image.png

改扩建后火车站附属建筑


公共空间更新的带动作用

 

本文所述三个案例均具有典型的公共属性,更新的目标也需要考虑更大范围的城市辐射力与带动力。

 

尽管几个案例都以公共空间的形态介入城市更新与环境提升,但都充分考虑了用地的经济性,通过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周边地块见缝插针地植入商业、公共服务设施等方式,为公共空间带来了可持续的经济效益。

 

选择以公共空间的形式来激活片区,有助于综合目标的实现,对公共交通、车行、人行交通的梳理最大限度地提升了城市文化遗产的可达性与展示效益。将功能空间藏于地下不只是被动回应文物保护的要求,更主动地创造了观赏城市标志性文化遗产的奇妙空间体验。可以穿行的广场空间有效消除道路、铁路等因素的阻隔,从空间感受上激活片区。

 

在古城密集区所进行的更新项目,不仅改善了原本城市空间的环境,更带动了周边更大范围的更新。南门广场建成后,交通的便捷性与旅游热度的带动逐步显现,也带动了南门外诸多商场的更新与改造,时至今日,南门已经成为西安最具活力的商圈之一,集高端消费、休闲消费为一体,“商业+旅游+文化+休闲”的定位更加明晰[6],这在实体商业受到巨大冲击的如今更为不易。

 

西安古城更新的时代缩影

 

三个更新项目都发生在遗产边,均采用了大规模的地下空间开发,核心思想在于尊重遗产,又努力使遗产活化,与现代生活相融合。这三个项目也都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分别经历了25年、10年、3年,而正是通过这些点的更新,使昔日的“废都”向国际化、现代化都市转变,其中也体现着以张锦秋、赵元超为代表的几代建筑师对西安古城更新的思考与贡献。


反映城市发展历程

 

三个城市节点更新案例在时间上跨越近30年,空间上从古城核心逐步到南、北城墙的周边,也映射着城市发展方向的逐步更迭。这些更新实践的核心对应着不同时期人与城市的和谐关系。钟鼓楼广场是城市快速发展初期人行空间和商业空间的探索;南门广场恰逢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时代,试图重塑人车关系与高品质环境;火车站北广场则回应着与高铁时代共同到来的便捷出行的需求。

 

以保护为更新前提

 

在西安古城内外所进行的更新活动,尤其是公共属性与标志性如此强的几处更新,其前提必然是尊重城市整体格局,保护城市文化遗产,通过现代技术为遗产保护与展示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也借由城市更新的机会为城市历史空间整理出更适宜的展示环境。

 

城市视角的设计方法

 

城市设计先行,建筑景观一体化处理贯穿于更新全程,以广场这一城市公共空间作为核心,综合考虑市政交通、城市环境、人文景观与使用功能,始终体现着建筑师在面对文化遗产时一以贯之的谦逊姿态。

 

面向未来的视野

 

我们看到,在西安古城内外所进行的更新实践从来不仅仅是应对当时当地的需求,它们一方面联系着过去每个时代留下的城市印记,另一方面充分考虑着未来的城市生活。同时,更新后的城市空间也在不断随着时代发展和需求进行持续的、永不止步的更新。(本文作者毛宇帆来自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