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主管主办
当前,我们正遭遇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洪流汹涌澎湃,工程勘察设计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集体阵痛。在复杂的不确定性环境下,行业企业的情绪普遍悲观和焦虑,甚至无法预测到底还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回归到“常态”。也有部分从业人士认为,行业将经历一段危机频发的震荡发展时期。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近两年发布的《全国工程勘察设计统计公报》,工程勘察设计企业总营业收入规模仍保持小额增长,但与大多数行业企业的“体感”情况有较大差异,多数细分行业领域的企业发展景气度不高,进入2024年上半年这一趋势更为突出。
身处一个低增长、复杂不确定交织、结构性转型交错的时代,由内而外的变革转型成为行业企业蜕变前行的遍选择,而业务转型正在成为企业韧性发展的关键议题。
与过去完全不同的未来
过去十几年间,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伴随我国城镇化进程、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实现了快速发展,行业营收规模呈现高速增长。这得益于外部市场带来的增长机遇,也有行业企业积极推动市场开拓与业务创新的努力。但当下我们面临的是一个与过去完全不同的时期,当很多企业尚在寄希望于“熬”过这段时期,早日步入正常态的时候,殊不知行业企业所面对的市场已然步入了全新的阶段。
中低速增长时代
相较于过去十余年,尽管行业企业数量波动上升,但行业营业收入增长速度正在从高速增长步入中低速增长阶段。这对行业企业普遍采取的项目式经营运作理念、粗放式管理模式、以人力资源投入为主导的发展模式等传统理念与模式带来巨大冲击。
存量市场时代
2023年末,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66.16%,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赖以发展的外部市场驱动力正在发生重大转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为创新城市建设运营模式、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但是,面对存量市场的新玩法,很多行业企业尚未找到合适的价值服务模式与商业模式。
数字经济时代
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重组要素资源、重塑经济结构、改变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特别是随着“云大物智移”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迭代发展,为行业企业传统业务赋能、探索新产品新服务提供了巨大想象空间。但是,从行业企业的发展实践来看,数字化转型之路仍任重而道远,这不仅体现在数字化产品进程滞后、数字化商业模式落地难,也直接体现在数字化技术在传统业务领域的应用方面。
价值竞争时代
伴随市场下行,业内有关“设计产能过剩”的讨论愈加热烈。与此同时,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有效价值供给不足”,突出体现在城市与产业发展问题的多元性与企业提出解决方案的单一性之间的矛盾、市场需求多样性与企业服务供给同质化的矛盾……以城市更新市场为例,城市更新需要系统解决城市的空间载体问题、功能性问题、资金来源问题、商业模式问题、产业性问题和文化传承问题等,仅以设计的专业技术视角,往往难以有效把握市场机遇,这对企业综合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再理解“业务转型”
谈及“业务转型”,往往关注点会落脚于“转型”,这与过去行业企业往往采取的是延伸服务环节、拓展细分领域的业务发展模式有关。正如当下新能源行业成为众多行业企业拓展布局的热点领域,市场竞争门槛提高、收益率下降,正在从“红海”转向“血海”;新能源赛道也成为不少企业应对下行、支撑规模化的一种“不得已选择”。当下,市场存在着“相对过剩”与“品质稀缺”共存的特征,既有业务的提质增效与新业务的开拓布局同样重要。
效率之争:竞争优势落脚于效率优势
在市场红利时代,跑马圈地毫无疑问是最优解,而当市场红利变成“红海”时,竞争越来越激烈、利润空间越来越薄,很难有“一招鲜的秘诀”破解发展的焦虑,往往需要回归到基本常识的“基本功”补课,重新理解业务、理解流程、理解人性、理解管理,重新回到细节,以更精益化的运营、更高的转化效率来面对市场的变化。任何市场最终都将进入效率之争,市场中相关企业的竞争优势也将落脚于效率优势。
效率优势的持续迭代,不仅是行业企业提升既有业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抓手,也将是新业务持续发展、掌握先机的关键一环。而效率优势的构建,需要行业企业树立精益化的发展理念,需要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提升技术服务的运营效率,需要更加充分的内部协同协作组织体系与流程支撑,需要更加聚焦于优势领域与更广泛的生态协同实现相互赋能。
聚焦价值:推进“补位式增长”
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过去的快速增长主要依赖于自然式增长(抢抓市场红利)、扩张性增长(领域与区域市场开拓)和创新型增长(业务模式与发展模式创新)三种方式,但在当前环境下这些方式已显疲态:自然增长受限于外部市场的影响;扩展增长在达到一定规模后,边际效益递减;创新增长虽曾带来显著规模化成效,但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竞争手段升级,进一步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在此背景下,行业企业迫切需要加速拓展第四增长来源,即聚焦“价值视角”拓展市场空白与细分蓝海市场,推进“补位式增长”。
要实现“补位式增长”,工程勘察设计企业核心要从“项目逻辑”转向“产品逻辑”。行业企业以项目为基本的业务单元,但在这过程中更多是以内部视角、技术视角面向市场需求。当前,客户需求越来越隐性化、越来越综合集成,行业企业需要从“空间/载体价值”转向“内容价值”的创造,需要以面向全过程、全生命周期、全利益相关方的价值需求洞察、全要素的价值转化形成价值探索与产品化解决方案,才能找到驱动增长的新生命力。
在存量市场的竞争中,行业企业只有以价值视角、产品逻辑去指导资源配置的优化,将品牌、技术、管理、资源与市场等优势重塑为商业模式与“相对优势”,才能更好地推进企业价值的传递,抢占补位式价值赛道。
聚焦价值:推进“补位式增长”
业务向哪里转型
面对外部的冲击和挑战,持续生存下去、实现逆势生长,是每一家企业的持续追求。但是,行业企业也应该认识到,从机会型增长到战略性生长、从要素驱动的旧发展模式到创新驱动的新生长模式……未来的破浪之路曲折漫长。
对于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而言,业务转型不能太关注于创新的边界,更要关注对于价值需求的响应;转型的方式上更要关注对既有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包括技术、客户、资本、利益相关方等。结合行业企业的创新探索实践,笔者认为业务转型要关注以下方向:
强集成
面对市场需求集成化、综合化的趋势,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的有效供给仍然不足。
过去的高速发展中,行业企业普遍形成了服务工程建设的多环节服务能力与资源合作网络。当下,企业需要站在更大的格局中,突破设计的专业技术属性,坚持“以终为始”的结果价值导向和涵盖功能、经济、人文及生态等视角的系统价值导向,突出专业服务创造“统筹价值”,推动标准化、数智化、工业化的精益生产运作体系建设,打造敏捷的生态合作供应链,以全生命周期的视角去创新业态,提供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的服务。
而对于集成服务的打造,企业也需要跳出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等建设组织模式的视角局限,真正立足于帮助客户“做成事”的角度去策划、统筹多元化服务内容,创造结果价值,包括但不限于前端策划、融资策划、工程设计与建设、数字化运维、产业导入与运营等方面。
拓赛道
所谓拓赛道,本质上就是寻找新的战略增长点。拓赛道,一方面要关注风口期赛道;另一方面也要关注痛点赛道。
风口期赛道的选择,需要企业对市场保持敏锐的洞察。首先,要关注重大技术创新。当前,AI、VR、AR、MR等数字化技术、新能源与绿色低碳技术、工业化技术等持续创新迭代,产品化、产业化发展处于临界点,新技术周期红利将带来广泛的应用场景;其次,要关注重大社会转型与政策利好,如当前城市更新升级为我国的城市发展战略,2023年全国超15个省份出台30多条政策、超9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出 台了129条市级城市更新政策,2024年5月财政部发文中央财政创新方式方法,支持部分城市开展城市更新示范工作,首批15个城市拟获得财政部支持。
痛点赛道的选择,需要企业挖掘尚未有效解决的价值需求。如当前在“双碳”战略实施背景下,诸多行业领域面临节能减排的切实需求;在经济下行和财政压力背景下,相关行业领域均面临有效降本的要求、相关地方政府培育打造产业新动能的诉求、相关客户面临资源来源破局的挑战……面对痛点赛道,行业企业不是闭门造车,而是需要“洞察市场找到痛点、定义痛点、改造玩法解决痛点”,唯有此,才能找到新的机会。如河南省中工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基于政府财政压力痛点需求推出专项债的策划服务,以此带动后端业务开拓;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基于政府发展产业的痛点需求推进“产业金脑+招商网络支持+科创生态服务”的全过程解决方案。
促转化
当前,“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核心驱动力”已经成为普遍共识,各级央国企与众多行业企业纷纷加速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科技创新赋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培育打造新发展动能与新增长点。
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作为智力密集型行业,过去更多关注技术的集成应用,关注获奖、专利等方面的科研投入,但对于科研创新的转化关注不足。 2023年,工程勘察设计企业科技活动费用支出总额为2952.5亿元,同比增长13.8%,增速比2022年提高11.7个百分点,科研投入力度相对加大。“十四五”时期,众多行业企业开始加速推进包括数字化软件产品、新材料、新设备等方面的科研创新成果的产品化、产业化转化探索。
科研创新成果的产品化、产业化转化,不仅有利于推进行业企业的科研投入商业化变现,还有利于拓展新的增长点,也有利于行业企业跳出依赖于工程项目的运作惯性,形成新商业模式的探索,形成稳定现金流,熨平工程周期的波动影响。
如何推进业务转型
当前发展环境下,推进业务创新转型已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动作”。回顾过去工程勘察设计企业的发展历程,也有很多企业不断推进业务转型与拓展,但发展成效参差不齐,其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用旧地图寻找新大陆”。不少行业企业采取的模式多是定个方向、给个平台、灵活机制、自主发展,而缺乏战略意图的共识、重布局轻管理,包括缺乏培育业务的差异化管理、缺乏针对性人才配置、缺乏过程管控、缺乏资源协同转化等,导致结果差强人意。
行业企业要清醒地认识到,业务转型是长周期的系统工程,不管既有业务提质增效还是新业务拓展布局,均要秉持价值导向,聚焦主要矛盾与问题,系统谋划、分步推进。基于行业企业推进业务转型实践的分析研判,笔者提出以下策略建议:
坚持可持续发展导向。每家企业都是一个业务组合,而随着市场的变化,不同业务的表现也会出现分化,“28法则”依然适用,即20%的业务创造了80%甚至更高的价值。因此,行业企业必须持续对企业的业务组合进行客观评估,对于不再有竞争力的业务进行必要的舍弃,并且始终关注未来进行创新布局,持续迭代业务组合。
保持前瞻的战略洞察。尽管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剧导致企业战略的适应性周期在不断收窄,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持续识别时代的变与不变,并持续重塑自己能力与机会的相匹配性,形成面对不确定性的多路径、多梯次探索,才能更好地变中求进。
富有企业家精神的人才团队。无论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设计多么全面、对资源的储备多么丰富,如果没有勇于开拓创新的人才都很难取得成功。对于业务转型,不仅仅是一种推动能力,更是一种心态和态度。因此,企业需要着眼未来,构建适应性的人才战略,特别是关注具有创新突破意识、担当责任意识、坚毅执着意识的领军型骨干团队引进与培养。
塑造系统化的组织能力。面对效率优势持续迭代的发展要求,企业需要关注系统化的组织能力建设,强化中台能力建设,打造赋能型组织;精益化项目级经营与运作,提升组织效能;以机制创造逻辑转型为指引,重塑价值分配链条。
强化科技创新赋能。科技创新无疑在探索创新、塑造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行业企业要把创新技术在全企业范围的应用作为首要任务。因此,不仅要对技术开发与创新建立一定的资源投入与组织机制保障,更要通过相关科研创新及产品化产业化转化的项目,推进组织流程、文化导向的改善。
拓展资本助力。行业企业既要关注流动性风险,也需要对实际资金需求进行持续评估,统筹资源投入助力业务转型。除此之外,也需要积极拓展创新型资金使用方式,为业务发展赋能。
推进业务转型的策略建议
结语
面对大变局,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必须加快推进以业务转型为引领的全方位重塑,以在颠覆性挑战中实现韧性增长和跃变。业务转型的进程是持续性的,需要始终面向未来,绘制相应的路径图,列出将愿景变为现实而必须开展的实际工作,推动持续而快速的变革,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本文作者李涛系上海天强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