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主管主办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党中央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党同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团结奋斗所作的重大部署,是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部署。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西北院”)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部署要求,坚持把开展主题教育同贯彻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结合起来,同推动本单位的中心工作结合起来,在领衔探索实践、深入总结经验、系统思考凝练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符合行业和自身特点的中国式现代化企业发展特色新路径,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中建西北院办公楼
中国式现代化企业发展新实践的内涵和意义 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一样,中国式现代化企业发展路径和概念的形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改革创新基础上循序渐进、不断凝练形成的,既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更是对企业前期发展改革实践的经验总结和深度概括。 中国式现代化企业发展新实践的内涵 中国式现代化企业发展新实践,是中国企业在现代化进程中,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所进行的各种尝试和探索。这些实践包括但不限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在深入思考、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内涵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管理变革实际,中建西北院将中国式现代化企业发展新实践的本质要求作出如下归纳: 一是以企业为载体和单元的现代化;二是以奋斗者为本,让企业广大员工享受更富足、更有尊严、更体面生活的现代化;三是价值创造力、创新引领力、品牌影响力、国际竞争力、文化软实力等齐头并进,综合实力提升的现代化;四是企业科学治理、员工良性发展、社会责任有效履行、对自然环境充分友好有机融合、高度统一的现代化;五是以科技创新、管理提升为动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建立符合企业自身资源禀赋特点的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 中央礼品文物管理中心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还要坚持把党的领导有机融入公司治理之中,积极服务国家战略,不断创造企业治理和商业文明新形态,在所属产业领域有效履行中国式现代化国有企业的时代使命,践行中国式现代化,助力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企业发展新实践的重要意义 从宏观层面来说,探索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企业发展新实践,是完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实践的重要一环,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有助于加快构建公平公正、有序竞争的现代市场经营体系,促进国民经济产业良性运转。 从微观层面来看,探索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企业发展新实践,有助于完善企业发展治理,提升企业技术引领力、品牌影响力、可持续发展力,是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解决卡脖子技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重要途径,也是有效培育世界一流企业、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中建西北院探索中国式现代化企业发展新实践的总体战略思路和经验做法 过去几年,在中建集团和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中建西北院坚持以城乡发展的引领者和践行者为愿景,积极发挥专业所长,持续坚持中华建筑文化传承、创新与光大,企业新签合同额和营业收入不断创造历史新高,连续11年入选RCC中国十大建筑设计院,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建西北院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企业发展新路径。 践行中国式现代化企业发展新实践的总体战略思路 中建西北院践行中国式现代化企业发展新实践的主要成果和经验集中体现在企业总体发展战略上。作为西迁精神的践行者,中建西北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始终致力于光大中华建筑文化。近年来,根据行业变迁和企业发展实际,在对企业发展内外环境、发展痛点等进行全方位剖析的基础上,西北院人明定初心再出发、踏波逐浪起新程,将企业发展历史脉络、发展文化、发展路径、发展经验凝练概括为“12366”总体发展战略思路。 “1”个愿景,是指统筹城乡一体治理,致力于成为城乡发展的引领者和践行者。 “2”个支撑,是指“1”个初心使命和“1”个发展路径。其中,“1”个初心使命,是指履行光大中华建筑文化的担当使命,以及“双碳”、数字化背景下的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使命,解决的是“我是谁、为什么发展”的价值和定位问题;“1”个发展路径,是指坚持“两全一站式”发展模式,践行打造平台型组织的发展理念,打造“人·事业·生活”协同发展的良性生态圈,解决的是“怎么做、如何发展”的模式和路径问题。 “3”个板块,是指着力培育打造规划设计、全过程工程咨询、工程总承包三大产业板块,铸造行业高端发展品牌。 “6”大区域,是指服务国家发展战略,重点开拓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海南自贸区、黄河生态保护区6个区域市场。 “6”大新兴业务,是指在做深做实传统主业优势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和开拓基础设施、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绿建新能源、数字城市与数字产业,以及创新成果产业化新业务等,前瞻性开拓新的蓝海市场,同时综合运用新业态、新模式,积极构建企业发展新动能。 “12366”总体战略思路是中建西北院近年来发展成果和发展经验的智慧结晶,与“和合”企业文化协同共振。各子战略互为补充、互为促进,都是对整体战略体系的协同支撑,环环相扣、相互衔接、互为依托,构成了一个新形势、新格局下的企业发展战略系统生态圈。 在该战略的统领下,中建西北院坚持以高水平原创和科研能力建设为支点,以全过程服务能力建设为目标,不断强化以高端人才为核心的企业各级各类人才培养与打造,不断推动以价值创造为导向,搭建以考核兑现为保障的企业运行管理系统,推动企业核心能力、竞争力不断跃迁升级。 践行中国式现代化企业发展新实践的经验做法 强化管理提效,上下贯通,推动战略目标落地 深入构建“1+N”战略管理框架,围绕“12366”总体战略思路,编制了中建西北院《“十四五”发展战略》“1”个总纲;聚焦创新业务、区域化、人才建设等重点任务,配套编制了《创新业务发展规划》《区域化发展规划》《人才发展规划》等“N”个专项规划,并细化出台实施方案和责任清单。为推动规划有机贯穿于日常管理之中,配套出台了各类制度35项,重新梳理形成《职能部门职责》,出台《职能组织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推动考核结果与年终绩效直接挂钩,有效激发创新创效和提高履职尽责积极性。 聚焦主责主业,综合施策提升核心专业能力 围绕“12366”总体战略思路进行重点产业拓展培育,积极推动构建具有一流市场竞争力的专业化发展能力。积极开展全域化营销模式创新,加快推进常态化营销渠道建设和网络布局,加大系统内外部产业链、价值链协同,提升造项目和一站式服务能力。着力优化科技创新管理体系,组织开展重点领域产业发展体系研究与实践,出台《重点项目管理办法》,积极强化重点项目创品牌,在技术、成本、奖励、考核环节持续向二级院所倾斜。2023年上半年,中建西北院总体原创方案率超过67%,5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占比64%,业务发展质量持续提升。 全面深度赋能,高举高打推动区域发展布局 中建西北院强化深度赋能,把区域化作为实现稳增长的重要和必要途径,持之以恒坚决推进。积极实施区域化发展战略,加速完善区域化发展体系机制,推动“6+19+M”战略区域机构布局,组建京津冀、长三角和华南3大区域总部,以联动托管方式,强化对区域机构的全方位支撑。成立中建华夏(北京)产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推动形成“属地化+专业化+平台化”立体驱动的区域化工作新格局,《“十四五”区域化发展规划》确定的区域化核心主体框架已经完成,区域化工作整体步入由“建”到“营”的深度发展阶段。 立足创新发展,聚焦未来谋划企业发展动能 出台中建西北院《“十四五”创新业务发展专项规划》,系统谋划创新业务发展。顺应新业务拓展需要,完成院总部经营范围调整。成功完成科研成果孵化全院第一个创新业务子公司——中建震安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推进新型减隔震产品市场化。设立中建华夏产业运营发展有限公司,前瞻性布局产业运营新领域。推动物业公司重组变更,增加安全工程与智慧科技业务,探索推动法人机构盘活创效。积极尝试以投资带动项目,与中建发展联合成立绿能公司,探索建筑新能源BIPV光储充项目投资、建设与运营一体化发展新实践。 补强人才优势,固本强基筑实企业发展未来 着重加强干部团队建设,进一步完善“能上能下”“能左能右”机制,加快构建人才强院新格局。同时,根据高端人才培养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培养体系,举全院之力进行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等高端人才培养,加快培育后续人才梯队,其中,2人被评为陕西省勘察设计大师、1人获评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获评中国建筑大师(工匠/科研序列专家)。完成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各主要分会“1名副会长(会长)+1名常务理事+名评审专家”的配置目标;首次实现了行业优秀勘察设计奖评审专家全覆盖。 优化运营管控,精益求精促进管理质量提升 始终坚持效益为王、质量优先的经营理念,助推企业“绩优型”发展。审慎评估选择项目,摒弃粗放式发展,优先拓展传统文化、低碳节能、智慧生态等优质总包项目,严控项目利润率和现金流红线。加强“一利五率”指标预警预控,持续巩固降杠杆工作成果,加大现金流和收支管控力度,把设计实收和EPC总包结算、收款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科学制定投资计划,强化投资预判及整体风险把控,确保投资计划有效执行。2022年,中建西北院全年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3.82%,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44.29%。 中国长城博物馆 践行“双碳”战略,多措并举提升绿色发展能力 积极响应和落实国家“双碳”发展战略,多管齐下、多措并举,系统谋划双碳产业发展布局。一是围绕塑强行业发展话语权,与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联合成立绿色低碳培训基地,向社会输送专业人才;二是围绕建筑技术先发优势“立标准”,开展“双碳”关键技术攻关,“寒冷地区文化建筑节能减碳机电设计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应用”技术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三是围绕落地低碳示范项目“筑精品”,中国长城文化博物馆、陕西榆林科创新城等多个重大品牌影响力项目获得(零/近零/低)能耗认证,得到CCTV等媒体关注报道。 陕西榆林科创新城 提升发展质量,千方百计助力低效资产治理 积极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新理念,巧用“四则运算”法则,推动机构运行质量、资产质量、项目质量稳步提升。一是对机构管理体系“做加法”,完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先后成立中建震安、华夏运营等多家新业务拓展机构;二是对专业化发展模式“做减法”,聚焦重点机构管控和专业化提升,推进二级院内部专业整合及与分支机构发展融合;三是对清欠责任落实“做乘法”,逐级签订清欠军令状,放大乘数效应,坚决压实专项资产清理责任;四是对久竣未结项目“做除法”,“除”繁就简,推动简化细化工程清算程序,推动久竣未结项目清理稳步取得进展。 对中国式现代化企业发展新实践的思考和建议 近年来,建筑行业市场变革日趋加快,发展形势日趋严峻,这给传统建筑设计企业带来极大的风险和挑战。行业企业要认清形势、立足实际、抢抓机遇,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设计企业发展新实践贡献力量。结合中建西北院实际,我们给出如下建议: 要主动对标国家战略,履行光大中华建筑文化使命 中华建筑文化是中国5000年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中华建筑文化,有助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以中建西北院为例,作为中国传统建筑设计领域的领军企业,中建西北院始终以光大中华建筑文化为己任,始终坚持中华建筑文化的捍卫者、传承者和创新者的定位,始终坚持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创作道路,先后完成了“88”“22”工程等一大批国家重大骨干工程,特别是“十四五”规划确定的四大国家文化公园中的长征、长城、大运河三个项目均为中建西北院担纲设计,极大增强了民族文化自豪感和企业发展自信心。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 要顺势而为管理进化,与时俱进完善企业治理体系 唯新不破,唯变永恒。在认真分析企业发展历程、深度研判市场风险情况的基础上,中建西北院创新提出了基于管理进化的“赋能+”与“管控+”企业治理新模式,因时而动,创新求变,主动对标市场先进单位优秀做法,面向市场前沿进行放权赋能改革,坚持“凡有痛点,必有改革;凡有改革,必强赋能;凡有赋能,必先管控”的企业治理思维,推动企业发展质量和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在此模式指引下,中建西北院适时调整企业改革发展方向,分别启动实施了二级院整合、区域化拓展、总部管理提效、创新业务布局等工作,有力推动了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 要推动城乡一体治理,探索城乡发展治理新路径 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是国家重大战略决策部署。设计企业要积极抢抓国家发展机遇,站在政府施政和社会进步的角度,充分理解“城乡一体化发展治理”的核心内涵和可行路径,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尝试,协调好多方资源,一体统筹好城乡结合、社会治理、产业导入、村(居)民增收等一揽子问题,先行先试,探索总结不同业务板块的综合创新发展模式。近年来,中建西北院聚焦乡村振兴、城市更新和片区开发及规划文旅等细分领域,主动强健队伍、搭建标准、完善流程,有效推动解决城乡发展治理难题。 要加快生产方式变革,积极布局谋划创新发展赛道 当前,市场形势波诡云谲,各种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践行中国式现代化企业发展新实践,要求我们要积极落实创新发展战略,以超前思维系统谋划新兴业务领域,争当改革创新排头兵。作为处在时代变革风口浪尖上的设计企业,要勇于尝试各种新业态、新模式,瞄准专业化、数字化、绿色化、智慧化、产品化变革浪潮,一体推动生产能力和生产方式变革,率先探索出一条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新路子。 要狠抓总部效能提升,系统推进企业管理提效升级 总部机关是贯彻落实公司战略部署的“第一方阵”和决策管理的“神经中枢”,要树立“不抓落实是失职,抓不好落实是不称职”的工作理念,强化总部机关执行力建设。要围绕年度重大决策部署事项落实,完善战略实施保障机制,常态化抓好工作督办,切实压牢企业领导班子、职能部门职责,常态化督促、高效率推进、高标准执行。企业党工团要聚焦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创新党工团建设,助力一线经营和品牌拓展。要创建良性企业文化,深入开展机关作风建设,推动机关作风面貌、工作效率、工作质量不断提升。 时代呼唤担当,使命催人奋进。展望未来,中建西北院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创新创效和做优做强目标,持续在城乡发展建设中践行“拓展幸福空间”的初心和使命,以中国式现代化企业发展新实践赓续中华建筑文脉,助力中建集团“一创五强”,贯彻集团“166”战略路径,为中建集团创建世界一流企业作出更大贡献。(本文作者王军系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传统建筑分会会长,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