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博

扫一扫,关注微博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主管主办

加入收藏

上勘协:波澜壮阔百年铸伟业 赓续前行盛世展宏图

发布时间:2021/7/27 16:01:30 浏览次数: 作者: 管理员 来源: 本站

版权声明:本文刊登于《中国勘察设计》杂志2021年7月刊,版权为《中国勘察设计》杂志社及作者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波澜壮阔百年铸伟业

赓续前行盛世展宏图


上海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


100年来矢志不渝,100年来风雨兼程,100年来初心不改,100年来改天换地。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定领导下,取得了惊天动地、令世人瞩目的丰功伟业。上海勘察设计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不同历史时期,坚定地跟党走,艰苦奋斗、不畏困难、务实开拓、勇往直前,在服务上海城市建设和全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宏伟进程中,取得了无愧于伟大时代的成就,奏响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赞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28年:扬帆起航  开天辟地


近代,中国人民为了摆脱长期的积苦积难,为了追寻民主救国道路,不懈探索,前赴后继,与国内守旧封建势力和国外殖民帝国列强进行了长期斗争。随着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整个国家和民族终于在黑暗中迎来了黎明。


赤诚忠魂洒热土,红色足迹励后人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尤其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28年间,一批又一批革命志士为了实现心中那份坚定的信仰,将生命置之度外,接受了血与火的洗礼,执着抗争,不畏牺牲,使上海这座光荣之城成为一片滚烫的革命热土。毛泽东、周恩来、陈独秀、刘少奇、瞿秋白、张闻天、陈云等党的领导人,都在上海留下了光辉的革命足迹;民主革命的奠基人孙中山、宋庆龄夫妇长期在上海工作和生活,为中华民族鞠躬尽瘁;鲁迅、巴金、郭沫若、茅盾、邹韬奋、蔡元培、叶圣陶、丁玲、夏衍、梅兰芳等文化名人,在上海用他们的满腔赤诚和智慧才艺,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毕生之力。


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新青年》编辑部在渔阳里(现黄浦区南昌路100弄2号,原环龙路老渔阳里)生根萌芽。中共一大(会址位于现黄浦区兴业路76号,原望志路树德里106号)、中共二大(会址位于现静安区老成都北路7弄30号,原南成都路辅德里625号)、中共四大(会址位于虹口区东宝兴路254弄28支弄8号)在上海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机关、宣传部、组织部和中央军委机关等党的早期领导机关也均设于上海,向全国传播革命的火种。这点点星火,数代先烈们用自己的鲜血浇灌,最终得以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燎原。


微信图片_20210727160009.jpg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


这一处处熠熠生辉的红色印迹,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领导中国人民走向光明的辉煌历程,是对上海这座光荣之城的伟大注解,铸就了上海城市精神的红色之魂。很多革命旧址和伟人志士、文化名人故居,作为一代代人传承革命基因、激励奋发图强的精神宝库,成为上海乃至国家的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和当代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中西设计竞登场,民族力量显身手


上海的勘察设计力量在全国起步较早,开埠后外商开始涌入,一批英、法、美等国建筑师、工程师来到上海,成立洋行或设计事务所。当时,大多数重要的建筑、市政、交通和工业工程项目几乎都由他们垄断,西式建筑居多,如外白渡桥、中国通商银行大楼、汇中饭店、上海电话大楼、杨树浦发电厂一号锅炉等。


随着民族工业的兴起,上海洋炮局、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上海机器造纸局和织布局等相继创立。20世纪20至30年代,一批受过西方建筑学教育的留学生回国,开始设立设计机构,打破了外商垄断建筑设计的格局,形成了上海自己的设计队伍。其中,著名的有庄俊建筑师事务所、华盖建筑师事务所、范文照建筑师事务所、董大酉建筑师事务所等。上海是当时全国的工商业、经济、教育、文化中心,随着建筑活动的繁荣,建筑师职业群体逐渐发展壮大,开始形成一支足以与外国建筑师抗衡的第一代中国建筑师队伍。这个时期保存下来不少中西合璧的建筑,后被列为上海优秀历史保护建筑。


上海市建筑师学会(后更名为“中国建筑师学会”)、上海市建筑协会先后于1927年冬、1931年3月成立,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建筑学术团体。这两个学术团体于1931年先后创办刊物《中国建筑》《建筑月刊》,以发扬中国固有文化、复兴中国建筑为使命。上海率先建立了中国建筑师执业制度,颁布了上海市建筑规则。这些早期探索虽被战争阻断多年,但为上海勘察设计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29年:热潮翻涌  改天换地


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时,这片饱受战争之苦的土地,满目疮痍,百废待兴。为集中力量建设新中国,将全国有限的资源、人才、资金用于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我国步入计划经济发展时期,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始了史上最大规模的建设创举。上海是全国的一个典型缩影,也开启了建设新上海的热潮。


建筑行业新起步,建章立制打基础


上海解放后,为了有计划地开展全市的经济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改造步伐,城市规划、勘察设计、建设工程等由党和政府集中统一管理。一开始由新成立的上海市人民政府工务局负责全市的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及有关营建计划审照等事项。1953年12月,上海市委设立市政建设工作委员会负责管理建设工作,1956年更名为市政建设交通工作部。1959年后,建设和交通管理职能分离,由上海市基本建设委员会、上海市委交通工作部分别管理,直至1983年设立中共上海市建设工作委员会。


这种管理模式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建设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对促进勘察设计行业骨干院所的发展、专业人才的培养、项目经验的积累、行业标准的建立、技术水平的提高,均具有重大意义。


专业队伍成规模,自力更生谋发展


1951年,由上海市政府工务局建立土工试验室和钻探队,成为上海最早成立的工程地质勘察单位。1952年,成立华东工业部建筑设计公司,同年10月改为中央建筑工程部设计总局华东工业建筑设计院(华东建筑院前身)。随着国家重点工程的建设需要,上海市及第一机械工业部、燃料工业部、轻工业部等中央和华东有关专业部门在20世纪50至60年代初,组建了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上海建筑院前身)、上海电力设计分院(华东电力设计院前身)、轻工业部上海轻工业设计院(海诚股份前身)、一机部第二设计院上海机电院前身)、第九设计院(中船九院前身)、化工部医药工业设计院(中石化上海工程公司前身)、电力工业部水力发电设计院(上海勘测院前身)、上海给水排水设计院(上海市政工程总院前身)、上海勘察站(上勘院前身),以及冶金、纺织、化工、铁路、筑港、城建、隧道等一批专业勘察设计机构,基本形成当时上海勘察设计行业的骨干队伍。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勘察设计行业逐步完善法律法规,倡导技术革新,加强标准化管理,走上了一条自力更生的勘察设计道路。


热火朝天建家园,人民城市换新颜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和政府既抓改善民生又抓经济建设,领导人民掀起了建设美好新家园的热潮。上海勘察设计从业者们发挥愚公移山、不畏艰难的创造精神,鼓足干劲,艰苦奋斗,一个新上海跃然眼前。曹杨新村、中苏友好大厦(现上海展览中心)、上海体育馆等民用建筑相继建成,虹桥国际机场完成重建,上海锅炉厂、上海气轮机厂、上海电机厂、上钢一厂和五厂、上海重型机械厂、江南造船厂、吴泾热电厂、上海第三制药厂、上海金山石化总厂(一期工程)等一批工业项目建成投产,国家重点建设工程——上海宝山钢铁总厂前期设计工作也开始启动。上海设计单位还承担了一批支持“三线”建设和援外设计项目。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通过建设一系列重点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培养了一批设计人才,提高了技术水平,积累了宝贵经验。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34年:活力迸发  翻天覆地


改革开放为我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时代机遇,行业步入快速发展新阶段,社会经济建设呈现新气象,市场化成为这一发展阶段的关键词。激发企业活力,提高人员素质,创新技术水平,释放设计能量,使行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这场翻天覆地的历史进程中,上海乃至中国的社会面貌焕然一新,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卓越成就。


市场繁荣天地宽,设计力量展风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冶金、钢铁、石油、化工、航天航空、核电、轻工、电子信息网络、机械、煤炭、高铁、交通航运等大型建设项目的立项和建设,核工、石化、宝钢、邮电等一批新设计单位相继成立,原为设计所的建材、电子仪表、航天、园林等设计单位陆续扩编为设计院,各区县、局和大型企业及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也纷纷成立勘察设计机构。在改革开放的春潮中,经纬设计、悉地国际、天华设计、林李公司、广联岩土、浚源设计、水石设计、方大设计、山南勘测、申都设计、亦境景观、中星志成等一批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和发展起来。


这一新阶段,内资与外资设计机构同台竞技,国有与民营设计单位并驾齐驱,综合与专业设计院所比肩发展,设计公司与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良性互动,共同彰显了上海勘察设计行业的蓬勃力量。


行业改革增功能,逐鹿市场增活力


1978年以来,上海勘察设计行业发展的改革步伐持续深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职能转变,推行企业资质管理、个人注册执业资格管理等行业准入基本制度,建立完善行业法规体系,推进企业改制,优化营商环境,引导行业自律规范发展等,形成了上海勘察设计行业改革发展的主卷轴。


其间,推进企业市场化改制是改革的主流。1979年,上海工业院、上海民用院从使用事业费改为收取勘察设计费,实施企业化试点;1983年下半年,上海勘察设计单位全面试行技术经济责任制,推行收取设计费;1995年,中船九院、上海医药院、华东建筑院、上海建筑院被列入全国大型勘察设计单位参加“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到2005年止,上海基本上所有的勘察设计单位完成事改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为独立面向市场的经营主体,释放出更大的生机和活力。


大型勘察设计单位为做大做强、提升综合竞争力,在更深更广层面上推进企业重组改制。1998年华东院、上海院两院合并组建现代设计集团,2015年借壳上市,更名为华建集团;2003年上勘院成为上海市原国有大型勘察设计企业中第一家改制为全民营的企业;2013年原上海轻工院重组更名为海诚股份,在A股上市成功,成为全国第二家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上市企业。有的设计企业则与施工集团或投资集团完成重组,比如上海市政总院并入上海建工集团,上海城建设计总院并入上海城建集团,上海隧道轨道交通设计院则并入申通集团。


把握发展新机遇,建设国际大都市


上海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和创新发展的先行者,在设计领域的对外开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行业经历了从图板手绘到电脑出图的“甩图板”过程,从三维BIM到3D打印,从预制、现浇预应力再到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技术、节能环保、零碳被动建筑等,在引进和消化这一系列设计新理念和新技术的道路上,上海设计企业的经营能力、设计实力和技术水平得到快速提升。目前,上海一批头部设计企业已足以与全球设计公司比肩而行。


从上世纪90年代党中央、国务院倡导和推动的浦东大开发,到上海承办2010年“世博会”,勇于创新和拼搏的上海人民紧紧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使上海城市建设发展高潮迭起。勘察设计行业的精英们在打造上海国际大都市新形象的过程中,为世人呈现了一个个新地标,如上海波特曼商城、上海大剧院、浦东机场一期、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金茂大厦、南浦大桥、上海地铁一号线、上海图书馆、上海科技馆、东海大桥、上海光源(主体)工程、新天地、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世博文化中心、世博会中国馆等。这些极具艺术创意和设计灵魂的新地标,彰显了“上海设计”品牌的丰富内涵和雄厚实力。


协会成立添助力,行业自律促发展


1984年,根据国务院批转原国家计委《关于工程设计改革的几点意见的通知》的要求,各地纷纷开始成立勘察设计协会。1985年12月,上海市勘察设计协会(后更名为“上海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正式成立,主要职能是协助政府主管部门抓好行业管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为会员单位服务,推动上海市勘察设计行业健康发展。协会自成立至今,在上级党组织和政府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在第1–8届理事会领导班子的带领下,锐意创新、持续开拓、务求实干,以服务会员企业为宗旨,充分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充分肯定和会员单位的广泛认可。目前,行业协会的人员结构日趋年轻化、专业化、职业化,履行制度化、规范化办会的职责,在党建统领、行业人才梯队建设、协助政府推进城市建设重点工程、行业宣传、高效服务会员等多方面形成了鲜明特色,从全国来看,在办会理念、工作效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上均名列前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来的9年:创新转型  惊天动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入到一个新的时代。全国勘察设计行业为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步伐。上海勘察设计行业在上海市建设交通系统党委和上海市住建委的领导下,朝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进发。


承载重任有担当,城建水平跃新高


党的十八大以后,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引领者,为推进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创五个中心建设,进一步提升国际化竞争水平,城市建设跃升到新的高度。


从高度来看,上海100米以上的超高层摩天大楼已超1000幢,300米以上的高楼有5幢。2016年632米高的巨型高层建筑上海中心大厦工程完工,成为中国第一高楼,与480米高的金茂大厦、492米高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及周边建筑构成国内罕见的超高层建筑群,巍然屹立在浦东陆家嘴,刷新了上海城市的天际线。


从深度来看,上海将地下空间的开发和综合利用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向。人民广场地下建筑群的总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地下钻孔深度达277.8米。上海中心大厦地下钻孔深度则超过300米。


从速度来看,上海城市交通四通八达,人们交通出行速度和效率大大提升。上海有两个民用国际机场,浦东国际机场建有2个航站楼、4条跑道,虹桥国际机场建有2个航站楼、2条跑道,两大机场旅客吞吐总量超过1亿人次,居全国第一。地铁已成为上海这座特大型都市名副其实的“城市动脉”。上海地铁是世界上线路最长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目前运营线路共19条(含磁浮线),共设车站459座,运营里程共772千米。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作为实现国际化与区域化有机融合的战略区域,在承载全球总部经济空间的转移功能和带动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跨度来看,东海大桥连接上海浦东新区芦潮港与浙江嵊泗县洋山镇,直通集装箱吞吐量位居全球第一的上海洋山深水港,跨海而建,全长32.5公里,是我国海上跨度最长的大桥之一。


新的高度、深度、速度、跨度,无一不在诠释着一座令世界惊艳的东方国际大都市的崛起。


围绕市场促转型,外拓竞争升能级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不少勘察设计单位以市场为导向,主动转型升级,由单一业务模式转向“一业为主、两头延伸、多种经营”的业务模式,前端向工程咨询延伸,后端向工程建设、监理、设备成套供应、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延伸。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推行工程总承包模式。根据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发布的《关于印发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的通知》,上海市住建委发布了《上海市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此前,上海建工集团、中建八局、华建集团华东总院、华建集团环境院、海诚股份、上海城建总院、经纬设计、浦东设计院等28家单位,被列为首批实施工程总承包试点的企业。2018年8月起,在上海、深圳两地首批开展建筑师负责制试点。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一些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有的将业务直接延伸至海外,有的通过收购海外公司实现国际化发展,使“上海设计”“中国设计”品牌扬名世界。比如华建集团、海诚股份、同济大学设计院集团、经纬设计、惠生工程、悉地国际等,他们通过外向型发展,不仅壮大了企业实力,而且为“中国设计”品牌闯入国际市场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人才技术铸优势,强基固本赢未来


早在2001年,上海勘察设计行业共有500多家设计企业,从业人员近3万人。2011年,上海已有1182家,从业人员近15万人,其中注册人员16000余人。到2019年,共有设计单位2100多家,从业人员近30万人,其中注册人员近4万人。自1990年以来,上海先后共有57位高级专家被评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面向未来发展,行业协会已在搭建并逐年扩充行业五级人才梯队规模,为行业筑牢人才核心竞争力。


上海勘察设计企业除了重视人才培养和发展,还在技术创新上持续高投入,占据着行业技术优势。截至2019年末,行业累计拥有专项专利29026项,累计拥有专有技术3521项。2019年,上海企业获行业或国家级、省部级奖4419项,其中国家级605项;参加编制国家、行业、地方技术标准1246项,其中国家级362项;参加编制国家、行业、地方标准设计(册)59册,其中国家级18册。上海勘察设计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处于全国领先行列。


2019年,上海勘察设计企业的总营业额近7000亿元,约占全国的10%。正因有了长期以来对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有了在技术创新上的持续投入,才支撑起了上海勘察设计行业今天的繁荣发展和在全国拥有的优势地位。


启航新征程  奋进新时代


当前,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已胜利完成,正朝着第二个百年目标奋勇前进。进入新时代,党把握历史大势,顺应时代潮流,领导制定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按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启动键。我们应准确把握当前所处的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面临新的社会形势,新的使命和新的目标已在肩头。


上海也已制定了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上海勘察设计行业发展面临新形势,机遇和挑战并存。新时期,我们将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设计引领工程建设发展和引领绿色低碳发展的理念,转变行业发展模式、组织模式和管理机制,为走上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2035年全国实现碳达峰目标以及全面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开辟一条上海示范路径,提供一套上海成功经验。


我们自豪,今天上海勘察设计行业以优异成绩向党成立10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我们坚信,明天上海勘察设计行业将奋楫争先、赓续前行,以更辉煌的成绩致敬这个伟大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