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博

扫一扫,关注微博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主管主办

加入收藏

资质管理改革箭在弦上

发布时间:2018/1/31 16:56:08 浏览次数: 作者: 上海攀成德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 郭 刚 来源: 本站

众所周知,我国工程建设行业采取企业资质和个人资质管理并行的做法,这带来了很多弊端,也给很多勘察设计企业增加了管理成本。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进入深化改革期,政府简政放权、打破行政垄断、鼓励充分竞争成为深化改革的目标。简言之,要让市场替代政府激活企业竞争力、决定资源配置。取消企业资质、强化个人资质是大势所趋。

2017年以来,国家主管部门在资质管理改革上动作频频。2017年4月,住建部正式发布通知,要求各级住房城乡建设(园林绿化)主管部门不再受理城市园林绿化企业资质核准的相关申请,园林绿化施工资质正式取消;住建部发布《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再次明确提出坚持弱化企业资质、强化个人执业资格的改革方向,逐步构建资质许可、信用约束和经济制衡相结合的建筑市场准入制度;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工程咨询行业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不再提及“工程咨询企业需取得相应资格”的要求,而是以行业自律性质的资信评价等级作为委托咨询业务的参照。2017年7月31日,受国家发改委法规司委托,中国招标投标协会组织市场主体、业内专家学者,就《招标投标法》第十四条关于工程招标代理机构资质管理的条款修订收集意见,取消招标代理资格已提上议事日程。

资质管理改革已是箭在弦上,勘察设计企业应该如何应对?


资质管理现状分析


我国工程建设行业的资质管理脱胎于计划经济时代,是学习前苏联模式的产物。建筑业的资质管理做法在当时是科学的——那时我国国力不强、人才有限,需要政府对市场进行强有力的管控,由政府根据分级标准核定企业资质等级,企业只能在资质等级许可范围内进行业务活动。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政府进行严格监管,对违法违规的企业,依法予以惩处;个人的执业能力及执业责任追究则全由企业负责。换言之,在市场供给不充分的条件下,由政府对行业进行深度管理,此种做法有利于集中力量做好工程建设,与当时的国情相适应。

工程建设行业发展到今天,资质管理的弊端已经暴露无遗,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形成行业垄断。没有工程建设行业资质的企业不能开展相关业务,行业资质已成了天然门槛,自然造成了行业垄断,这导致行业不能充分竞争,市场小而散,行业集中度低。其次,出现大量挂靠现象。有资质的企业跟实际的业务能力不匹配,这种矛盾在施工行业格外突出。例如,一个拥有特级资质的企业只有几百多人,自己承接不了多少工程,主要依赖卖资质搞联营,企业的人均利润反而比设计行业高很多,这样有资质、无能力的滥竽充数的企业还为数不少。最后,增加企业管理成本。资质管理给一些做事的企业带来了额外的费用,要维护资质需要养相应的注册人员,本单位没有注册人员或者不够的,就需要借证,这样给企业带来了更多的管理成本。

在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工程建设行业是怎么做的呢?大部分西方国家没有所谓的 “企业资质”,也没有设计和施工两大行业的区分。国外从事工程建设的企业,要么是方案事务所,要么是工程顾问公司或者工程公司。国外的资质管理,不分序列、没有级别、只按类别设置少量的许可资质,实行许可证制度。就像驾驶证一样,有证就能开展业务,但没有划分那么细。其本质是让市场决定企业的竞争力,而不是让政府决定企业应该有什么资质、从事什么业务。因此,随着我国向市场经济全面转变,工程建设行业的资质管理改革势在必行。

目前,工程建设行业主要包括设计和施工两大部分。设计行业最新的资质标准于2007年出台,分为勘察和设计两大类别。其中,设计分为综合、行业、专业、专项4个序列。综合只设置甲级,行业和专业分甲、乙、丙(如水利等行业、公路等专业)、丁(建筑工程专业)4个等级,专项分甲、乙、丙(如建筑装饰等)3个等级。行业资质分为21个类别,专业资质155个类别,专项资质8个类别。施工行业最新的资质标准于2014年出台,分为3个序列: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这3个序列又分不同的等级,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施工总承包资质分12个类别,专业承包分36个类别。

比较设计行业和施工行业的资质类别可以发现,设计行业资质划分要细致得多。然而,就从业企业数量而言,勘察设计企业数量远远小于施工企业数量。根据住建部统计,目前勘察设计行业企业数量有2万多家。施工行业的企业数量为10万多家。施工行业企业数量比勘察设计行业多3倍到4倍,但资质的行业类别、专业类别都比设计行业少得多。所以,我们会看到,施工行业内很多企业都是跨业经营。例如,一个施工企业可能既做房屋建筑也做路桥工程等,而设计行业大部分企业都是专业化的,这反映出勘察设计行业计划经济的管制色彩仍然是比较浓厚的。


资质管理改革进度和趋势预测


目前,就设计和施工两大行业资质管理改革的进度而言,施工行业力度明显更大。

2013年以来,施工行业有关资质管理改革的政策文件包括:2014年11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的通知》、2015年10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2016年7月住建部建筑市场监管司就“调整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部分指标”征求意见、2016年10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简化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部分指标的通知》等。梳理这些政策文件可以看出,施工行业资质管理改革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一是大幅缩减专业承包资质数量。2014年发布的资质标准中,专业承包资质由原先的60项减少为36项,同时取消劳务分包资质的类别。二是取消特级资质和一级资质标准中承包下限的限制,鼓励不同资质等级企业之间的充分竞争。三是劳务分包资质全国试点改革,逐步取消劳务资质。2016年4月,住建部批准浙江、安徽、陕西三省开展建筑劳务用工制度试点工作方案,随后三省陆续发布“建筑劳务用工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其中,安徽全省和陕西省西安市已经彻底取消了劳务资质。四是企业资质拟逐步取消建造师等指标。《关于简化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部分指标的通知》明确,除各类别最低等级资质外,取消关于注册建造师、中级以上职称人员、持有岗位证书的现场管理人员、技术工人的指标考核。

2013年以来,设计行业有关资质管理改革的政策文件包括:2014年9月《关于征求<工程设计资质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2016年7月《关于征求《工程设计资质标准》(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2016年11月下发的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关于取消风景园林工程等8个工程设计专项资质的征求意见函、2016年11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促进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等。

目前,设计行业使用的是2007年出台的标准,虽然2014年、2016年先后出台过资质管理改革的征求意见稿,但尚未发布正式文件。不过,分析征求意见稿也可以看出设计行业资质管理改革的一些思路:一是增加了综合甲级资质申请路径。同时具备建筑行业甲级和规划甲级可以申请综合甲级资质,这给大型建筑设计企业创造了跨行业经营的机会。二是降低行业及专业资质门槛。大部分行业资质和专业资质都降低了人员数量要求,特别是提出了单人可以注册建筑工程设计事务所。三是减少专业资质数量。征求意见稿大约减少了40%的专业资质类别。四是取消丁级资质以及专项资质。

关于资质管理改革的未来趋势可以预测如下:其一,设计行业在2020年前出台新资质标准的可能性大。施工行业已经出台了新的标准,设计行业已经出台了2个征求意见稿,“十三五”末之前应该会有新的资质标准出台。其二,“十三五”期间取消企业资质不太可能出现。已经发布的住建部“十三五”规划中没有提出相关要求,只是提到要降低要求、降低门槛、减少数量,“十四五”期间可能会部分实现许可证制度。其三,就施工行业而言,未来资质管理不分序列意味着没有施工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之分,没有级别意味着没有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之分。就设计行业而言,资质管理改革过程预计会慢一些,但序列、行业类别、资质数量、级别减少也是必然的。预计突破可能会在建筑设计行业实现,首先是级别的取消,其次是行业资质的取消。建筑设计行业作为住建部主管的行业,改革步伐应该更快、更开放。但是其他行业可能没这么乐观,例如水利、公路等都有相应的主管部门,改革步伐相对会慢一些。其四,部分类别可能还会保留,如铁路、电力等技术要求高、涉及到国家安全的行业。但是,大部分行业的资质管理格局将逐渐改变。


勘察设计企业

如何应对资质管理改革


面临企业资质取消的改革趋势和相对缓慢的改革进程,勘察设计企业应该如何思考?

首先,需要认识到勘察设计行业注册人员数量不够,人才竞争的挑战始终存在。虽然勘察设计行业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营业收入增速放缓,产能过剩明显,但注册人员数量仍显不足。根据住建部的统计数据,2015年末取得注册资格的勘察设计行业从业人员约为30万人,占总数的10%左右,按2万家企业来算,平均每个企业10人左右,这包括了各种注册资质等级,很多企业都存在注册人员不足的现象。

其次,伴随着住建部“四库一平台”的推进,很多勘察设计企业特别是中小勘察设计企业的资质延续存在困难。未来中小勘察设计企业可能面临的一个问题,即还没等到正式取消企业资质,企业已经不复存在了。“十三五”期间很多企业仍然有资质换证、延续需求,届时人员核定能不能满足条件存在较大的挑战性。按国务院统一规划,2017年底,全国社保系统将实现互联互通,住建部的“四库一平台”也将实现全面对接,一旦对接完成,人员挂证现象也将终结。

最后,设计事务所资质门槛的降低可能会进一步推动人才流动和行业竞争。设计行业作为智力密集型行业,人才流动在所难免。设计事务所资质门槛的降低可能会推动一批注册人员开设自己的事务所,人才流动会更频繁,行业竞争会更激烈。

根据以上分析,建议勘察设计企业实施以下应对措施:

其一,全面取消企业资质需要时间,预计10年内不会完全取消,“十四五”期间更可能是部分取消。所以,勘察设计企业还是需要根据业务发展需要,提前做好资质布局。其二,对于中小勘察设计企业,企业资质维护成本会越来越高,甚至会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因此,中小勘察设计企业需要积极考虑加强合作,抱团取暖。其三,在企业资质取消之后,企业资信和品牌的重要性会越来越高。勘察设计企业需要大力加强技术创新和知识资产管理,加强企业业绩宣传和品牌建设,持续提升企业无形资产价值和品牌影响力,以应对企业资质取消后的市场竞争。其四,人力资源管理是勘察设计企业永恒的管理课题。随着个人资质的强化,人才更加重要。勘察设计企业需要全面审视自身人力资源管理,建立良好的员工激励和职业发展体系,努力吸引、保留优秀人才,加强人才培养,塑造员工和企业共同发展的“合伙人”机制,这对于企业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