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博

扫一扫,关注微博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主管主办

加入收藏

体制改革形势日益明朗,勘察设计单位如何应对?

发布时间:2018/1/31 17:00:39 浏览次数: 作者: 上海天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李 渊 来源: 本站




QQ截图20180131165738.jpg



当前行业改制形势


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时间表已经确定,部分尚处于事业体制的勘察设计单位须加快推进转企改制。2016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下发,明确了经营性事业单位须在2017年、2018年两年内全部完成转企改制。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全国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已在实质性推进,各地的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配套政策在陆续出台,一些地区已下发须转企改制的经营性事业单位名单及时间表,被列入名单的勘察设计单位均已要求尽快制定上报转企改制方案。目前来看,这场由中央顶层强力推进的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将会得到认真执行,经营类事业性质的勘察设计单位切不可再等待观望,需要尽快行动,部分被分类为公益类的勘察设计事业单位也可以把握机遇积极争取转企改制。

国有企业的混改和员工持股试点已全面推开,部分勘察设计企业已成功完成改革。2016年,随着新一轮国企改革1+N政策文件基本制定完成并出台,国企改革全面进入试点推进阶段。到目前为止,由国家发改委主导推进的央企混改已开始第三批试点,被列入首批10家央企员工持股试点的企业中,已有6家完成改革,其中就包括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这也是首家完成员工持股试点改革的央企设计企业。从地方国企改革来看,上海、广东、江苏、天津、江西、深圳等省市的混改和员工持股试点推进力度较大,就设计企业而言,已陆续有包括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等在内的几家设计企业成功完成混改和员工持股,另外还有一批设计企业被列入各地的混改或员工持股试点单位名单,正处于改制方案制定过程中。


当前行业改制的主要驱动因素


自上而下的改革推力在不断增强。近2年来,国有企事业单位改革更多呈现“两头热、中间冷”的局面,今年以来,随着中央顶层自上而下的推进力度不断加强,各级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集团也开始加大改革推进力度。首先是经营性事业单位的改革推进力度不断增强,很多地方成立了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和牵头部门来具体抓落实;其次是各地国资委对改革的推进力度也在不断增强,被列入混改或员工持股试点的单位,均要求有具体的改革推进时间表。

行业的兼并重组助推改制。勘察设计行业已进入了加速分化整合的阶段,一方面工程建设产业链市场化方式的并购重组呈现井喷态势,另一方面国企的重组整合力度也不断增强,越来越多有实力的投资方积极介入到勘察设计单位的改革改制之中,并起到越来越大的推动促进作用。

激发企业活力的改制内在诉求在不断增强。当前,从领导人限薪到工资总额控制等,国家不断加大对国有企事业单位管控力度。相关管控措施客观上起到了倒逼勘察设计企事业单位改革的作用,越来越多勘察设计单位从稳定骨干人才队伍、激发企业活力的角度积极争取进入改革试点。


当前行业改制面临的主要难点与障碍


改制政策日益严格,短期政策红利减少,影响部分单位的改革积极性。当前,指导国有企事业单位改制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已日益完善,可以自主灵活掌握的政策空间越来越小,可以获得的优惠政策越来越少,从人员安置、国有资产处置、国有资产评估到员工持股定价等,均越来越难争取到令员工满意的优惠政策,部分勘察设计单位因此而对改制工作采取了相对保守和消极的策略态度。其实这是不太明智的做法,勘察设计单位从事业转企业、从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公司制企业、从国有独资改制为股权多元化甚至上市,这本身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要求,有政策红利要改,没有政策红利也应该积极推动改革,切不可因小失大。

部分上级主管部门对改制政策不了解,对推动下属单位改制不积极,对上沟通影响难度大。一些勘察设计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由于种种原因,对下属单位的改制持消极保守态度,支持仅停留在口头上。对于这种情况,建议勘察设计单位也不宜被动等待,更不要过多抱怨,改制归根结底是企业自己的事情,一方面自己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另一方面要主动策划一些能够改变上级部门态度、增加重视程度的工作或活动。在实践中已有不少勘察设计单位通过主动策划有效改变上级态度的成功案例。

部分勘察设计单位已过了快速发展期,业务发展前景不明,业务转型压力大,影响改制的决心。当前勘察设计行业的高速成长期已基本结束,行业增速放缓,部分细分行业甚至出现较大滑坡,部分勘察设计单位的发展前景不明、发展信心不足。这种情况下勘察设计单位的改制方向尤其需要跟战略发展定位和业务发展思路相结合,树立“外向型”的发展思维,通过改制整合外部资源,帮助单位完成业务转型升级。


当前行业改制的主要趋势特点


勘察设计事业单位改制的趋势特点

大型勘察设计事业单位以转企脱钩进入国资体系为主要方向,部分具备条件的也可能一步到位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明确,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方向有三种:国有独资、混合所有制、私营,对于大型勘察设计单位而言,改为私营企业的可能性很小,一步到位改为混合所有制企业也有难度,相对而言,先转企,然后与原主管部门脱钩,进入国资委或国资委下属某企业集团的可能性更大。目前,一些单位采取的是事转企、混改方案一揽子制定和报批,分步实施,应该也有一定的操作可行性。

中小型勘察设计事业单位选择余地相对较大,但也需要结合自身战略发展的需要进行理性判断。中小型勘察设计单位在转型改制时一步到位进行混改、甚至改制为私营的可能性相对更大,但也并非私营方向就一定更好,还是需要结合自身的业务特点、市场环境进行理性选择。

国有勘察设计企业改制的趋势特点

国有勘察设计企业改制总体将遵循公司制、股份制、资本化、证券化的大趋势,以混改为主要突破口,并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混改着眼于企业发展。首先需要强调的是,不是所有国有勘察设计企业都需要混改,是否混改还是要跟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相结合。对于一些已经进入产业性集团(特别是工程建设产业类集团),集团内成员企业已形成较好的产业协同的设计企业,借助集团的平台进行发展也许是更好选择,未必需要单独进行混改;对于一些直接隶属国资委或者在投资控股型集团内的设计企业,如果未来还要走独立发展的道路,那么,通过混改来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整合各方资源就不失为一种比较理想的选择。

第二,混改成败的关键是选择好战略投资者。以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为例,在混改过程中引入了启迪控股、联想集团和高瓴资本等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对于企业完善公司治理、发展智慧交通业务以及未来上市均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三,混改以增资扩股的改制方式为主,着重通过市场方式确定价格。2016年6月,《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出台,对国有产权的存量转让和增资扩股的交易程序进行了详细规定。按照新出台的交易管理办法,只有增资方式引入战投才有可能根据企业自身需要对战投设定条件和进行遴选,因此目前混改引入战投普遍以增资方式来进行。另外,201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资产评估法》出台,要求资产评估至少需要选用两种不同方法,从目前已进行混改的设计企业具体实践来看,普遍选用了资产基础法和收益法两种评估方法,并以收益法评估结果为准。收益法评估是更符合设计院这样的轻资产企业的评估方法,但客观上也带来评估增值较大。目前,设计企业混改的评估结果按市盈率倍数换算普遍已达到7倍-11倍,与过去勘察设计企业改制的评估有很大不同。

第四,混改与员工持股相结合。目前已完成混改的几家设计企业在混改过程中均同步实施了骨干员工持股,持股比例在20%-30%之间。这一轮的员工持股均严格按照2016年出台的《关于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意见》进行操作,在持股范围上限定为管理层和核心骨干(如果企业后续还要上市的股东人数不能超过200人),在入股价格上按照战略投资者入股价格确定,在持股方式上主要采取了设立持股平台企业的方式,在股权流动上遵循“以岗定股、动态调整、人离股退”的原则。

第五,混改与上市相结合。技术与资本相结合是当前勘察设计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越来越多设计企业选择了股改上市的发展道路。被列入混改试点的勘察设计企业很多都将股改上市作为后续深化改革的目标,这一方面符合行业发展的趋势,同时也跟混改过程的收益法估值和市场化定价有关:只有确立上市目标,才能够更好地吸引战略投资者和骨干员工积极参与入股。

随着行业发展环境和竞争态势的深刻变化,勘察设计企业已进入不进则退、不变则亡的时代。当前,仍然有不少国有勘察设计企事业单位的体制机制改革滞后,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一大短板,需要抓住国家推进新一轮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改革的机遇窗口期,尽快补上短板,跟上行业转型发展的大势。在此过程中,建议勘察设计单位一定要树立不等、不靠、不纠结、少博弈的理性态度,更多从单位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去积极面对改革,主动争取机会,不要再因错失改革时机给企业留下无尽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