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博

扫一扫,关注微博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主管主办

加入收藏

建筑师负责制的实践与探索

发布时间:2025/3/24 15:52:01 浏览次数: 作者: 吴俊 来源: 《中国勘察设计》杂志

建筑师负责制是一种以担任民用和低风险工业建筑工程项目设计主持人或设计总负责人的注册建筑师(含内地认可的港澳地区建筑师)为主导的设计咨询团队,依托所在设计企业为实施主体,依据合同约定,开展设计咨询及管理服务,提供符合建设单位使用要求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建筑产品和服务的工作模式。


2019年9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升建筑工程品质的指导意见》(国办函〔2019〕92号),明确提出改革工程建设组织模式,在民用建筑工程中推进建筑师负责制,依据双方合同约定,赋予建筑师代表建设单位签发指令和认可工程的权利,明确建筑师应承担的责任。2021年11月2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21〕24号),明确首批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城市为北京、上海、重庆、杭州、广州、深圳6个城市,并要求探索在民用建筑工程领域推进和完善建筑师负责制。


2021年1月27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布《北京市建筑师负责制试点指导意见》的通知(京规自发〔2021〕28号),明确要求建筑师团队的服务范围为建筑工程全过程或部分阶段(至少包含工程设计、招标采购、合同管理三个阶段)。鼓励试点项目委托建筑师团队完成规划设计、策划咨询、工程设计、招标采购、合同管理、运营维护六个阶段及其他附加服务的全部或部分服务内容。建筑师负责制优先在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项目试行,重点在中小规模的商业文化服务、教育、医疗、康养设施及低风险工业建筑等项目中试点。2021年开始,北京在商品住宅挂牌文件中明确提出“高标准住宅”,提交《高标准住宅建设承诺书》的项目需实施建筑师负责制。


项目概况


金隅望京云尚项目(图1)总用地面积约31920.7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4737.98平方米,其中,地上70864平方米,地下建筑规模33873.98平方米。地上1#至12#楼为住宅楼,层数为7至17层,13#楼至16#楼为配套公建。


image.png

图1 金隅望京云尚项目鸟瞰图


项目建筑师负责制服务范围和管理组织模式


金隅望京云尚项目建筑师负责制服务内容包括工程设计、招标采购和合同管理三个阶段,各个阶段服务内容如下:


工程设计服务阶段:设计任务书制作;方案设计(含估算),包括高标准商品住宅建设方案中建筑品质相关技术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含概算);施工图设计(含预算),包括高标准商品住宅相关内容,预算工作协助专业公司完成相关工作;整合协调专项设计,设计总包,包括绿色建筑、健康建筑、装配式建筑、超低能耗建筑、BIM专项设计、景观园林设计、室内精装设计、标识标牌设计、建筑幕墙设计、建筑智能化设计,绿色建筑、健康建筑相关调试与认证;协助报批报建。其中,设计总包服务范围内仅室内精装设计、园林景观设计、标识标牌设计、幕墙设计、智能化设计由其他专业设计团队完成,其他设计内容均由责任建筑师团队完成(图2)。


image.png

图2 工程设计服务阶段服务内容


招标采购服务阶段:编制或协助编制招标采购文件(协助专业公司完成);组织或协助组织技术文件招标答疑(协助专业公司完成);组织或协助组织招标采购评议,澄清标底并确认(协助专业公司完成);协助建设单位合同谈判并签署合同(协助专业公司完成)。


合同管理服务阶段:监督施工准备,制定监管计划;统筹、协调施工总体计划;设计管控,设计变更管理;审核施工详图、施工深化设计、加工图、样品、样墙;统筹或协助统筹协调施工质量、进度、成本管理(协助建设单位完成);协助工程验收与竣工交付;审批并协助归档竣工文件。审查竣工图与报规图,施工图及设计变更的符合性并确认;竣工结算(协助专业公司完成)。


为了快速高效推进工程设计、招标采购和合同管理三个阶段的工作,金隅望京云尚项目建筑师团队组织构架如图3所示。


image.png

图3 金隅望京云尚项目建筑师团队组织构架


项目建筑师负责制实施情况


高标准住宅设计原则


金隅望京云尚项目为高标准住宅项目,根据拿地建设,要求全面实施三星级绿色建筑;全面实施装配式建筑且装配率达到76%即AA(BJ)级、全面实施装配式装修(公共区域除外);实施超低能耗建筑面积达到总面积的10%;实施健康建筑面积达到总面积的30%且不低于5万平方米;采用通过三星级绿色建材认证的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保温材料、建筑门窗、防水卷材、防水涂料(任选4类);住宅小区内道路、园林绿化等公共设施项目建设所用路面砖、植草砖、道路无机料、路缘石等100%使用建筑垃圾再生产品;执行《住宅工程质量保修规程》(DB11/T641–2018),其中防水、外墙保温工程承诺质量保修期限不小于15年,外窗与入户门、屋面保温工程承诺质量保修期限不少于8年;至少1栋采用减震/隔震技术;应用智能家居;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和建筑师负责制;全生命期(规划、设计、施工、运维)应用BIM技术;投保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安全责任险、绿色建筑性能责任保险、工程设计责任险和建筑师职业责任险等等。


在设计之初,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建筑师团队提出了该项目四大设计原则:


(1)严格落实高标准住宅全部要求;


(2)满足本项目产品定位及品质要求;


(3)优先选择业主认可度高、能够提升居住环境健康性及舒适性的理念或技术;


(4)优先选择在高标准不同评审项均可以得分的理念或技术。


高标准住宅设计成果


规划及立面设计。该项目立面设计弱化竖向线条、强化横向面宽水平线条,主材为铝板和玻璃,运用不同斜度的三角斜切处理,让建筑立面在不同时段呈现不同的光影变化,刻画鲜明立体的建筑形象,通过精工细节打造出有价值感、高辨识度的立面设计效果。该项目园林设计以瓦尔登湖为居住遐想,演绎现代都会中理想生活场景,一环双带七景美居图鉴,涵盖健身漫步道,环形绿带、十字景观带,四季闲庭、绿洲观察站、夕拾田园、湖光之弦七大美居图鉴,将自然、空间、人相互交融,打造繁居闹市中的惬意生活。项目匠心打造五重归家礼序,让每一次归家,皆充满生活仪式感,酒店式归家大堂、庭院景观、首层大堂、地下大堂、入户玄关,一步一景重塑归家视觉享受。每一步皆是风景线,让归家成为赏心悦目的度假之旅。


绿色建筑。项目全部实施三星级绿色建筑,通过采用防滑地面、管线分离、全热回收新风除霾系统、隔声围护结构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智能家居系统、高效冷热源设备、绿色建材、雨水利用、光污染控制等绿色理念和技术,打造出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的绿色住区。


装配式建筑。项目采用预制剪力墙、预制楼板、加气混凝土条板、架空墙面、管线分离、集成厨房(墙面、地面、顶面均采用干式工法)、集成卫生间(墙面和顶面采用干式工法,地面采用传统湿式工法)、干式工法楼地面等装配式技术。结构体系采用应用面广、技术相对成熟、工人操作相对熟练的套筒灌浆剪力墙结构。装配式装修属于相对而言比较新的技术,在以往项目中应用相对较少,为了确定合理的装配式装修方案,责任建筑师团队连同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对既有采用装配式装修的住宅项目进行了多次现场调研,并且对装配式装修的材料特性、立面效果、施工工艺、隔声性能、造价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终确定了项目装配式装修方案。例如,竖向管线分离通过采用架空墙面的方式实现而不是采用轻钢龙骨墙体的方式实现,有效保证了墙体的隔声性能,且墙面可以悬挂重物,更便于业主未来的使用,如厨房卫生间墙面采用蜂窝铝板+瓷砖,有效保证厨房卫生间的装修效果和耐久性能。


超低能耗建筑。考虑到超低能耗建筑气密性、隔声性能相对较好,项目选定最南侧的两栋住宅11#、12#住宅为超低能耗建筑,可以降低南侧道路交通噪声对小区的不利影响。11#、12#外墙保温采用250mm厚石墨聚苯板,屋面保温采用复合保温板(40mm厚PU板+40mm厚真空绝热+40mm厚PU板),外门窗采用铝包木三玻两腔中空玻璃窗(5low–e+16Ar暖边+5low–e+16Ar暖边+5C),东南西向外窗均设置活动外遮阳,新风采用热回收式新风换气机。为了保证冬季供暖舒适性,责任建筑师团队对北京以及周边地区既有超低能耗住宅的供暖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对不同供暖方式的优缺点、造价情况、运行费用情况、实际运行效果、业主反馈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终确定了该项目超低能耗住宅11#、12#楼的供暖系统采用多联机+采暖水力模块,冬季室内供热末端为地板辐射盘管,最大程度地保证了冬季供暖舒适性。


健康建筑。项目住宅全部实施健康建筑,通过采用全热回收新风除霾系统、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户式净水系统、隔声围护结构、全龄健身设施、健身步道、户外交流场地等健康理念和技术,打造出促进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的健康社区。


宜居技术。项目配套公建14#楼采用减震技术,减震装置采用墙式阻尼器,通过减震装置可有效耗散地震输入的能量,降低主体结构的地震反应,提高建筑物的耗能能力,从而避免和减少主体结构的损伤,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抗震性能;项目设置智能家居系统,包括智能照明系统、智能空气质量监控系统(包括PM2.5浓度、二氧化碳浓度、PM10浓度等指标)、安全报警系统(包括红外幕帘探测器、燃气探测器、水浸探测器、紧急按钮等)等功能。


管理模式。项目全生命期(规划、设计、施工、运维)应用BIM技术。在规划阶段,利用BIM技术完成场地与技术经济指标对比分析、绿色化性能分析应用等内容。在设计阶段,利用BIM技术核查各专业存在的设计问题并进行管线综合。在施工阶段,利用BIM技术提高装配式建筑的现场施工水平。在运维阶段,利用技术对建筑进行运营维护管理。


建筑师负责制实施成效


控制成本。在设计过程中,在保证项目品质的前提下,通过精细合理的设计尽可能控制成本,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其中,地下车库通过合理组织交通流线、布置设备机房、人防口部等措施,在提高车位大小的前提下(车位大小为2.5m×5.3m),有效提高了车库效率,单车位指标为37.7m2/辆。通过合理选取结构计算参数、合理布置结构构件等措施,合理降低了项目的建安成本,地上钢筋指标约42kg/m2


节省运行费用。该项目住宅户内采用2级或1级能效的节水器具,可以降低户内用水量达17%以上;通过采用高效围护结构,1#~10#住宅节能率达到80%,11#、12#住宅节能率达到90%,14#配套节能率达到78%,有效降低了建筑空调供暖能耗;通过采用高效多联机和全热回收新风换气机、高效锅炉、高效空气源热泵,有效降低了空调供暖新风系统能耗,配合高效围护结构系统,可以降低空调供暖新风系统能耗达30%以上;通过采用高效照明灯具,可以降低照明系统能耗达15%以上;通过采用光伏发电(光伏发电面积不小于屋顶面积的40%),可以有效降低园区电力消耗;供暖热源主要采用空气源热泵,辅助热源采用高效燃气锅炉,可以有效降低小区的供暖能耗;户内燃气热水器采用1级能效产品,可以降低生活热水燃气消耗达10%。通过采用上述措施,可以大幅降低居民的用水、用电、用热、用气方面的开支。


由于实施建筑师负责制,设计思路和技术路线得以贯彻落实到位,在设计阶段各设计单位都有统一的指导原则和措施方针,确保设计协调统一的同时,各设计单位的工作交接界面也清晰无缝,避免出现各方均不管的真空区。项目施工阶段,针对装配式装修等多种新技术的应用,建筑师统筹各工种工序,为实现设计要求,协调各工种密切配合,尤其针对多工种交叉作业时,为了能高效高质量地完成交接,建筑师团队进行了多次现场沟通和指导。目前,该项目主体结构、外立面样板段、全装修样板间均已顺利施工完成,且施工过程中未出现影响较大的变更和洽商,通过实施建筑师负责制,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得以高效、充分地落地实施,不仅有效保证了项目的高品质、高颜值、高舒适度呈现,而且避免了错漏碰缺,提升了工程质量。


推行建筑师负责制的建议


一是建议北京市高标准住宅明确工程总承包模式中,工程总承包单位负责的设计内容仅为深化设计内容(如门窗深化设计、幕墙深化设计等),且深化设计内容必须经过责任建筑师确认。


二是建议明确施工图纸和报规图纸中不一致的内容,哪些类型属于常规项目(非建筑师负责制项目)建筑师可以自行把控的内容,哪些类型属于责任建筑师可以自行把控的内容(实施建筑师负责制的项目,责任建筑师可以自行把控的内容应该多于非建筑师负责制项目)。


三是建议进一步完善建筑师、工程师(包括结构工程师和机电工程师)注册制度,对于采用建筑师负责制的项目,建议要求责任建筑师团队中各专业成员应齐全并具有注册建筑师、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确保整个责任建筑师团队的能力素养,要求各专业注册师具有同等法律层面的责任,以便专业内各负其责,在强化建筑师、工程师法律责任的同时,给予建筑师、工程师相应的权利,实现责权利相统一。


小结


通过实施建筑师负责制,可以充分发挥建筑师团队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从而达到提高项目建设品质、提高工程质量、降低项目建设周期、降低项目建造成本、降低运行费用的目标。


建筑师负责制是国际通行的项目管理模式,是保证高品质建设的必经之路,是设计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政府的大力倡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建筑师负责制一定能够快速发展,打造更多高品质建筑作品,推动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本文作者吴俊系北京天鸿圆方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