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主管主办
知识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和资源,是企业竞争力不断提升的源泉。知识价值实现的前提是它被有效的管理和应用,为了更好地实现知识价值,2012年,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交科”)开始全面规划知识管理,形成了“一个基础工程、八项举措、三个支撑、配套信息和激励体系”的“四位一体”的知识管理体系,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知识支撑。
苏交科知识管理概况
苏交科“四位一体”的知识管理体系包括“一个基础工程、八项举措、三个支撑、配套信息和激励体系”。“一个基础工程”,即梳理知识分类、构建知识库,形成统一的知识管理门户;“八项举措”,即项目成果资产化项目知识模块化、项目运营协同化、决策支撑数字化、职能服务地图化、岗位成长路径化、专业交流社区化、创意孵化流程化;“三个支撑”,即组织支撑、制度支撑、IT支撑。
2023年,苏交科知识管理门户——知识赋能平台上线,平台设立七大知识仓库,将散落各处的知识进行一站式集中管理和分类存储。知识文件除可以本地上传平台外,主要是通过系统接口从多个其他系统接入,包括生产系统、办公系统、客户管理系统等,知识涵盖项目资料和成果、投标成果、企业标准化、技术交流成果、项目经验、地方或行业管理文件、地方规划、数据资料、标准规范和知网论文等内容,平台有全文搜索、预览、下载、收藏、作者关注、评论等功能,并嵌入文件下载审批流程、项目成果上传审批流程、标准化成果复审审批流程等,可进行知识统计、知识积分发放、流程监控、操作报表生成。知识赋能平台自运行以来,知识文件及使用量稳步上升,逐步实现了知识的收集、储存、共享和管理。当前,如何进行知识应用和创新,使知识为业务赋能增效成为当务之急。
知识工具
为实现知识应用和创新,使知识为业务赋能增效,苏交科致力于知识工具的开发,以适应并满足公司知识管理的迫切需要。知识工具旨在整合各类知识资源,帮助员工便捷获取知识、有效地检索并使用知识,将知识转化为价值。
知识工具开发的必要性
知识工具的开发是便利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应用的需要
获取知识文件是知识应用的前提,但为防止知识文件被恶意大量下载,知识赋能平台在下载环节设置了审批流程,在一定程度上对员工的下载欲望产生了消极影响,导致平台文件下载量一直没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员工的知识获取情况一般,知识应用和创新便可想而知。因此,需要在各种业务场景下,将知识文件主动推送给员工,并且可跨过下载审批流程直接进行知识文件的调用,让有效的知识最快触达、付诸实践,从而提高知识的应用。
知识工具的开发是提高知识文件安全性的需要
知识工具关联知识赋能平台知识文件,仅能在企业内网进行知识文件的调用;知识工具通过账号管理,设计人员仅能调用与其岗位、专业等匹配的知识文件,实现了对知识文件的分级管理;通过知识工具调用知识文件时,无需将文件下载到本地计算机,而是存储在服务器上,在使用后会被清除,实现了知识文件不落地使用。知识工具的开发使用从IT技术层面解决了知识文件使用过程中文件安全性问题。
知识工具的开发是提高工作效率及项目质量的需要
知识工具调用的知识文件,主要来源是企业的标准化成果或经过内、外部审查并已出版交付的既往项目成果,不管是从文件的内容还是格式来说,质量都比较高。此类知识文件复用,可固化以往经验,避免重复性设计、校审及修改工作,为个人提效赋能,有利于提高项目质量,进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知识工具开发流程
知识工具的开发涉及需求部门和开发部门的积极联动,要做好沟通串联的工作。需求部门要做好业务人员和开发部门的连接;开发部门要做好需求部门和具体开发人员的连接,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来表述。具体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需求阶段
需求提出:需求部门对业务板块进行相关需求调研,整理反馈建议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提出开发需求,如需要开发的知识工具要关联哪些知识库的知识文件,知识文件使用的业务场景是什么,调用知识文件的权限和员工的岗位、专业、职位是何关系,需要实现哪些功能,等等。
需求分析:开发部门根据开发需求,与需求部门进行详细的沟通、整理、分析、明确,将开发需求转化为可实现的软件需求说明书,并评估需求实现需要投入的人力、时间、费用。
第二阶段:开发阶段
开发准备:开发部门制定开发详细计划,落实具体开发人员。
软件开发:软件开发包括软件设计及代码开发,该阶段以开发部门为主体,以周报形式发送开发进度给需求部门,开发中遇到问题双方及时讨论确定解决方案。
软件测试:软件开发好后,经开发部门、需求部门,业务部门三轮测试,形成软件测试报告,开发部门逐轮修改完善后形成最终成果。
第三阶段:开发部门部署知识工具上线
第四阶段:上线推广
需求部门负责组织宣传推广,并在使用过程中不断地收集业务板块的反馈意见,联合开发部门持续优化。
知识工具介绍
知识工具打通软件与知识赋能平台的接口,将知识文件送到使用者的手边,并辅助以强大、精准的查询功能,从而实现知识文件随时调取复用。在知识工具开发时,应统筹考虑实用性和易用性,以及使用知识的业务场景、使用习惯、使用要求等,开发符合实际的智能化知识工具。目前,苏交科已上线知识工具有知识参考、易图库、文档协同等,知识文件关联的知识库有项目成果库、企业标准库、外部文件库、技术交流库和标准规范库,知识文件类型覆盖图纸类、文档类、PDF类、表格类、PPT类等。
知识参考
知识参考是嵌入知识赋能平台的知识工具。项目经理在做新项目策划时,通过知识参考来查询各知识仓库可参考的知识文件,如既往类似项目、案例、可用的项目图纸、企业标准图或技术经验等。选择参考的知识文件会集中挂在该项目下,便于随时查阅,参考结果可分享给项目组成员共同参考使用,为项目团队赋能。
知识参考关联的知识文件范围及用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关联知识赋能平台项目成果库,查找与本项目类似的既往项目,用来参考其设计方案或图纸等;二是关联知识赋能平台企业标准库,查找本项目可用的企业标准图;三是关联知识赋能平台技术交流库,查找与本项目可用的技术交流成果或类似项目的经验总结;四是关联知识赋能平台外部文件库,查找与本项目相关的设计依据,如地方或行业标准、设计导则等。
知识参考具有以下四项功能:一是各知识库项目标签丰富,将标签作为搜索项,部分标签设为默认代入的搜索项,也可以按需求调整标签搜索项,可快速、精准地获取到目标知识;二是对搜索结果中的项目进行筛选,可浏览其项目详情和图纸,筛选好参考项目后,可进一步对其项目附件进行筛选,选择出可参考的知识文件;三是参考结果归集于该项目下,方便随时查阅,也可分享给项目组成员,被分享者可查看选为参考的知识文件,但不可对参考结果进行修改操作;四是知识参考选择的CAD图纸文件自动载入“易图库”,支持在“易图库”中在线预览或导入复用。
知识参考具有以下五个亮点:一是丰富的标签搜索组件,精准查询;二是参考结果可分享,为整个项目组赋能;三是选中参考的CAD图纸文件在使用“易图库”绘图时的可复用;四是交互界面友好,操作流程清晰、便捷,易于学习和掌握;五是对知识文件仅为预览,不涉及下载,文件安全性有保证。
易图库
易图库是嵌入绘图软件的知识工具。设计人员在使用易图库绘制图纸时,快速查找需要的图纸文件,可将图纸内容一键插入当前图纸中,实现图纸快速引入复用,可进行修改编辑。
易图库关联的知识文件范围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关联知识赋能平台项目成果库中有下载权限的CAD图纸文件;二是关联知识赋能平台企业标准库中和本人专业资格匹配的CAD图纸文件;三是关联知识赋能平台知识参考中已选择的CAD图纸文件;四是关联本地文件中同步的CAD图纸文件。
易图库具有以下三项功能:一是按CAD图纸文件的不同来源,形成项目级树形列表,点击项目可展示其下所有图纸,也可以通过关键字搜索项目或CAD图纸文件;二是对搜索结果中的CAD图纸文件进行筛选,可在线预览,可将图纸复制粘贴到当前图纸文件中进行复用,支持修改编辑;三是复用的CAD图纸文件不用下载到本地计算机,而是存储在服务器上,并在使用后被清除。
易图库有以下四个亮点:一是实现了绘图时实时查找需要的知识库CAD图纸文件进行复用;二是设计人员只能查阅与本人岗位和专业资格匹配的CAD图纸文件,实现了知识文件的分级管理;三是交互界面友好,操作流程清晰、便捷,易于学习和掌握;四是图纸文件在线引用不落地,文件安全性有保证。
文档协同
文档协同是嵌入生产平台的知识工具。在规划报告类项目做项目策划时,项目经理选择适用的规划报告模板载入其篇章目录,篇章目录可作为工作包分配给项目组设计人员进行编辑;设计人员编辑文档时,查找知识库可用文档文件,选择适用的文档段落进行插入复用,可进行修改编辑。
文档协同关联的知识文件范围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关联知识赋能平台企业标准库中各类规划报告模板;二是关联知识赋能平台项目成果库中规划项目文档文件。
文档协同具有以下四项功能:一是30余种规划类报告模板结构化,供设计人员选择,载入后其篇章目录形成一条条数据,可作为工作包分配给不同的项目组成员进行多人协同在线编辑;二是强大的搜索功能,可通过关键字对知识库知识文件进行全文搜索;三是选择的文档段落可一键复制粘贴到当前文档报告中,支持修改编辑;四是AI大模型生成文档报告,实现规划类成果的目录自动生成,段落内容自动编辑、自动润色,格式自动修正等功能。
文档协同有以下六个亮点:一是报告模板结构化;二是多人协同在线编辑;三是全文搜索快速且精确;四是交互界面友好,操作流程清晰、便捷,易于学习和掌握;五是人工智能加持;六是文档段落在线引用不落地,文件安全性有保证。
结 语
知识工具意义非凡,驱动知识循环创新,激发知识价值,促进知识全生命周期良性循环发展,是知识应用智能化的支撑,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随着科技进步,苏交科知识工具的种类和功能将更加丰富,智能化、个性化的知识工具将逐步覆盖所有业务使用场景,为员工的工作与学习带来便利,助力员工个人成长和企业发展。(本文作者徐李莉、彭涛来自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