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博

扫一扫,关注微博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主管主办

加入收藏

在静谧与光明间跨越 ——探索新中式建筑设计创作之路

发布时间:2017/7/15 11:10:09 浏览次数: 作者: 山东大卫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 申作 来源: 本站

回想对新中式建筑设计之路的探索,从1988年的山东临沂陶然居大酒店建筑设计算起,已有28年,当时笔者还是个大学毕业不久的年轻人。起自幼年的家庭熏陶,使笔者从中国古代诗词、书法、绘画等传统文化中深受滋养。对民族文化的挚爱,使笔者在选择建筑设计学业时就对蕴涵着数千年来民族文化优秀理念和聪明智慧的传统建筑情有独钟。及至大学毕业走上建筑设计这条人生道路之初,就满怀激情地憧憬着用自己的努力去实现亲手设计新时代中国建筑的梦想,而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时代大潮中的陶然居大酒店设计项目,则恰好提供了一个让梦想成为现实的契机。

    在该项目中,笔者第一次具体尝试探索在一个现代化的涉外宾馆酒店的建筑设计中,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赋予其中国传统文化的韵致、体现本土地域文化特色,打造具有现代涉外宾馆功能而又富有鲜明民族文化特色的新时期中式建筑。

    笔者将中国传统园林景观的建筑理念和山东临沂当地的人文历史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与现代涉外酒店必备功能的完美契合作为项目设计的总体定位和创新追求,从整体布局到细部处理、从空间模式到立体形象,力求体现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该项目的设计在1992年建筑师杯全国中小型建筑优秀设计评选中获奖,而笔者对该项目的成就感,则更在于其传统文化的突出特色与现代宾馆的完备功能相得益彰,该酒店至今仍在当地涉外旅游商务宾馆中受到青睐。

陶然居大酒店设计创作的小有成功,使笔者对新中式建筑设计一发而不可收,痴心不改,以致“不识抬举”,在被从临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提拔为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后仅年余,还是“挂冠而去”,回到笔者所钟爱的建筑设计创作中来,并成立了山东大卫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率领着自己的设计团队,执着于新中式建筑设计的探索实践。从那至今,又过了18个年头。

图片18.png

北京优山美地·东韵生态住宅小区


在此期间,笔者主持设计完成了上百项大中型建筑项目,而新中式建筑设计始终是笔者设计创作的主要着力点。

    在数十项省部级以上获奖成果中,北京优山美地•东韵生态住宅小区设计创作项目,是十余年新中式建筑设计探索创新的经验积累,志在设计建造“最适合现代中国人居住的房子”的一项发力之作。

    我们根据项目的现代中式住宅定位,从当今国人的生活理念、生活方式、家庭结构、审美取向等方面的居住需求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环境要求出发,精心研究将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人文理念、地域特点和传统建筑元素精华,与现代设计理念、现代技术手段、现代建筑材料的应用,协调统一于设计创新之中,力图通过考究的设计和精心的做工,体现人居设计对生活品质与文化品位的追求。

    该项目设计以时尚的现代气息与浓郁的中国神韵的完美结合而大获成功,得到了用户热捧、市场热销和业内专家的一致认可。项目建成后数年间获奖连连,继2006年被评为原建设部部级城乡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之后,又于2008年荣获国家住宅项目设计的最高奖2006年度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金奖。

    该项新中式建筑设计的成功之作,是数千年来丰厚历史积淀的中华优秀建筑文化的沃土深根、改革开放的现代化春风夏雨、设计者以创新精神辛勤劳动所共同催生的一朵现代中式人居之花。该项目获得殊荣,使笔者深感新中式建筑设计的事业大有可为;同时,它也昭示着时代对中国建筑设计的人文呼唤和价值取向。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建筑设计师和一些海外知名设计力量在对中国当代建筑设计项目的创作实践中,更加重视和体现对中国本土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和致敬。惠风和畅,笔者和团队在新中式建筑设计的探索实践中满怀信心,奋力前行,不断向社会奉献出新的成果;而放眼全国,新中式建筑设计优秀之作百花盛开,俨然已成气候。作为在这一领域的开垦者和民族文化之根的守望者,笔者为此深感欣喜和欣慰。

图片19.png

聊城水上古城项目

 回顾在新中式建筑设计道路上的风雨兼程,梳理各阶段的项目设计创作与经验总结成果,思索在这条道路上的历练与感受,在翻阅20年前对陶然居大酒店建筑设计的总结文章时,当时文中所引述的路易•康的一句在业界很有影响的话,使笔者在20年后重新读来,感慨系之。

    这位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大师在描述建筑师的设计创作时,用了两个很形象生动的词:静谧与光明。他将建筑解读为可度量的与不可度量的结合,将建筑设计师不可度量的意志或曰创作欲望与追求称之为静谧,而将付诸实现可以度量的建筑设计方案成果称之为光明,建筑设计就是从静谧走向光明的过程。而在静谧与光明的交会之处,有一道门槛,即创作灵感,康也把它称之为“阴影之宝库”的门槛。

    “建筑师的任务,是将建筑从静谧带到光明,也就是将它带到领悟,然后再从光明带进物质,也就是从领悟带进实际的建筑物。”在静谧与光明的“二元性之上是一体,即建筑物的实现——实际的建筑物,而一体之上还有一些什么?”康称之为“道”(Order)。康对“道”的观念在许多方面都和中国的老子对道的观念十分相似,而笔者理解康所说的“道”,即建筑的精神——建筑所蕴涵和体现的建筑师对大千世界的本质、规律的认识在建筑的“物之上”或曰“形而上”的表达,即建筑相对于其物质技术层面的人文精神表达。

路易•康的这一思想,对于我们回顾和总结新中式建筑创作之道的实践过程与探索经验,很有认识意义。

图片20.png

山东临沂大学图书馆

我们对于新中式建筑的认识与实践,也可以说是在静谧与光明之间艰难跋涉、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断跨越的过程。

    从上世纪末的山东临沂陶然居大酒店,到本世纪初的北京优山美地•东韵生态住宅小区,再到近年来我们在更多建筑领域和建筑项目上对新中式建筑风格更丰富的呈现,上百个创作,每一个成功设计方案的形成和付诸实现,都是一次由静谧到光明的艰苦而愉悦的跨越。

    伴随着一次次跨越的实践,我们对新中式建筑设计的认识也在由静谧走向光明,即由当初较多的认识上的笼统性、议论上的空泛性和创作上的盲目性,变为现在新中式建筑设计创作实践把握中较多的自觉性、具体性和可操作性;对新中式建筑设计的理性认识也在不断丰富和深化,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与时俱进这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至理名言,在我们的新中式建筑创作实践中已经有了较多的领悟,并付诸于每个具体创作项目的设计思想的建立与设计语言的解读,从而使我们的新中式建筑的创作设计面对日益变化发展的社会需求,比以往更有了些底气,也更应付自如。

    归纳对新中式建筑设计的认识,笔者认为,现代中国建筑应是建立于中国本土、植根于中国文化,适应现代中国人生活需求和社会发展的建筑,也就是说,它相对于现代西式建筑和中国传统建筑,应该具有现代化与中国化的双重属性。在中国,符合时代发展、适应国人生活的主流建筑,应当是现代中式建筑,即新中式建筑。

而关于其中的住宅类即现代中式住宅的特征,一般情况下,笔者认为,应具备以下几个特征或其中的一部分特征:

    一是体现中国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习惯、居住方式和审美观念。

中国人受几千年儒家、道家和佛教思想影响,特别是儒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内敛、有涵养、不张扬的为人处世哲学,并在日常的生活空间和居住形式上有深刻的体现,产生出很多优秀的建筑设计手法,如空间处理上的对景、借景、先抑后扬等设计手法;

在平面布局上,中式住宅是内敛的,它以庭院为中心,各个空间都围绕着独立的院落空间布置,充分体现出中国人的性格特点。

任何一座建筑、一种建筑形式都有一段历史、一个故事,都诉说着使用者的精神文化、生活习惯、居住方式和审美观念。中国人的文化、情操还是要由与之相符的中式建筑来体现。

    二是拥有独立的围合式庭院空间。

    中式住宅是室内空间与院落空间有机结合的整体,庭院是人们居住理念中对私密性要求的重点体现,是中国传统居住文化的核心,最能体现中式住宅的文化底蕴。

    进了庭院再入堂的模式,把中国人的庭院情结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庭院还是中国人情感的寄托,承载了中国人对和谐共生、亲近自然的渴望,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居家便可走近自然、感受泥土芬芳的场所,从而有了“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千古佳话。

    三是空间序列、平面布局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

街、巷、院是传统中式住宅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由街转巷、由巷进院、由院入户,街巷布局让开放空间平缓地过渡到了私密空间。

    四是具有明显的建筑形态及材料标示,如坡屋顶、青砖、黛瓦、粉墙、镂空花窗、朱红大门、精美雕饰等。

    坡屋顶自身有很多优点,如取材方便、造型优美、防水性能和耐久性好、有利于保温节能等,进而使其在中国民居长久以来的发展过程中被普遍采用。

    尽管业界在对中国传统住宅的继承上已达成共识,即“重其意而非其形”——判断现代中式住宅不应只注重其外表形式和传统的建筑符号,而应注重建筑功能布局及空间的处理。但是,坡屋顶的概念早已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内心深处,甚至一度成为中式建筑的代名词,它和青砖、黛瓦、粉墙、镂空花窗、朱红大门、精美雕饰等具有强烈观感特征的元素相结合,一起深深地触动着人们心灵深处的中国地域情结,成为中国传统住宅的典型符号和重要组成部分。

    不过,直接的借鉴也仅是一个方面,如今在全国各地也出现了许多无坡屋顶的中式住宅,这一设计思路也是中式住宅探索的一条新路子。

    五是满足现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体现现代生活的舒适性、私密性、安全性和休闲性。

建筑离不开时代背景,必须和一个时代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协调平衡。现如今,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人的居住理念和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而现代中式住宅应该是传统和现代的有机结合,是继承中创新的结果,应该具有中国文化神韵和精神内涵,同时又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创新,满足现代人的使用需求。

图片21.png

山东临沂海纳曦园

在新中式建筑设计创作方面,笔者自身的体会如下:

    一是在总体规划上,尽可能地保持原城市布局的特色或传统建筑群落的肌理,遵循节地、节能、生态、环保、以人为本等可持续发展原则;

    二是在功能上,适应现代中国人的工作或生活方式,满足现代功能,同时要符合当地人的地域性生活方式,体现天(天时、现代)、地(地方文化)、人(以人为本)的结合;

    三是在空间序列上,尽可能地组织中式空间序列,如街、巷、院、厅、室的序列。尽可能通过建筑与场院或厅的空间围合形成序列空间,通过建筑空间的高低变化、开合变化、明暗变化等,形成高低错落、相互穿插和围合有序的建筑群落空间;

    四是在色彩上,尽量采用当地建筑原有的色调或用部分中性色彩与之搭配;

    五是在材料上,要延续当地的传统材料或同质感的新材料,或采用现代材料与之穿插混合使用;

    六是在造型上,要吸收传统造型的特点,多采用当地建筑的形态,提取代表性元素进行抽象、解构和重组,并尽可能使用新技术和新材料,通过简洁现代的设计手法予以形象表现,形成适合现代人审美观的造型;

    七是多采用中国传统建筑优秀的设计手法,如利用中国传统建筑中对景、借景、轴线、空间上先抑后扬等手法进行设计;

    八是创造建筑的意境,中式建筑更应注重展现建筑的创意及其所要塑造的中式意境与空间氛围;

九是在继承与创新上,在创作过程中如何把握传统与创新这两者之间的度是关键。继承主要体现于居住理念、空间处理、中式元素等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优秀的设计手法,而在功能布局、建筑材料、建筑技术、审美观及建筑形式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在一些传统地域或传统建筑周围多采用继承传统,在一些新区或距离传统建筑较远的地域多采用创新手法。完全的继承和模仿都不是现代中式建筑的创作之路,只有赋予中式建筑以时代性才有生命力,用现代技术建造的中式建筑才是创作发展的方向,不断创新才是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继承与发展。

图片22.png

湖南长沙大汉·汉园

在如何认识和处理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上,我们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新中式建筑探索之初的上世纪末,中国社会的发展还处于由温饱型向小康水平的转变中;而进入21世纪,面临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发展新阶段,新中式建筑的探索如何准确地把握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脉络,从物质和精神文化等各方面更好地满足国人追求生活品质的适住性需求,我们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需要在创新实践中探索、领悟、解决。

当今世界,以互联网等新技术为标志的时代发展,为建筑设计师打开了更广阔的视野,在更大范围、更快速度、更深层次的国际交流中,如何在继承本民族丰富优秀的历史传统文化精华的同时,积极学习、吸收、借鉴、利用当代世界建筑的一切先进理念与技术成果,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强化创新理念,为美丽中国、文明中国奉献更多具有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时代风貌的优秀现代中式建筑,是当代中国本土建筑设计师的历史使命。

路易•康曾说,伟大的建筑,开始于不可度量的领悟,然后把可度量的当作工具去建造它,当建筑完成,它带领我们回到当初对不可度量的领悟中。“人类的精神——创造力的精神,不断再生于追求新领悟的人身上以及肩负着使命要令世界更丰富的人身上。”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版权声明:本文刊登于《中国勘察设计》杂志201702期;版权为《中国勘察设计》杂志社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