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博

扫一扫,关注微博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主管主办

加入收藏

城市宜居营建之道:从“人有所居”到“人人宜居”

发布时间:2023/6/14 16:22:18 浏览次数: 作者: 陈日飙 许诺 来源: 《中国勘察设计》杂志

住房和城乡建设在保障民生稳定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共同富裕宗旨下,我国的城市人居建设目标已经从“住有所居”提升到“住有宜居”,让人民住上“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改善全民居住条件、增加全民幸福感,是一项需要各行各业共同支持、推进的任务。从城市住宅营建视角,可着眼于精细化营造之道。规划层面上,通过复合布局、产城联动,实现以人兴产。设计层面上,注重住宅的内外兼修,完善多层次的生活配套,以满足当代居民物质与精神的双向需求;以适用多元、健康智能、低碳节能为方向优化住宅设计,运用标准化手段提升住宅品质。同时,兼顾住宅作为社会化产品在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续性,坚持高品质建造,推行责任制运维,促进社会化融合。


建者之志


安居,得以乐业;乐业,才能兴邦。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我国城市家庭人均住房0.99间,基本实现“人有所居”;我国城市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6.52平方米,相较于发达国家,这个数字仍属于中等水平。除去公摊面积后,实际可居住面积更少,待提升的空间更多。改善民生居住条件,我们仍有长远的路要走。


建筑业和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两大支柱产业以及民生福祉的实质载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依托点和支撑项。2022年底,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住房需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在今年的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从好房子到好小区,从好小区到好社区,从好社区到好城区,进而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治理好,让城市更宜居、更韧性、更智慧”,从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让人民住上更好房子”和“提升住房品质”为发展框架,未来的城市人居建设,必定是朝着“保民生”与“提品质”两个核心目标协力同心。


现状之思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主要采用公有制住房的建设方式。随着经济崛起,资本投入不足导致主要城市住房严重短缺的问题同样在蹒跚起步的新中国上演,仅仅依靠社会福利难以均等覆盖到全民。上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推行住房向商品化、市场化转变,并于1998年全面取消住房分配制度,彻底完成住宅商品化改革,通过市场化手段实现住房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城镇化进程与建筑业、房地产业进步,进而为居民居住条件改善腾挪出更多空间。


2000年以后,中国经济飞跃发展,政府提出了“住有所居”的目标,加大对低收入家庭、困难群体的住房保障力度,并大力推动住房改善政策的实施。经过20多年的发展,住房短缺已经不再是我国的主要矛盾。共同富裕目标下,整体结构的均衡发展与高质量建设要求下生活空间的全面提升,成为稳民生的核心议题。随着从“有居”到“宜居”战略目标的深化,我国居住营造进入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型关键时期。


从巢穴而居到茅茨土阶,人类栖居之所的营造本质是创造一个具有安全感的稳定空间环境。“家”字的“宀”即是守护私有财产的围护结构的象形。随着时代发展,住宅作为物理空间载体,需要容纳越来越多样的生活场景。人与空间的情感联系被不断巩固与细化,因而对住宅的期望充满了更多积极的想象,从外在社区环境到内在户型逻辑,都被揉进生活场景里反复推敲,以寻求高质量的居所营造。


另一方面,在经济发展迅速的大城市中,新市民、青年人、老年人的住房困难问题仍十分突出。城市资源的有限导致租房、买房的成本日趋增加,在收入尚未稳定的情况下,新市民与青年人只能选择租赁较低品质的住宅或是远居郊区,在获得较好居住环境的同时,却要忍受超出常规的通勤距离。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没有足够养老金和房产的老年人只能依赖于社会住房来解决居住问题,而相关基础设施与适老性公共住宅资源仍比较匮乏。


在“质量”与“数量”要求并驱的时代,提升全民居住幸福感,是一项需要多行业、多领域共同支持推进的任务。面向全民的精细化营造,是从营建角度出发改善居住品质的解题思路之一。


营建之道


2021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安妮·拉卡顿(Anne Lacaton)与让–菲利普·瓦萨尔(Jean–Philippe Vassal)在领奖辞中分享了关于“居住”的思考。瓦萨尔认为“建筑作为居住品质的承载者,要为每一个人而设计”,而拉卡顿将“居住”列为“建筑中最崇高、最重要的议题”。在城镇化推进与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居住议题是社会变迁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民生的具象组成。城市人居营建,应是面向普通人的底层建构。


职住平衡:居住与产研联动,以人兴产


城市人居依托于社会组织体系而生,是人类“衣食住行”基础场景之一。职住不平衡现象产生于城市结构的不均衡发展,工作机会与居住环境之间差距逐渐扩大,导致通勤成本增加,进而影响生活品质。


20世纪90年代,“产城融合”的概念在欧洲诞生,随后广泛用于指导城市发展。产城融合是在宏观语境下对城市人居立足点的探讨,本质上是构建协调、可持续的生产活动与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其核心在于城市空间合理布局、高效利用,通过居住与产业的联动协同,实现区域的职住平衡。


深圳市南山区平山村综合整治项目,是一个典型的通过人才栖所营建吸引人才常驻、从而活化兴产的案例。整治前,基地中城中村建筑面积占比达到81%,具有城中村传统意义上的典型弊病。项目通过局部拆建、加改扩建的有机更新,优化空间,完善功能,消除隐患,提升品质,并注入了深圳城村共生文化中开放与包容的空间内涵。


平山村项目为在规划层面探讨城市人居品质提升提供了思路。以平山村为载体进行示范性实践,一方面是盘活城中村,实现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另一方面,也是遵循深圳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四跟”战略,在西丽片区科教资源集聚与产业空间拓展的优势加持下,人才与产研联动,进行复合开发,打造承载人才支撑功能的综合配套区。


平山村的改造愿景是:“让深圳的年轻人才能以优惠租金,在城市核心区住上独门独户。”以青年群体、家庭群体、大学生群体和蓝领群体四大类人群为目标进行需求画像,更新后的平山村能为2.6万常住人口提供1.42万套多样化的住房,满足他们不同的栖居需求,为深圳留下更多奋斗的年轻人。


配套完善:物质与精神的同步栖居


理想的共同富裕社会,是幼有所教、少有所学、壮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使全民都能享受社会福利并获得幸福感。“住有所居”是基础命题,其他内容则为进一步提升至“住有宜居”指明方向。而在提供基础服务的物质性载体设施以外,回应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与社会需求的场所性载体空间,也是当代栖居营建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由Foster+Partners与华艺联合设计的前海珑湾国际人才公寓项目,期望在前海金融区中心,为专业人才构建满足身心健康需求的居住环境,并进一步探寻满足其内在诉求、促进社交健康的场所营造之道。


公寓应是满足私密性与排他性要求的庇护之地,社区则被期望为轻松、具有链接性的社群场所。包含有社区配套与居民共享功能的花园被放置在裙房的二层平台,一系列桥梁将公共花园与塔楼相连接;不定期举行的活动为场所赋予事件性,进一步从情感上联通人与空间。


考虑到当代青年社交需求,公寓中每3层设置一处通高的空中花园,既是归家入户路径上的一个节点场景,也是半私密的共享活动空间,可用作室外用餐区、健身区、休憩场地和邻里交流场所。除了发挥景观绿植在环境治理、情绪治愈方面的作用,这里还可以发生各种个人的、团体的或是集体的活动,不定义功能赋予了空间时间性与场景性。每3层12户组建的小社区单元,成为有内在关联的社群,建立了邻里羁绊,从而产生社区感;空中花园彼此之间错层设置,绿意与活力交织,拾阶而上。


1 前海珑湾国际人才公寓项目空中花园概念效果图(图片由Foster+Partners提供).png

前海珑湾国际人才公寓项目空中花园概念效果图(图片由Foster+Partners提供)


从公寓到社群单元,到垂直花园,到社区,再到城市,设计在归属与开放、私密与共享之间建立了秩序分明而又层层嵌套的层级关系,满足当代年轻人复杂的心理需求,帮助他们在城市生活中找到自洽的方式。


居所优化:适用化、标准化、健康化、智能化与低碳化


家是人类自我护持的场所,也是容纳精神的器皿。宅是有内在逻辑的,逻辑关系构建于每个家庭的结构、生活方式与内外在需求,具有差异性,又在大时代背景和城市语境下,能找到某些共通点。


适用化——尊重使用者的话语权


作为日常生活的载体,户型设计应以使用者的真实需求为建构基础。当聚焦到面向普通人的住宅产品上时,设计过程中的公众参与,往往可以导向公平、适用而可持续的结果。


2022年初,深圳住建局举办了一场保障性租赁住房小户型设计竞赛,以“小户型、高品质、新生活”为命题,邀请富有创造力的设计师共议能确切落地、真实宜居的微小户型解决方案。这是一场集思广益、谋民生福祉的实践探讨,一大批年轻设计师们加入到这场讨论之中,并成为研发主力。作为新市民、青年人与基本公共服务从业人员群体的代表,他们为自己发声。


1 保障性租赁住房小户型设计竞赛二等奖获奖方案——2161号方案“模方&More Fun”(华艺设计).jpg

保障性租赁住房小户型设计竞赛二等奖获奖方案–2161号方案“模方&More Fun”(华艺设计)


未来,面向公众的栖居营建,还应把视线也投向新家庭、老年人等更多特殊群体,剖析他们的痛点,包容他们的需求,建造真正全民宜居的居住环境,让每一位公民都能切实感受到城市的反哺与归属。


标准化——有序生长,精益制造


多元化是对需求的呼应,标准化则是规范生产的手段。明确、稳固不变的基本定量和秩序,才能实现上层次的多元变量。


要提高公众居住的幸福感与获得感,还应根据不同层次、背景使用人群的差异化要求,依托不同模式的住宅产品,进一步细化如户型面积、平面布局、空间层高、装修标准、附加设施、特殊人群要求等具体标准,通过分类分级、选配清单、弹性管控等手段,避免任务化的成果导向,引导住宅营建的本质回归到对于居住功能的追求和高效、集约、生态的城市建设。


标准化不是死板的限制,而是高效的辅助。中海地产将精品化住宅开发理念,付诸持之以恒、迭代创新的产品研究,在共性需求趋同之下,推行标准产品线与个性化定制,以在供给侧实现精益制造与柔性制造,在需求侧降低复杂度、提升效率。


华艺设计的中海寰宇珑宸花园项目,便是在此模式下通过产品标准化研究,实现极致节地、精致人居的成功实践。借助中海精准的客户洞察与需求匹配,基于既往项目标准化产品的升级迭代,华艺首先对户型产品、面宽控制、产品价值等制定控制性标准,并作为开展设计的依据。为提升家庭型住户体验,设计对主要朝向居室数量制定了“三面宽”的基本标准与“四面宽”的提升标准;通过从人体工程学到家居布局一体化设计的全方面研究,在有限空间内挖掘极致尺寸的潜力。最终,在确保生活舒适性的前提下,最小面积的79平方米户型成功落实“三面宽”的设计标准,而93平方米户型实现产品突破,在小户型中呈现出南北通透、双向景观面、全明空间设计等传统市场上较大户型才具备的高品质特征。


1 中海寰宇珑宸花园项目鸟瞰效果图(华艺设计).png

中海寰宇珑宸花园项目鸟瞰效果图(华艺设计)


标准化设计在此项目中的意义在于:促使设计专心于住宅本质,探寻极致化的研究以改善经济型住宅居住体验,为消费型商品房赋予更多的额外价值,让居民有更多的获得感。这也是设计师在居住议题下,能够且应当承担的一份社会责任。


健康化——柔性思考,返璞归真


追求健康居住环境是人类的本能趋向,也是城市宜居的基本内涵。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概念定义为“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因此,住宅健康化并不局限于环保的材料与清新的空气,延伸至社区与户型、室外与室内、空间与家居,一切有关能源、空气、水、光、声、人体机能、身体体感、躯体运动与精神内在相关的设计,都属于健康居住空间营建的范畴。


随着新材料、新技术、新理念层涌而出,健康空间营造的路径不一而足。但将健康住宅多层次的要素抽丝剥茧,仍是回归到人类与人类、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协调统一。设计是以此为线索溯源而上、柔性思考,从人体感受出发,并最终回归到人体感受。


智能化与低碳化——科技向善,生态友好


科技与生态是当今城镇化进程的重要议题,住宅作为社会载体,受益于产业推进,也应当使人类、城市与生态能从自身中获益。


科技是赋能推力,智能化是给住宅做“加法”。华艺配合中海地产对“未来智慧健康空间”展开研究,以“场景–需求–集成–落位”为建构逻辑,付梓为可以推广运用的方案手册,为利用智能化手段改善居住体验提供思路范式。研究囊括日常与个性的场景模拟,提炼出品质、健康、安全、舒适、便捷、社交六大类居住需求;归纳交互逻辑,覆盖全功能空间形成配置方案,并以扩展包的形式提供选配清单;从水系统、空气系统、照明系统、安防系统、设备交互五个维度,集成为一体化的、可落地的综合解决方案。


生态是发展底线,低碳化是给住宅做“减法”。住宅营建作为城市扩张的一部分,也应对自然保持敬重之心,在设计、施工、设备、运维等环节始终遵循这一原则,形成低碳甚至近零碳营建的闭环。对于居民而言,低碳化住宅通过降低能耗,减少运维费用,在一定能程度上降低了生活成本。同时,生态友好的空间也意味着人类友好,是健康住宅的维度之一。


可持续性:产品意义上的全周期可持续


可持续的定义不仅仅在于生态环境层面,也在于住宅本身。作为一项具有社会意义的城市建设产物,住宅应具备产品维度上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续性。


高品质建造


质量、性能与成本是住宅评估体系的三大基础指标,贯穿设计、建造到运维全流程。建筑师负责制与工程总承包模式都是精细化城市营建需求下建筑行业综合优化升级的试行实践,核心都在于延伸设计服务范围,落实责任主体,强化集成管理效应,从而实现对工程质量、性能与成本的全过程管控。


在南山区平山综合整治EPC项目中,华艺设计作为项目总承包负责实施,即展现出了设计总包造价管控、招标风险管控、工程工期管控、质量管控与项目管理管控的五大优势,通过精细化管理、专业化组织、技术化策划,成功克服城市更新环境复杂、专业交杂、协调难度大等难题,推进与保障设计落地。


责任制运维


好的住宅应能持续产生社会效应,经得住时间对品质的考验。


一方面,产品设计应能经久不衰、自我变革,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市场需求;使用的材料应质量稳定、环保耐用,能经受时间和外力的作用;非永久性的建筑构件应能易于更换,并确保维修过程不影响建筑主体的使用。


另一方面,住宅质量安全保障也需要完善的监管与保险制度,明确维护责任,划定保养周期,加大政府资源投入并鼓励社会力量主动参与,同时提高住户自觉维护的责任意识。


社会化融合


住宅作为日常生活的载体,居住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在推行住宅政策时,也应注重使用者的心理建设,弘扬平等的居住文化,促进社会融合,而避免形成“贫民窟”社会现象。


1 深圳罗湖区木头龙城市更新(御龙天地)项目鸟瞰效果图(华艺设计).png

深圳罗湖区木头龙城市更新(御龙天地)项目鸟瞰效果图(华艺设计)


深圳罗湖区木头龙城市更新(御龙天地)项目延续罗湖本土人文内涵,在5.5万平方米的基地上将城市功能交融复合,保障性住房、回迁住宅与商品住宅三种模式有序布局,形成了多元化的社区形态。项目通过事件化的空间设计引导社会成员的联系与互动,通过私密与共享的拓扑建构找到包容和接纳多样性的平衡点。约有3657户家庭、超过12000位居民将栖居于此,活力互动,融洽共处。


旷远之瞻


居住是民生之根本,是民生维稳的重要环节。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里说:“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座仅仅由差异构成的城市,一座既无形象又无形态的城市,而那些特别的城市则填充了它。”当今,人们对于居住的需求已经从“需要”演变为“想要”,期望体验更高品质的生活,以实现城市栖居的幸福感与获得感。而居民对居住环境的需求,既包含身体可感知的物质条件,也包含精神可寄托的内涵空间。面向全民的栖居营建之道,应生于民,造于民,福祉于民;应在覆盖群体性的同时满足差异性,追求人居宜居的同时不忘生态友好。


正如倪虹部长所说:“我们将牢牢抓住人民群众安居这个基点,以努力让人民群众住上更好的房子为目标。”我们已经看到“住有所居”目标逐渐实现,而“住有宜居”的道路还需要各行各业持之以恒地探索与开创。总会有那么一天,人们能居住在可负担、满足自己想象的栖所里,生活在公平且充满惊喜的城市中,安业且乐居。(本文作者陈日飙系深圳市勘察设计行业协会会长、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许诺系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高级建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