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主管主办
3月4日–13日,全国两会在北京隆重召开。2023年是新冠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的第一年,又是政府换届之年,今年的两会格外引人瞩目。从全国两会到早前的地方两会,都对2023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具体目标,也必将对勘察设计行业的未来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GDP稳健增长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的预期目标。2022年,在新冠疫情和多种超预期因素冲击下,我国GDP同比增长3%,没有完成年初设定的5.5%的经济增长目标。实际上,全国31个省份都没有达成预定目标,其中,有16个省份GDP增速超过3%的全国水平。GDP增速排在前五位的分别为福建(4.7%)、江西(4.7%)、湖南(4.5%)、甘肃(4.5%)和山西(4.4%)。
如果观察GDP增长的动力来源,2022年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贡献度发生了明显变化。2019年–2021年,消费每年平均为GDP贡献3个百分点,是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2022年,消费对GDP增长仅贡献了1个百分点。2022年对GDP增长贡献最大的是投资,为1.5个百分点,与往年数据大致相同,但是2022年投资对GDP的贡献率却达到了50%。2022年净出口对于GDP增长的贡献降至0.5个百分点,约是前三年平均水平的一半,在全球通胀和经济衰退的大环境下,净出口在2022年第四季度出现了明显下滑。
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旧存在的背景下,各地两会在确定2023年经济增长目标时都采取了稳中求进的基调,不过分追求经济增速,更加强调高质量发展。具体来看,黑龙江、海南、重庆、新疆4个省份2023年GDP增长目标高于2022年,6个持平,21个下调。全国31个省份2023年GDP增速加权平均值在5.6%左右。
2023年是党的二十大后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开局之年,稳增长更加重要。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国内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将全国GDP增速设定在5%左右,可以为未来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留出政策空间。
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是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第一项工作重点。恢复和扩大消费为勘察设计行业市场带来积极影响,旅游、商业和物流等基础设施投资有望加大,以投资促进消费。在建设城市消费基础设施的同时,伴随着消费下沉趋势的影响,城乡商业、县域商业可能有更多的建设需求。例如,江苏提出完善县域商业体系,加快贯通县、乡、村电子商务体系和物流配送体系,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推动消费新业态向农村延伸;广东提出开展县域商业建设行动,推进供销冷链物流骨干网全面组网投产,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等。
扩大有效投资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要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十四五”102项重大工程中,有55项属于基础设施建设,对应交通、水利、能源、城乡建设、生态环境等领域。在消费复苏尚需时间、净出口前景不明的背景下,投资是稳增长的重要抓手。
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将扩大固定资产投资放在重要位置。在公布投资目标的22个省份中,与2022年相比,7个省份上调了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目标,9个持平,6个下调。其中,内蒙古、辽宁、安徽、河南、湖北、海南、重庆、甘肃、宁夏、新疆10个省份固定资产增速为10%及以上。预计2023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6%左右。
表1 近三年专项债投向领域
如何支撑有效投资?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8万亿元”。专项债作为地方政府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2023年新增额度创历史新高,超过了2020年的3.75万亿元、2021年和2022年的3.65万亿元。2020年–2022年,60%以上的专项债投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其中,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是主要发力点。
基础设施建设“快马加鞭”
自2022年4月中央财经委第十一次会议提出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要求后,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稳增长的抓手,而且对保障国家安全、扩大内需、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都具有重要意义,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发展空间可期。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四大投资方向:
一是统筹推进新老基建。一方面,聚焦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加快“新基建”建设。2022年财政部已将“新基建”纳入专项债支持领域,加快数字中国建设。
二是城乡区域均衡发展。城市更新行动深入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等项目继续推进;在“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要求下,保障房、公租房项目有望增加。此外,农田水利、高标准农田、粮食仓储等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将得到重点支持,同时,农村配套基础设施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也是资金投向重点。
三是社会民生补短板。新冠疫情暴露出的基层医疗卫生短板需继续补足,专项债将继续保障应急医疗、卫生健康服务领域资金需求,并更多地向基层及中西部地区倾斜。同时,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养老、康养等领域有望扩容,幼儿托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等项目或保持较强支持力度。
四是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十四五”02项重大工程中有25项和“双碳”目标相关。在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要求下,新能源和抽水蓄能等项目将继续发力;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生态环境修复工程、国家公园建设等项目资金需求将得到充足保障。
表2 经济规模最大的5个省份2023年政府投资重点
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投资都有大手笔。以经济规模最大的5个省份为例,可以看出今年各地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2023年前两个月,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同比增长12.2%。预计今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将保持高强度,全年投资增速在8%左右,相关勘察设计行业市场前景看好。
房地产“恩威并济”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房地产的表述有“不变”和“变”。
“不变”的是“房住不炒”。2020年以来,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均强调“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虽然未出现“房住不炒”的字眼,但并非说明房地产政策的变化,而是将抑制投机性需求转化为支持住房保障。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变”的是“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及“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2022年以来,房地产行业的一系列“暴雷”引发市场预期转变,严重影响了房地产行业的销售。化解头部房企风险是为了防止风险传染至优质房企,从而引起更大的系统性风险。预计未来资产负债良好的房企将得到政策支持,房地产行业集中度将持续提升。
表3 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情况
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房地产的表述基本围绕三个方面:一是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稳妥处置房企债务风险;二是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等工作,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三是加快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从相关数据来看,房地产行业企稳恢复可能会出现在下半年。2023年前两个月,全国房地产投资额、商品房销售额、房屋施工面积、房屋新开工面积等数据仍在同比下降,不过降幅和去年底相比有所收窄,显示需要更多时间恢复市场信心。值得注意的是,区域分化更加明显,2023年前两个月在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的同时,东部地区同比增长2.1%。预计今年房地产投资有望重回增长通道,但是新项目增量有限,以房地产为主要市场的勘察设计行业需要加大业务转型拓展力度。
加快融入数字中国建设
今年参加两会的勘察设计行业代表和建筑业代表针对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很多建议和议案,其中“智能建造”出现的频率最高。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一节中提出“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两会召开前的2月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了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框架,标志着数字经济被放到更重要的位置。
数字中国建设给勘察设计行业直接带来“新基建”的增量市场,如数据中心、超算中心、5G基站等。根据《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的要求,到2025年数字中国建设将取得重要进展、数字基础设施高效联通,相关“新基建”存在较大增长空间。
数字中国建设要求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建造是建筑业的转型方向,勘察设计是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勘察设计行业需要加快数字化转型,为建筑业向智能建造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数字中国建设要求加快发展融合基础设施,为勘察设计行业拓展数字化业务明确了方向。未来基础设施的建设要求是网络型和智慧型的,同时大量已经建成的传统基础设施面临着智慧化改造要求,这也为勘察设计行业发挥优势,拓展智慧交通、智慧水利、智慧城市等数字化业务提供了机遇。
总体而言,2023年勘察设计行业的市场环境相对于2022年有所好转,勘察设计行业需要重拾信心,抓住机遇,积极调整,持续探索企业高质量发展之路。(本文作者郭刚系科思顿企业咨询管理有限公司高级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