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博

扫一扫,关注微博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主管主办

加入收藏

“十三五”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走出去”发展成就、贡献和经验回顾

发布时间:2020/12/23 14:23:41 浏览次数: 作者: 管理员 来源: 本站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十三五”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

“走出去”发展成就、贡献和经验回顾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  张哲


对外承包工程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抓手。“十三五”期间,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推进,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开始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发展转变。在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全球基建市场增长乏力、国际承包工程市场整体表现低迷的背景下,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逆势保持平稳发展,并通过带动出口创汇、扩大就业、输出标准等方式为中国和东道国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相关经验值得我们总结和思考。



对外承包工程成绩斐然


“十三五”期间,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国际基础设施投资热度减弱,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部分地区紧张局势升级,全球重大突发卫生公共事件频发,国际工程市场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性因素增多。在此背景下,对外承包工程企业不断创新合作形式,积极防范各类风险,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业务规模保持平稳有序发展


在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有增无减、大宗商品价格剧烈震荡、地缘政治局势持续动荡的背景下,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逆势发展,企业实力稳步提升。据商务部统计数据(全文“十三五”期间数据的时间跨度为2016年至2020年10月),“十三五”期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累计新签合同额约1.2万亿美元,累计完成营业额7738亿美元,业务规模实现平稳有序发展。在美国工程新闻纪录(ENR)评选的2019年度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中,中国内地企业上榜74家,占企业总数的29.6%,上榜企业数量蝉联各国榜首;现海外营业收入1200.1亿美元,占总营业额的25.4%,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微信图片_20201223141825.png


市场和行业分布日益广泛


对外承包工程市场和行业分布日益广泛,目前已遍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亚、非、拉地区的营业额占总数的九成以上。亚洲仍然是中国对外承包工程最主要的市场,“十三五”期间,亚洲地区累计完成营业额4117.3亿美元,占总完成营业额的53.2%;累计完成新签合同额6145.6亿美元,占总新签合同额的52.2%。二者业绩双双坐稳中国对外承包工程的“半壁江山”。业务领域涉及交通运输、能源电力、工业与民用建筑、石化、通讯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十三五”期间新签合同额主要集中在交通建设、电力工程、一般建筑、石油化工、通讯工程等领域,其中,交通建设、电力工程、一般建筑三大领域新签合同额占总新签合同额的66.4%。


重大项目示范带动效应明显


“十三五”期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上亿美元大型项目2274个,共计8699.4亿美元,占总新签合同额的73.9%,其中上10亿美元项目166个,主要集中在电力、化工、铁路、工业设施等传统优势领域。中国化学工程承建的俄罗斯波罗的海化工综合体项目、中交建承建的马来西亚东部沿海铁路项目以及中国建筑承建的印度尼西亚美加达卫星城项目,合同额均超过百亿美元。肯尼亚蒙内铁路、中老铁路、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站、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等一大批重大项目顺利实施,境外基础设施合作不断深化。中国企业通过承揽实施这些大型合作项目,成功带动中国装备、技术、标准和服务“走出去”,发挥了很好的示范效应。


对外承包工程企业转型升级提速


“十三五”期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从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积极推进业务模式创新,不断探索转型升级的新路径,从传统施工总承包项目、EPC项目为主向投资带动工程承包、规划设计引领、投建营一体化等高层次合作转变,探索B0T、PPP以及对外投资并购等方式拓展新的业务空间。2017年,中国建筑美国公司以及3家美国企业组成的联营体以18亿美元中标纽约大都会运输局的长岛铁路项目,是该公司有史以来金额最大的单体合同。中国建筑中标该项目进一步巩固了其在美国高端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坚实地位,也标志着中国企业转型升级提速,在发达国家基础设施市场取得了重大突破。


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规模、效益与影响力与日俱增,境外重大项目、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十三五”期间,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新签合同33878份,新签合同额6435.5亿美元,完成营业额4095.4亿美元,分别占中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总额和完成营业总额的54.6%和52.9%。巴基斯坦喀喇昆仑公路改扩建工程、柬埔寨桑河二级水电站、马尔代夫中马友谊大桥等项目己经成为当地乃至共建“一带一路”的样本工程和明星工程。这些项目的实施,为深化我国与沿线国家经贸合作、增强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确保我国区域战略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微信图片_20201223141838.png


对外承包工程贡献突出


“十三五”时期,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发展进入新阶段,通过带动出口创汇、扩大就业、输出标准和规范、深化双边关系等,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拉动国内装备材料等货物出口


经过多年开拓,对外承包工程已经成为带动国内装备、材料等货物出口的重要引擎。据海关总署统计,“十三五”期间对外承包工程项下出口货物682.7亿美元,除了受到2019年中美贸易摩擦和2020年全球疫情影响略有下降外,其余年份均为正增长,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货物出口增长。如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肯尼亚蒙内铁路,合同额38亿美元,由于全线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管理、中国装备并由中国企业负责后续运营,共从国内13家设备供应商采购设备1450台套,带动出口7.4亿美元,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又如中土集团承建的埃塞俄比亚亚吉铁路项目,直接带动我国装备材料出口9.4亿美元,其中仅钢材出口就超过10万吨,配套机车和货车1100辆。对外承包工程为拉动国内装备材料等货物出口、稳定外贸增长、增加外汇收入作出了积极贡献。


通过劳务输出增加就业渠道


对外承包工程成建制的劳务输出,扩展了中国劳动力的就业渠道。据商务部统计显示,“十三五”期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共带动96.3万人次的劳务输出,长期在外保持40万人左右的规模,为中国劳务人员就业和脱贫致富作出了贡献。与此同时,中国企业也培养出一批国际化经营的人才队伍和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人员,大大增强了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竞争优势。


推动中国技术和标准“走出去”


作为集资金、技术、服务和商品为一体的综合性输出业务,对外承包工程在扩大中国技术标准在全球的使用和影响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企业经过多年努力经营,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通过承揽项目带动中国标准国际化,打破发达国家的标准壁垒,为争取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工程市场的话语权奠定了基础。如今,中国企业“走出去”已从最初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的劳务输出、施工总承包,逐渐转为高层次、高技术、高经济附加值的大型项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走出去”已成为中国企业的更高追求。如肯尼亚蒙内铁路、几内亚卡雷塔水电站、埃塞俄比亚AA高速公路、喀麦隆克里比深水港等一批中国企业实施的项目均全部采用中国工程技术标准和规范,中国技术和标准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欢迎。


改善东道国基础设施条件和居民生活水平


承揽路桥、社会住房、医疗机构和市政设施等事关民生的建设项目,对于改善当地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具有重大意义。如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受到当地民众热烈欢迎,项目建成后将惠及沿线逾400万人口,有力地带动了马来西亚东海岸经济特区乃至东部沿海各州经济发展,提升了马来西亚在东南亚地区的地位和影响力。莫桑比克社会住房项目将为当地建设3.5万套住房,并配套道路、电力、照明、给排水等市政工程,建成后将有效改善当地居民居住条件,提升生活品质。


属地化经营助力东道国社会发展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积极开展属地化经营,从当地采购产品和服务,加大对当地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为当地积极纳税、创造就业岗位,热心公益事业。据商务部统计,“十三五”期间对外承包工程项目每年为所在国提供约80万个就业岗位,为当地培养了大批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才,如有色集团海外本土员工已占职工总数的90%以上,其在赞比亚的经贸合作区创造了9000多个就业岗位。当地工艺技术和劳动技能水平得以提升,众多当地企业通过承担分包和采购而成长起来。中国对外承包工程项目也加快了有关国家工业化进程,结束了越南不产铜的历史,为伊朗奠定了有色工业的基础,为哈萨克斯坦建成了国内首个电解铝厂。不少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支持社区建设,改善民生,捐建学校,捐助医院、孤儿院、福利院、敬老院等,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

对外承包工程积累了宝贵经验


面对国际市场的风云变幻,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审时度势,不断调整发展战略,优化业务结构,逐渐做大做强,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完善政策体系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作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形式,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推动和引导对外承包工程发展,先后出台大力发展对外承包工程、鼓励带资承包、加强境外重大项目建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等指导性文件,引导企业不断提高对外承包工程水平。通过设立专项优惠贷款、成立专项基金、设立金融机构等方式支持对外承包工程发展。


“十三五”期间,为促进对外承包工程发展,国务院及商务部等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商务部作为对外承包工程业务主管部门,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下,不断推进对外承包工程“放管服”改革,在推进便利化的同时,不断加强规范、监管和服务,确保了对外承包工程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2017年,商务部先后取消了对外承包工程资格审批和对外承包工程项目投(议)标核准,在推进便利化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同年,商务部拟定并由国务院印发《关于规范企业海外经营行为的若干意见》,建立完善备案报告制度,通过监测服务平台加强监管、防范风险。2019年,商务部等19部门出台了《关于促进对外承包工程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对外承包工程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主要目标和任务,推动对外承包工程持续健康发展。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为做好疫情应对工作,解决境外企业和项目遇到的实际困难,有效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商务部出台了《关于请继续做好对外承包工程领域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积极指导帮助走出去企业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加强疫情期间境外工程项目和在外人员统计的通知》等文件。一方面做好境外项目疫情防控,防止疫情输出;另一方面主动采取应对措施,努力克服困难挑战,推动在建重大项目平稳施工,展现了中国企业负责、担当的良好形象,得到国外政府部门和项目业主的肯定。


“一带一路”推动承包工程企业快速发展


当前,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企业国际竞争力日渐增强,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步伐加快,共建“一带一路”正在向落地生根、持久发展的阶段迈进,推动了中国对外承包工程行业的快速发展。随着“一带一路”倡议走深走实,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取得成果。“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度评价“一带一路”倡议对促进区域繁荣、实现贸易畅通,深化互利合作、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大意义,并积极推介本国的投资环境和合作项目。沿线国家也普遍认识到“一带一路”倡议给他们带来的巨大机遇,进一步推动工业化发展和能源结构变化,消除物流瓶颈,降低交易成本,完善跨境基础设施,逐步形成“一带一路”交通运输网络,为各国经济发展、货物和人员往来提供便利。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推动下,承包工程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意愿空前高涨,不少企业认识到了海外业务的重要性,将“海外优先”作为业务发展动力和战略指引。如中国铁建提出“海外优先”战略,并组建海外投资平台公司——中国铁建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专注于基础设施领域,加快与国际工程市场目前盛行的BT、BOT、PPP等模式接轨;中国建筑也确立了“海外优先”的总体战略,借势“一带一路”倡议,“互联互通”为中国建筑打开了广阔的海外基础设施业务空间,海外基础设施业务占海外业务的比重大幅提升,逐步形成了全方位的海外业务领域。


模式创新推动业务发展


近年来,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强,国际工程行业下行加剧,国际市场对于承包商的国际资源整合和综合集成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面对行业发展的压力和挑战,“十三五”期间,中国企业更加重视海外业务发展,为避免同质化竞争加剧采取差异化发展战略,不断创新业务模式,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


一是对外直接投资带动海外承包工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领域集中在采矿、制造、电力等领域,而这些领域的投资项目往往需要配套建设大量基础设施,从而间接带动了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的发展。“十三五”期间,铁路、地铁、电站、港口等领域项目通过投资拉动明显增多,如中国港湾联合体中标的哥伦比亚波哥大地铁一号线特许经营项目,该项目是中国港湾目前主导的合同额最大的投资项目,也是其在轨道交通产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一体化的首次突破。


二是通过投资并购进入发达国家高端市场。企业通过并购延伸产业链,向设计咨询、运营维护管理等高附加值领域扩展,如中建阿尔及利亚公司正式收购法国BETOM设计集团,中国铁建国际投资公司收购西班牙知名建筑企业ALDESA公司等。


三是多方合作推动业务发展。中国企业不断注重加强与项目所在国企业的合作,借此方式拓展业务、开辟市场。哈尔滨电器集团与沙特ACWA电力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中标迪拜哈翔清洁煤电站项目;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中国电力国际公司与越煤电力公司共同出资建设越南永新火电站一期项目;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与印尼国家电力公司下属公司联合建设印尼爪哇7煤电项目等。


此外,三方合作共同实施有关项目增多,充分借助发达国家企业在设计与法律咨询服务、联营体投标、项目融资、企业并购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实现多方共赢。如中国机械进出口公司和中铁建组成联合体与土耳其当地企业共同合作实施土耳其安-伊高铁项目;中国港湾与法国达飞码头公司、新加坡TOLARAM公司以BOOT模式签约投资建设尼日利亚莱基港项目;葛洲坝国际与法国国际海水淡化公司SIDEM以及西班牙IDOM等企业,在阿联酋共同承接全球最大渗透膜海水淡化项目等。


企业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


“十三五”期间,面对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中国政府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为工程企业“走出去”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综合实力稳居世界前列,发电设备制造与安装能力,铁路、公路工程建设能力位居世界第一。经过多年发展,中国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综合实力,已在交通工程、电力工程、房屋建筑等合作领域具备较强的综合优势,得到了业主和各合作方的认可,业务份额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不断加强。企业积极开展投资类业务,探索投建营一体化、综合开发类等业务,BT、BOT、PPP等业务模式取得实质性进展,拓展高端市场和高附加值项目初有成效,业务发展质量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