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博

扫一扫,关注微博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主管主办

加入收藏

福州市建筑设计院:全过程数字化管理节约造价建模工期

建筑行业软件“国产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大量的技术、时间和实战经验积累,才能达到合格的标准,为此,国内勘察设计单位和软件制造商正在“国产化”的道路上大步前行,本文聚焦企业通过国产软件技术,运用全过程数字化管理,提升项目设计、造价、施工效率的优秀案例。


福州市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系由成立于1956年的福州市建筑设计院改制而成的国有法人独资有限公司,是全国第一批勘察设计甲级设计院、福建省工程总承包试点企业及福建省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单位,2022年被认定为福建省高新技术企业,业务涵盖、公建、住宅、政府等项目类型。


图片1.png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校园A区扩征工程项目,位于福建省福清市,用地面积为42066.9平方米,约4.2公顷。该项目主要以国产BIM技术为工具,以数据为支撑,整合项目各项资源,开展一体化设计,解决项目工期、成本、质量管理的难点。


高设计效率、质量的策略与实践


全专业协同设计:项目组基于国产BIM“数维”设计软件,通过“云+端”协同设计模式完成全过程正向设计,通过各专业链接模型,调整适合的显示方式,达到多专业协同设计的要求。在校审阶段,与国家鼓励的“审图”政策接轨,二三维联审,图模差异一目了然,提升设计质量。


图片2.png


设计建模:在设计建模阶段,采用国产BIM技术,通过模块化设计策略,实现建筑标准间的快速设计,减少模型复用时间,提高设计效率。同时,模型数据打通技术减少了重复建模工作,结构荷载校核实现建筑结构模型的联动,提高设计质量。


图片3.png


利用日照、噪声和风环境模拟优化建筑设计策略


日照模拟:项目组基于国产BIM数维设计软件,根据每个房间进行日照计算。确定功能空间照明点位及照明控制方式等照明设计策略,并利用自然光环境,智能调控建筑内部照明环境。


图片4.png


建筑噪声模拟:基于模拟生成考虑到本项目建成后周边噪声环境情况的复杂性,本报告需要使用软件分别模拟计算昼间和夜间噪声值,包括项目场地的平面噪声分布、噪声敏感建筑的沿建筑物底轮廓线1.5米高度处和噪声敏感建筑立面噪声分布。


图片5.png


建筑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基于模拟生成场地,对建筑周边的风环境进行模拟。根据气流组织分布,人员活动高速温度场,优化风口位置、空调内机位置。


图片6.png





图片

管线综合应用

减少项目后期风险

图片

碰撞检查:对各专业综合管线的排布进行深入研究和改进,相较于国外软件动辄20分钟的碰撞检查过程,本项目数维设计平台时间仅需不到10分钟,且生成的碰撞点列表清晰,定位清晰,机电专业沟通效率显著提高。


图片7.png


项目组在土建及机电专业均进行碰撞检查,优化了给排水管线路径8处,暖通管线路径3处。依据碰撞列表,检查出了2处结构预留孔洞定位问题,减少了项目后期变更风险。


净高分析:利用净高分析功能,本项目复核不同区域的净高是否满足使用要求。数维平台功能相比国外软件操作简单,可以按不同净高要求一键生成不同色块填充,成图效率远高于revit平台及传统二维设计软件。


在完成模型的基础上,10分钟内即生成全楼栋的空间净高平面图,为空间使用保驾护航。


图片9.png


管线深化出图:数维管线深化出图功能,深化项目管线复杂处的断面高层信息参数,真正做到施工可按图施工,减少二次返工。本项目在校审时同步机电深化,设计师认为相较于CAD设计建模深化更加直观,对于国外平台,数维管综标注更加便捷方便,断面效果也更加突显,减少团队人员设计盲点。


正向设计出图与成果渲染,提高过程设计效率与汇报体验


正向设计出图:在项目设计过程中,采用了数维设计软件智能标注功能,快速对平面进行标注,提高了过程效率。对于难以生成的斜轴网标注,采用人工检查的方式确保满足出图标准。


图片11.png


此外,软件实现了平面、立面、剖面和大样的快速出图,保证图模一致。同时,通过三维模拟直接生成门窗表,避免了传统设计中的错误问题。这些措施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设计中的问题,减少项目返工,提高了设计质量和效率。


图片12.png


设计成果渲染:本次模型通过国产自主研发的FalconV进行渲染,直连对接多款广联达BIM产品。无需繁琐耗时的导入导出,三维场景工程一键同步到FalconV,设计及调整都以实时同步的照片级效果呈现。


图片17.png


基于BIM正向设计与工程量清单,实现精准算量与动态成本管理


在过程算量阶段,采用国产化软件体系,通过BIM正向设计和工程量清单把控设计过程,实现精准算量流程。


机电模型和结构模型完整,通过一键自动准确统计机电设备、管线、管件、钢筋混凝土用量、建筑门窗墙体等的精确数量,为概算提供了有力依据。


图片18.png


图片19.png


设计阶段完成后,设计师将设计模型转化GTJ模型,交付给造价团队,缩短60%的施工图预算建模时间。模型成果云交付,各方实现真正数据、资源共享。


图片20.png


通过BIM模型对项目工程量进行测算,并反映到项目成本管理的各个环节,结合行业相关GTJ造价软件,实现动态成本管理。


图片21.png


设计管理数字化优化项目资源分配


通过工时统计后评估,项目总结各专业人员成本,分析得出建筑专业前期投入较大,预先投入人员或增派设计师,有利于节省总工期。


图片22.png


在整个项目中实施全过程数字化管理,打破建设方的隔阂,直观体现项目全貌,让不同团队在同一环境下工作,管理留痕。并且设计模型应用于造价阶段,优化算量阶段建模工作,节约造价建模的工期,实现设计阶段把控造价,随时导出工程量匹配项目限价,实现数据跨专业、跨阶段流转复用(本文作者俞兆辉、庄国钲、张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