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主管主办
数字化大潮下,传统勘察设计企业在经营、生产和管理中面临众多痛点,如高昂的运营成本、低效的工作流程等,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而在如今建筑业市场下行的大趋势下,为保持竞争优势,数字化技术成为传统勘察设计企业提升竞争力和实现转型发展的关键。EPC作为如今建设项目中常见的运行模式,具有综合性、整体性、集成性和高度专业化的特点,能够有效提高项目的执行效率、降低风险,并实现时间和成本的控制。随着我国自主软件研发技术的日渐成熟,依托国产软件平台在EPC项目中实现BIM技术的正向设计应用,成为企业数字化实践探索的重要解决方案。
EPC医技楼应用国产化平台扩建增容
项目为安徽省儿童医院望江路院区内新建的医技综合楼,总建筑面积81534.5平方米,其中地上50850平方米,地下30684.5平方米,建筑高度82.8米,为一类高层。地下3层为机动车库及人防,地上20层,其中1–5层为医技功能,含11个科室,24间手术室。7–20层为住院病房,共540张床位。
原安徽省儿童医院筹建于1982年,是安徽省唯——所省级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项目地址位于合肥市包河区,辐射周边各区县。由于建设时间较早,医院在功能、医疗空间、技术规模等方面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医疗服务能力已处于超负荷状态,兴建医技楼项目刻不容缓。
医疗类建筑功能复杂、设备系统繁多,各专业设计协同难度大,设计质量要求高。作为工程总承包EPC项目,该项目对概算控制严格,成本管控风险大。另外,项目周边均为既有建筑,场地严重受限,且施工作业过程中需保证原建筑功能的正常运转,故项目需采用逆作法施工,实施难度较大、风险高。
三大技术应用难题逐个击破
其技术应用亮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提质量增效率
项目实施前,通过协同平台对项目人员进行任务分配及进度策划,各专业人员实时交互、共享文件,通过平台管理工具实现精细化管理。设计过程中,通过“云+端”的工作模式,改变以往文档式协作方式,实现专业间构件级数据协同,实现一处修改、处处更新,极大提升了协同效率。
除常规管线综合重点区域外,该项目在手术室、病房、ICU等系统复杂区域结合医疗专项设计进行了专项排布,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同时对净高进行合理控制。
施工指导
基于BIM设计模型,针对此项目特殊施工做法–逆作法,利用BIMmake对施工工序、现场场布、复杂钢筋节点等进行了专项模拟和深化。利用无人机GIS系统将项目现场与设计模型实时比对,以达到辅助施工质量管控的效果。
前置解决成本超概问题
将深化后的BIM模型基于GFC格式无缝对接至广联达算量软件中,一键生成算量模型及展示工程量清单统计成果,助力造价工程师对前期初步设计阶段的概算进行验证比对,为EPC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项目管控提供高效准确的经济数据支撑。
该项目中,通过数维建筑软件中自带的材料价格信息,配合BIMQ一键云算量,对建筑内隔墙选用不同材料的工程造价进行快速比对,为高效地进行项目过程中经济性控制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设计过程中,对幕墙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减少玻璃尺寸增加窗下墙的方案前后进行即时算量和差价快速对比,节约幕墙造价约525万元。
必由之路:向全面数字化进化
基于国产化软件平台在项目BIM正向设计中的深度应用,借助丰富的软件功能模块实现了一模多用,相比传统设计方式大大缩减了设计师在建筑性能分析、材料选型、方案比选、概算编制、自校内审等多个环节的工作时间,同时自主输出渲染效果及视频动画亦节约了大量的外包成本。经综合计算,该项目通过BIM正向设计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约10万元以上(表1)。其他如避免设计返工、设计变更、工期延长等不可计算部分的间接经济效益则远超直接经济效益。
表1 设计效率提升经济效益折算表
该项目作为全国首个基于国产软件平台进行BIM正向设计的大型医疗类建筑,其设计过程的顺利实施,对促进国产软件平台的应用落地产生了较好的示范效应,对其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未来,合工大设计院还将依托国产软件平台进一步探索数字化技术的应用领域,提高数字化设计的深度和广度,为设计企业数字化转型贡献智慧和力量。(合肥工业大学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