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博

扫一扫,关注微博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主管主办

加入收藏

大杂院到新杂院的空间实验

岑伟红 贾铠针

基金项目: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51508046)资助。

大杂院到新杂院的空间实验:

存量更新视角下历史街区旧建筑改造设计探讨

■ 岑伟红1  贾铠针2

1.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筑景工作室

2.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我国城市化发展已进入转型时期,存量优化的地位不断凸显。2015年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我国城市发展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会议强调,我国城市发展要坚持“集约发展、框定总量、限定容量、盘活存量、做优增量、提高质量”的原则。盘活存量本质上是以“针灸式”及“小手术”的方式,对城市的基础设施、景观生态、历史风貌、人居环境等方面进行渐进改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标志着我国传统经济导向的发展观逐渐转变为对社会、经济、人文的全面关注;外延式、粗放型发展模式逐渐转变为内涵提升、精细化的存量更新发展模式。存量更新优化设计的内涵包括对城市建成区的逐步式微调、局部地区治理与综合环境改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历史街区保护与地域特色发掘。历史街区作为一种特殊的存量空间,旧建筑的居住改善是历史街区更新中绕不开的话题,也体现着上述发展模式与思维的转变,既要对其不断衰败的居住功能和环境进行改善;同时,必须对其历史文化价值进行原真性地保护与传承。

    旧建筑改造项目从设计、建造、使用到改变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设计仅仅是一个开始,对于设计师而言,首先要有正确的视角,历史街区中旧建筑改造需要设计师具备存量更新优化提升的视角。基于此,面对历史街区中旧建筑的空间和功能新的需求与变化。在北京前门地区“老杂院”到“新杂院”改造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本文从存量更新的视角探索适应当下历史街区中旧有居住建筑改造设计策略,以下从项目背景、设计概念、设计策略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项目背景

    前门大杂院的居住模式具有多户混杂存在边界不清、环境舒适度差、生活功能不完善等问题,已经不能适应城市人口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及现代社会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而且在前门这样的传统文化保护区域内,从城市发展、社区和谐到居民安居每一环节都迫切需要改变大杂院的现状。草厂区域是前门地区唯一一片南北走向的胡同群,矛盾更为突出。该区域商业氛围弱人口缺失严重胡同比较窄院落小而杂建筑比较破旧,私搭乱建也比较严重。

    前门地区位于北京旧城保护范围之中,从街区到胡同的空间环境生长序列,和合院单元依托街巷胡同建设形成的环境肌理,共同构成了前门地区的结构肌理,容纳着地区历史的记忆,赋予地区独特的个性特征并保留了独特的市井文化,其整体形态对于地区特色的延续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前门地区如何保护与更新一直以来都是在不间断地试验中小心翼翼地前行,迄今为止,尚未有成功的范本可以借鉴与推广。如何既能完整地保护历史风貌、展现古都风韵,又能使该区域融入生活、焕发生机一直是前门地区保护与更新面临的核心矛盾。前门地区大杂院中的居住环境急需改善,从建筑本身的空间改造到设备系统的提升完善都是改造的重点。居住空间不足、院落私搭乱建、胡同环境脏乱等问题都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对现代生活方式的渴望使得一些自发性的改造已然进行,但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往往只起到短期的效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对胡同四合院的改造和更新成了时下的焦点,也是城市建设部门和城市设计者的重要课题。如何通过设计的手段使“老杂院”在传承中焕发新生,让该区域重新焕发生机是本改造项目的主要目的。

 

新杂院设计概念

    由于前门东地区草厂片区的四合院产权复杂,可以着手改造的院落散布在胡同各处,与其他四合院民居相毗邻。为了不过多干扰周围的居民,选择通过较为简单明了的空间操作,有节制、有针对性地改造更新。因此,新杂院这种院落居住新模式正是用来改造这一区域内四合院的最为适用的设计理念。本文中所提出的新杂院的概念内涵为:是在传统四合院民宅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单元式住宅的空间组合逻辑,将原本通过院落空间串联不同功能房间的合院式居住模式,通过整合设计转变为通过室内空间联系不同功能房间的单元式居住模式的一种尝试。从而形成一种将多个居住单元并置于一个合院内、共享院落出入口及剩余院落空间的新的居住形态。对于这一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直观和详细的阐述:

第一,由分析草厂胡同片区四合院的现状得知(图1),该片区多是小型一进四合院、三合院。选取最基本的院落平面展开研究,其平面组成是:北房三正两耳,东西厢房各两开间,南面倒座房,出入口所在胡同位于院落南侧,由门道联通院落内外,每个房间都要经过院子进入室内。

image002.jpg

image004.jpg

图1 传统四合院的基本平面和现状交通流线

 

第二,在正房和厢房,厢房和倒座之间加入多个核心交通空间,将相邻的房间联系起来,并由这个核心交通空间作为入户空间,重新组织院内交通,这样就自然形成了几个独立的户型单元,在单元内部可以完成全部的生活流线,不需要再绕行室外院子(图2、图3)。

image008.jpg

image008.jpg

图2 加入核心交通空间后的新平面,组织新的院落交通流线


image010.jpg

图3  形成独立的户型单元,内部组织生活流线02                        image012.jpg

图3 形成独立的户型单元,内部组织生活流线

 

第三,原有院落缺少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造成居住功能不完整。在每一个单元中加入独立的卫生间和厨房,并将空间划分出卧室、起居室、餐厅等功能房间,满足了现代生活的各种需求(图4)。

image014.jpg

image016.jpg

image018.jpg

图4 加入厨房和卫生间的功能,形成功能完善的现代居住户型单元

 

第四,在院落立面的处理上,将入口的核心交通空间设计成转角玻璃幕墙,连同玻璃顶棚组成通透的玻璃体块,并保留一部分原有立面,新构件和传统立面相结合,对比出建筑的美感(图5)。

image020.jpg

image022.jpg

image024.jpg

图5 院落立面的处理方式

 

第五,考虑居住单元内部的卫生和舒适,在单元内部设置天井,解决采光通风和衣物晾晒的问题。在南面的倒座房临胡同一面开高窗增加采光、通风(图6)。

image026.jpg

image028.jpg

image030.jpg

图6 采光天井和高窗的运用

 

第六,有的厢房进深很小,为方便使用,将其向院内扩建并设计凸窗、飘窗等,利于室内采光,也可更好欣赏院落中的景观(图7)。

image032.jpg

image034.jpg

图7 厢房的加建和凸窗的设计

 

第七,在院落中,重新布置绿化和地面铺装,在院子中心设置花果木,配合栽种常绿灌木,并在天井内增加绿化景观,从内到外完善院落绿化体系。为使院内居民建立良性的交往和沟通,围绕绿化景观设置座椅,提供了休憩的场所。同时,在院落入口处,对影壁墙进行设计,全面提升了院落的环境和氛围(图8~10)。

image036.jpg

  image038.jpg


图8 院落绿化布置


image040.jpg


image042.jpg

图9 景观座椅的布置方式


image044.jpg

图10 入口影壁墙的设计

 

 

    新杂院这种新的居住形式是在城市的旧有基底上植入现代的居住模式,这种新旧的结合和对比,在满足了居住使用功能的同时,也传承城市历史文脉,是人们对几百年生活情境记忆的深刻理解与更新。预想,在这样的院子里生活,居住单元化的户型格局、室内活动流线完整,能充分满足日常饮食起居需要。所有生活必须的活动都可以在户内解决,私密性、便利性得到保障,具备卧室、客厅、餐厅及多功能的类阳台空间,再也不用一家老少挤在一间屋子里,各功能杂乱不堪。新加建的房屋采用新型材料,环保节能,在这里居住可以充分享受现代建筑的舒适便捷,又能体验到传统院落的清幽恬静。原住户和外来户在这一区域内相融合和影响,将会形成新的地区特色。

 

基于新杂院设计概念的改造策略

 

类阳台空间单元置入

1.类阳台的概念

    类阳台是一种在新杂院设计过程中,用以将传统合院通过室外流线(院落)组织不同功能房间的模式转变为室内流线(类阳台)的一种功能模块。根据不同需求,它既可以作为玄关、门厅、过道等交通辅助空间,也可以作为餐厅、阳台、阳光房等日常使用空间,同时,它还是一个套内与院落发生对话的空间载体。它的引入使得由传统合院式的居住形态转变为现代单元式住宅的居住形态成为可能。

2.类阳台是新杂院重组空间的重要手段

    针对原四合院的房屋现状特点,在其基底上植入一个多功能的柔软空间,即为类阳台。通过这个空间的延展和变形,把原本分离的房间联系起来,贯通交融,形成一个完整的户型空间。类阳台集合了入户玄关和休闲阳台的实际功能,又在设计手法上加入现代的语言,成为既有形式又有功能的空间亮点,也是新杂院这一概念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

3.类阳台的空间属性和功能属性

    类阳台是将四合院室外流线组织成为新杂院室内流线的方法和手段,通过类阳台这一空间,将单独进出的房间联系起来,形成了单元式的户型平面。在空间上,类阳台可以说是一种媒介或是纽带,实现了整体空间的构建和重组;在功能上,类阳台可作为玄关这样的入户空间,又可作为小型阳光房这样的休闲空间,还能作为餐厅、读书角等具有实际功能的多功能空间。

1)类阳台的空间属性(图11):将户外流线重组成户内流线,将不同的房间联系成独立居住单元。

image046.jpg

image048.jpgimage050.jpg

图11 类阳台的空间属性

 

 

 

     2)类阳台的功能属性(图12):可实现居住单元中的入户、收纳、用餐、休闲、阅读等功能,作为玄关、餐厅、阳台、阅读工作区等使用。

image052.jpg

图12 类阳台的功能属性

 

4.草厂四条30号院中类阳台运用

该院落面积较大,形制也颇规整,是类阳台概念体现显著的院子。该院落运用采光顶和玻璃幕墙,形成了通透的玻璃盒子,重组空间,形成新的居住格局;玻璃材质对比原有灰色砖墙,形成了新旧结合的院落空间氛围(图13)。

 

 

 

 

image054.jpg

image056.jpg

图13  草厂四条30号院中类阳台空间单元置入

 

 

改善物理环境建筑语汇运用

    在传统的旧建筑中加入现代建筑语汇,是中外建筑改造的惯用手法,新的具有时代感的构件和空间构成形式与旧建筑古朴本初的形象形成了对比,更加强化了历史感和时代感的共生共存,体现出独特的建筑美感。同时,每一个新加入的元素都具有实际的功能,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必要方法和途径。

1.天井

为保证流线完整,将房间串联起来,会造成原本可开窗的立面变成了室内空间,不能采光通风。而加入天井这一空间要素,解决了采光通风的问题,也为室内空间带来了变化,利于进一步绿化造景营造居室的优美环境(图14)。

 

image058.jpg

图14 天井效果图

 

    天井选用技术要点包括:

1)设置天井的位置(图15):在正房和厢房之间、厢房和倒座之间加建房屋,会导致原先能采光的房间变成黑房间,此时需要开辟天井,使得这些房间能朝向天井开窗,实现采光通风。

image060.jpg

图15 天井位置示意图

 

(2)开向天井的窗口尺寸推算(图16):为了满足室内采光的需要,根据房间面积确定开窗面积,分析立面现状确定可开窗的高度,进而确定开窗的宽度。通过对实际院落进行统计和分析,需借天井采光的房间面积大多在9m2~12 m2。根据住宅规范要求,卧室、起居室采光窗地比不小于1/7。因此,考虑四合院改造的限定性调整系数,选择窗地比不小于1/10,则推算出开窗尺寸大多为600mm×2100mm800mm×2100mm。开窗的样式宜用低窗台单扇平开窗。

 

image062.jpg

图16 天井的空间功能分析

 

    3)天井的进深和面宽的确定(图16):通过开窗的宽度,可以推算出天井的进深为0.8m~1 m,面宽则随厢房和正房(或耳房)之间的距离而定。这样,既能满足采光通风需要又可满足室内可利用面积最大化。

2. 转角窗

转角窗是为了解决面向院内的房间采光的问题,面向院内的房间在院落里会形成墙角,如果是砖砌的实墙墙角会给人坚硬唐突的不适感和压迫感。将这种房间的开窗做成转角窗的形式,不仅扩大了采光通风的面积,而且弱化了院内墙角的突兀、柔和了空间,也增添了外立面的建筑趣味(图17)。

image064.jpg

图17 转角窗位置示意及效果图

 

转角窗选用技术要点包括:

1)设置转角窗的位置(图18):在东、西厢房向院内加建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内置于院中的凸墙角,这种情况适合设置转角窗。

image066.jpg

 图18 转角窗的位置示意图

 

2)窗台高度的选择(图19):窗台高度适宜选择450mm600mm900mm,优选低窗台便于更好的采光。

                         image068.jpg图19

图19 转角窗的空间示意图

 

    3)转角窗在室内空间的功能延伸:转角窗可为室内带来更加宽敞的视野,也可设置矮柜座椅,成为休闲、观景、阅读的场所,为室内空间增加趣味。

3. 凸窗

在面向院落的新建立面上设计凸窗,可以增加室内采光、丰富立面效果,同时在室内一侧形成了宽窗台,使原本面积较小的房间获得了额外的空间,在感官上扩展了居住面积,功能上也可灵活运用,增加居住情趣(图20)。

image070.jpg

图20 凸窗效果图

 

凸窗选用技术要点包括:

1)设置凸窗的位置(图21):在东、西厢房向院内加建的情况下,可在适当的位置设置凸窗。

image072.jpg

图21 凸窗位置示意图

 

    2)窗台高度的选择:窗台高度以450mm600mm900mm为宜,有利于采光。

3)凸窗突出深度的确定(图22):突出深度根据出挑形式和院落净宽而确定,如窗台板下有槛墙支撑,以500mm~800mm为宜,若窗台板为悬臂悬挑,则以400mm~600mm为宜。

image074.jpg

图22 凸窗的突出深度示意图

 

(4)凸窗在室内空间的功能延伸(图23):凸窗加宽了窗台,可以用来做休闲、阅读的空间。在窗台板下有窗槛墙的情况下,还可以开辟出储物空间。

image076.jpg

图23 凸窗的空间功能分析

 

4. 采光顶—玻璃幕墙

在砖墙之间加入通透的采光顶以及玻璃幕墙,利用二者迥异的质感形成虚实对比,功能上能给室内采入天光,也能更好地欣赏庭院内景物,同时柔化了建筑向院子扩张所造成的拥挤感(图24)。

image078.jpg

图24 采光顶-玻璃幕墙效果图

 

采光顶-玻璃幕墙选用技术要点包括:

1)设置采光顶-玻璃幕墙的位置(图25):新加建的平屋面部分,在入口处或转角处,由于加建部分和原有房屋连接起来,进深过大,一般开窗满足不了采光通风的需要,所以适合加入采光顶-玻璃幕墙的元素。

image080.jpg

图25 采光顶-玻璃幕墙位置示意图

 

    2)采光顶-玻璃幕墙的结构高度:根据院落现场的实际情况,新加建的房屋层高多在2.2m2.4m之间,所以玻璃采光顶的骨架结构高度也在这个范围之内。

    3)窗台高度的确定:窗台高度优选低窗台,以300mm450mm600mm为宜。

4)采光顶-玻璃幕墙在室内空间的功能延伸(图26):这个通透的空间在使用中也是多功能的,可以用作入户玄关、餐厅,也可以沿窗台设置座椅靠垫变成迷你阳光房,供住户小憩或者阅读。

image082.jpg

图26 采光顶-玻璃幕墙空间示意图

 

5. 玻璃天窗

在面积极小的四合院中,有的房间的采光通风不能通过天井来实现。为了保证居住的卫生和舒适,引入了天窗这种建筑形式一个凸出屋面的玻璃天窗,将天光引入室内,为局促的室内空间添加了呼吸的空间、美化了居住环境。在天窗洞口的侧墙上加上射灯,夜晚又会更加强调出这个语言,给房间更加丰富的空间变化(图27)。

image084.jpg

图27 天窗室内效果图

 

玻璃天窗选用技术要点包括:

1)设置玻璃天窗的位置(图28):在新加建的平屋面范围内,在面积过于窄小的情况下,设置天井采光会影响交通流线、减小可利用的面积。在平屋面上开天井可解决采光和通风,开窗的位置可选在屋面次梁的中间。

image086.jpg

图28 天窗位置示意图

 

    2)玻璃天窗的开窗面积:天窗的面积可根据房间的面积和采光的需要进行推算,然后根据钢梁的实际跨度来确定天窗在屋面开洞的具体尺寸。

3)玻璃天窗的构造形式(图29):在金属屋面上宜开凸出屋面的玻璃平天窗,突出屋面完成面至少300mm,这样便于防水卷材的上卷和固定,也更加有利于采光。

image088.jpg

图29 天窗的空间示意

 

6. 内走道

在无条件向院子内扩建的情况下,为了形成室内流线,在房间之间的山墙上面开洞,开辟出内走道,将不同的开间沟通,可以最直接有效地解决交通问题(图30)。

image090.jpg

图30 内走道位置示意图

 

内走道选用技术要点包括:

    1)设置内走道的位置:在厢房无条件向外扩建、正房进深过大或传统立面保留完好希望保留的情况下,选择在房屋内部设置内走道,联通各功能房间。

    2)内走道的宽度:考虑到保证使用空间的充足面积,尽可能压缩交通空间,也兼顾走道的通行功能和空间尺度舒适性,走道最小净宽度为0.8m

7. 夹层

对于传统四合院的木构架结构来说,从地面到梁下有较高的空间设置夹层,可以在竖向上利用空间、加大户内面积。可以铺满整层也可以局部挑高,形成更加丰富的空间效果。在使用上,可以作为卧室、书房、工作室、储藏间等使用(图31、图32)。

image092.jpg

图31 夹层位置示意图

image094.jpg

图32 夹层效果图

 

    夹层选用技术要点包括:

(1)夹层按照使用功能的分类(图33、图34):在四合院改造中的夹层可以分为两大类,可供人居住使用的夹层和仅作为储藏用途的夹层。

image096.jpg

 

    2)可居住使用的夹层所要求的层高(图33、图34):可居住使用的夹层对房屋的净高有要求,住宅规范要求在坡屋顶中层高不小于2.1m的面积不超过1/2。考虑到本次改造的房间净高最小为2.2m,根据木构架屋面起坡规律,推算出脊枋的下皮距地面不小于4.8m才有可能做可居住使用的夹层。

    3)仅作为储藏的夹层所要求的层高(图33、图34):仅作为储藏用的夹层对层高要求比较低,只要能满足房间净高2.2m,其上部空间都可设置夹层用于储物。

 

结语

    历史街区的存量更新重点在保护整体空间脉络的完整性,并延续城市空间要素的生命力。在前门东草厂片区四合院改造项目中,选取了该区域中无人居住且产权清晰的院落作为改造工程的先行试点。然而还有大部分的院落没有进行改造更新,仍保持着原来的大杂院居住现状,改造后的新杂院即分布在其中。前门新杂院将前门地区的区域特性延续并改良,使之更加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成为城市新亮点,同时为该区域带来新的居民。这样的改变,提示着居住在老院子里的人还有另一种居住方式的可能。有别于住宅小区、高密度住宅,新杂院作为更贴近自然、同时可享受现代便利健康居住环境的新样式,会唤起人们改变居住现状的渴望,并对其加以评价和思考,在经济能力允许或者政府机构支持下,他们也会考虑改造自己的家园、改善自己的生活。这样以点带面,以期促进整个前门东区乃至北京旧城区的更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燕菁. 价值创造:面向存量的规划与设计. [J].城市环境设计,2016(2):10-11.

[2]周婷婷,熊茵. 基于存量空间优化的城市更新路径研究. [J].城市空间规划,2013(5):33-35.

[3]新华网.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公报. 2015.

[4]邹兵. 增量规划、存量规划与政策规划. [J].城市规划, 2013(2):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