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主管主办
2024年是北京建筑师负责制三年试点的收官之年。这三年里,北京市住宅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先后参与了工商银行北京平谷支行办公楼(2022年)、中国人保北京平谷支公司办公楼(2023年)和全国“好房子”大赛首个落地项目——北京龙湖观萃(2024年)三个项目建设。其中,两个是小型公共建筑,一个是高品质商品房住宅。通过这些项目的实践以及与其他建筑师负责制项目的交流学习,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思考,希望能与业内专家和同仁共同探讨。
问题和不足
目前,在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工程勘察设计协会和建筑师负责制专班的大力支持和政策引导下,北京市建筑师负责制试点项目已经有100多个,覆盖各类建筑类型,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同时,在建筑师负责制的推行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影响着建筑师负责制的深入开展。我们认为,当前建筑师负责制有以下三点问题,值得主管部门和业内人士关注和重视:
一是应警惕“建筑师负责制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的现象。目前,建筑师负责制项目在政策支持下遍地开花,除了设计单位,其他包括开发商、总承包单位、咨询单位的各方参与热情也很高。令我们感到困惑的是,很多经验交流和分享的文章,似乎换个题目也依然成立。例如,笔者看过一些文章,总承包单位撰稿的,会把很多施工管理、施工技术和装配式的内容都写上;设计单位撰稿的,也有很多BIM、绿色建筑、高标准住宅的内容。这些内容和经验固然都很好,但与建筑师负责制的内在关系却鲜有阐述,无形中会使得建筑师负责制形式化、空壳化。
二是应深入思考和探索建筑师负责制与EPC项目、全过程咨询项目的异同之处。目前,这方面能看到的论述还很少,包括建设单位、主管单位乃至建筑师群体中的很多人,对于这几种工程建设组织模式的区别,以及建筑师负责制自身有哪些特点,都知之甚少。笔者所参与的平谷工行项目,其招标文件也注明是“建筑师负责制、全过程工程咨询项目”,可见一斑。
三是应注意建筑师负责制在商品房住宅项目中的极大局限性,并应重新思考建筑师负责制在此类项目中的定位和作用。商品房住宅小区基本是由专业开发商主导的项目,专业开发商普遍具有完善的项目全过程管理经验和强大的整合产业链资源能力,同时有着很强的逐利倾向。这一点客观上会极大地限制建筑师团队的发挥空间和话语权。
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在不同程度上使得建筑师负责制这一国际通行的制度,在实践中流于形式,出现空心化、标签化的问题,也客观上造成了建筑师负责制“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目前,很多建设方是纯为了政策支持去挂建筑师负责这个招牌,一旦政策红利期结束,建筑师负责制如果还没有自身足够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又会有多少价值能够在当前的市场上生存发展、发扬光大呢?这是我们持续思考和努力探索的问题所在。
针对上述第一、二点,我们认为,建筑师负责制的核心,应当是“建筑师”及其所具备的核心专业能力,这应当是建筑师负责制与EPC模式、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以及其他参与方最大的区别。当前,在国内的工程建设领域实践中,EPC模式基本为总承包主导,其内部管控的核心和利益点主要是成本控制,所以总承包单位尝试的建筑师负责制,更多的是希望从设计端就开始协助施工单位降本增效,包括材料节约和工艺改进;而全过程工程咨询单位主导的项目,则更多是从项目管理维度,侧重于总体计划和进度控制,包括投资控制、工期进度、质量及安全控制等。至于像开发商等其他参与方主导的建筑师负责制,更多的是如何“擦边”甚至突破设计规范限制来换取市场利益,这个就不再赘述。
建筑师核心专业能力何在
建筑师的核心专业能力到底何在呢?我们认为,应该包括以下几点,并在平谷工行和平谷人保项目做了一些有效的实践尝试。
核心专业能力一,是高完成度的设计和实现能力。建成作品的精细化和完成度不足,是国内设计行业的通病。而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绝大多数时候建筑师不具备应有的话语权。在这两个项目上,得益于建筑师负责制的实行,建筑师可以比较有效地把设计方案完整的落地,最大限度地减少实施过程中走样、变形等弊病。
核心专业能力二,是建筑师负责制下的设计总包模式,有效地避免了以往很多深化设计都由建设方另行委托,造成各行其是、彼此脱节的弊病。由于以往设计行业的细分,主体设计院逐步退化为只负责“建筑结构水暖电”等主专业,其他大量的深化设计都不管不问,也不具备对应的设计能力,这也是影响建成作品完成度的重要原因。同样得益于建筑师负责制的实行,我们在平谷工行和平谷人保项目,设计成果除了“建筑结构水暖电”外,还涵盖了景观、室内、幕墙、照明、基坑支护和地基处理等,不但使得设计成果具备了很高的完成度,同时也从设计端有效地控制了工程造价。
此外,与平谷工行和平谷人保的项目经验不同的是在龙湖观萃项目上的实践,则是对前文第三点问题的探索与尝试。
龙湖观萃项目是全国“好房子”设计大赛北京赛题首个落地实施项目,项目位于昌平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三期,2024年2月18日挂牌出让,由石家庄创世纪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获取后引入北京龙湖合作开发,由龙湖操盘。开发企业选定北京市住宅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生活协奏曲”一等奖方案成果实施,并签订了建筑师负责制服务合同。
建筑师负责制落地实践
如前文所述,在龙湖地产这样的专业开发商操盘管控下,责任建筑师团队的发挥空间和话语权是非常受限的。因此,我们项目团队在院主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尝试突破原有的建筑师负责制服务合同框架和服务清单限制,根据“好房子”项目的自身特点,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推动建筑师负责制工作的落地:
一是以实施“好房子”设计大赛成果落地为目标,责任建筑师团队作为第三方咨询团队,协助规划部门、建设单位围绕好房子鼓励政策、合规性审查等方面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确保项目满足大赛获奖方案设计要求和土拍条件,依法合规建设和交付“好房子”示范工程。
二是做好设计总包和项目技术统筹工作,具体包括工程设计、专项设计和咨询、协助甲方进行专业管理等工作,完成项目报批、销售、开工以及验收等各节点的技术服务。
三是针对落实“好房子”绿色低碳、智能安全建设要求,在新技术、新材料等方面加强把控。参与和建筑品质相关的招标采购工作并签署技术文件,如三星级绿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装配式建筑、可再生能源、能碳监测、利废建材等;同时还在电梯隔声降噪、材料耐久性、建筑防水、空气质量、水质量、安全防护、无障碍与适老化等方面都做了专项设计,全面落实好房子绿色低碳、智慧安全等建设要求。
目前,项目已基本完成设计阶段的全部工作,后续责任建筑师团队会以守护社会公共利益、保障购房者权益为目标,负责审核报规、施工图、各专项设计所有图纸,满足国家、地方相关标准和规范。努力规范建设行为,减少后期客户投诉风险和执法管理难度,并配合建设方和建设管理部门,坚持按照各专项验收规范和工程竣工验收要求,保障施工质量。
结 语
以上是北京市住宅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在建筑师负责制上的一些思考和实践经验,我们由衷地希望,建筑师负责制这一国际通行的制度,能够逐步在国内工程建设领域落地生根,能够在政策支持下,逐步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赢得各方越来越多的认可和支持。这不光是广大建筑师群体的期望,也是国内工程建设由粗放型的大干快上转向精细化、高品质的必由之路。(本文作者唐佳佳系北京市住宅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建筑师 、刘南青系北京市住宅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创新事业部总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