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主管主办
凝万千为一线:壮美中轴线遗产保护发展的创新实践
梁思成先生将北京城誉为“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吴良镛先生亦认为北京老城是“中国古代都城建设的最后结晶”。2024年7月27日,北京中轴线作为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轴线作为北京城市规划的灵魂,始终引领着老城的保护与复兴。
中轴线的文化遗产不再仅仅是简单的保护与修复的过程,长期以来,以“城市复兴”为导向的中轴线周边地区规划设计工作,始终坚持“积极保护”的原则,以保护为前提,同时融入发展的元素,使中轴线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形成历史与当今和谐交融的中轴秩序。在积极保护的基础上,更注重“整体创造”,基于中轴线的整体格局和风貌,通过精细化设计、合理的功能植入等手段,提升中轴线的吸引力,增强其整体性价值。
基于1984年吴良镛先生提出的城市“有机更新”理论,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实现动态的持续发展。最终目标是实现中轴线的全面复兴,使其不仅成为城市的标志,更成为文化传承、城市发展的重要载体。
北京中轴线鸟瞰愿景效果图(故宫以北)
望京华叹杰作:中国理想都城秩序杰作贯彻积极保护理念
价值内涵:中华传统文化凝练与传播的重要载体
北京中轴线形成自元大都建城,至今已有700余年,是北京都城史的缩影,也是“北京的脊梁”。中轴线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美学的意境,以及政治特征与人民属性,哲学内涵丰富。
中轴线不仅是城市空间的轴线,更是文化的轴线、历史的轴线,其承载着丰富的信息。中轴线上的每一处建筑、每一条街道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复兴愿景:营造和谐、宜人、活力的壮美中轴线
中轴线整体风貌是特征宏大的皇家建筑群与朴实的民居四合院相互烘托;优美的河湖水系景色与标志性的建筑群交织融合;壮美的城楼与舒缓的商铺、会馆、民居和谐融洽;街市的繁华与胡同的静谧构成市井生活丰富趣味。
中轴线申遗工作是对历史的尊重的传承,新时代北京中轴线,应充分体现人民性价值,保持特有的风貌与内涵,提升城市的吸引力,提高市民的认同感与获得感。持续推进中轴线保护、创造、复兴,坚持运用系统观念精心打造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的北京中轴线。要坚持人民性,营造和谐、宜人、活力的壮美中轴线。
再回眸看初心:二十年陪伴式规划实施倡导整体创造
北京有着3000余年的建城史,870年余年的建都史,因此,在北京的城市更新与城市复兴工作中,既要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内涵、继承传统营城思想,尊重传统建筑风貌,也需要整体创造,让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中轴线申遗前期的早期实践期(2004–2010年)
我们早在2002年,首次提出中国“城市复兴”理论框架,将欧洲城市复兴的经验历程与当时中国高速城镇化的建设相结合,战略性、前瞻性地以中国“城市复兴理论”解决新时期城镇化带来的系列问题,这是中国“城市复兴”理论构建和实践的基础。城市复兴是城市更新的高级阶段,旨在通过综合手段真正实现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城市复兴”理论之后逐渐应用于实践,特别是在北京老城复兴和中轴线保护方面,直接在多项相关项目的规划和设计工作中加以验证,并在实践中持续加以创新探索。
2004年,中轴线南端西侧1.26平方公里的《大栅栏地区保护、整治与复兴规划设计》,是这一理论在北京老城与中轴线城市复兴领域早期实践的标志,创造性地在北京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中首次引入城市设计引导控规编制与GIS数字化城市规划管理系统的构建。
大栅栏西街更新后夜景
中轴线申遗启动阶段的多元实践期(2011–2016年)
2011年北京市正式提出中轴线申遗的目标,2012年北京中轴线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这一时期,我们以“城市复兴”理论指导的老城保护、整治与复兴规划设计工作范畴也进而拓展到南中轴(天桥、前门东区)地区和北中轴(什刹海片区、南锣鼓巷片区)等地区的城市设计与规划编制中。在持续的工作中,逐渐形成了以城市复兴为目标的中轴线辐射的多片区、多类型的多元实践模式。
这一时期由我们主持设计的天桥地区的盛京商厦、什刹海地区的地安门百货降层、老城中心区地铁一体化改造等项目均成功实施并获得各方积极的评价。
北京老城总体城市设计
中轴线申遗全面加速阶段的深化实践期,总体城市设计研究、城市复兴计划的提出与实施(2017–2021年)
在“城市复兴”理论指导下,围绕中轴线周边的片区规划、城市设计与研究逐渐形成联动效应,这些实践也逐渐汇总成为一张整体、系统的伟大蓝图。2017–2018年,《北京老城总体城市设计》《中轴风貌评估》等课题研究工作相继开展,提出了“营城八法”“凝轴六策”等技术路线,为《首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我们作为最早的伴随式设计团队,直接推动了北京责任规划师制度的构建与落地实施,并自这一制度建立伊始,就担任着被称为“神州第一街道”的西长安街街道的责任规划师。2019年,我们逐渐开始强调推动责任规划师制度对于促进社区参与的重要性。2021年,我们在工作中首次提出系列“城市复兴计划”,强调规划设计的落地实施效果及路线图,通过风貌恢复、产业升级、活力营造、文化传承、科技创新五大路径来引导城市复兴,特别强调城市复兴对于推动经济增长、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这一时期,著名的前门中轴线两侧的前门东三里河水系恢复、北京坊一期等代表性项目相继得以呈现,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好评,分别以“正阳观水”及“古坊寻幽”被选为新北京十六景之第一及第二景。
北京坊夜景
前门三里河水系恢复后实景
中轴线申遗攻坚冲刺阶段的完善配合期(2022–2024年)
随着中轴线申遗工作的快速推进,我们关于中轴线文化内涵、保护原则及未来设想的观点,也在对市委、市政府的建言献策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与作用。例如,恢复重要的中轴线遗产元素,实现新旧和谐交融的“整体性”中轴秩序,强调中轴线作为“文化探访路”的重要性,提出通过多种手段增强公众对中轴线文化的认知和体验。
我们提出,新时代北京中轴线应充分体现人民性价值,保持特有的风貌与内涵,提升城市的吸引力,提高市民的认同感与获得感。坚持人民性,营造和谐、宜人、活力的壮美中轴线。持续推进中轴线保护、创造、复兴,坚持运用整体、系统观念精心打造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的北京中轴线。
在这一时期,除北京坊一期、前门三里河水系恢复外,什刹海环湖步道打通、南锣共生院改造、地外大街空间品质提升等中轴线多个项目相继实施落成,为中轴线申遗的空间环境保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积跬步致千里:从点线面片到全域覆盖践行有机更新
传统中轴线北部区域城市复兴实践
前朝后市,地安门外大街是汇聚中轴文化遗产的“后市”商业街。在地外大街的空间品质提升工作中,以中轴申遗为抓手推进风貌恢复,同时以“街区复兴计划”为目标实现街区业态品质提升。围绕“一街三节点”的空间结构,将地外大街与两侧历史街区统筹考虑,以地外大街为核心构建老场景、形成新消费。
地安门外大街更新后夜景
位于地外大街上的地安门百货商场改造前共计5层,为恢复北中轴线风貌,经过审慎研究与设计,在政府及平台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对其进行了“降层”改造,使中轴线申遗中一个重要节点的风貌得以凸显。
地外大街西侧的什刹海是北中轴线上的一条风景靓丽的景观带。曾经的什刹海由于过度商业化和旅游业的过度开发,环湖滨水公共空间和周边的胡同拥挤不堪,环湖步道有9个节点被不同的单位占据,无法通行。经过精心设计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所有的环湖步道阻点被打通,形成了连续6公里长的人行步道。
什刹海荷花市场步道贯穿后夜景
什刹海北岸的鼓楼西大街是北京老城内唯——条人为规划的斜街。“鼓楼西大街三年复兴计划”从空间形态、环境生态、经济业态、文化活态四个层面进行街区总体提升,以建设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与人文街区为目标,促进老城复兴。经过三年的整治提升,“鼓楼西大街三年复兴计划”已于2020年底精彩亮相,通过“微修缮、微更新”,使这条北京具有700年历史的最老斜街焕发历史的魅力。
鼓楼西大街更新后夜景
鼓楼周边更新后鸟瞰效果图(鼓楼右上角为鼓西地块织补项目)
地外大街东侧为面积达88公顷的南锣鼓巷地区,700余年的街巷肌理传承至今,是老城也是全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元代里坊制街区。2016年,我们编制了《南锣鼓巷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保护管控导则》,这是北京第一个管控导则的发布,实现了对现状历史文化街区的有效管控和引导。其后,我们在南锣鼓巷片区整体保护复兴规划工作中首次提出了“共生院”理念,其中包含了“建筑共生、居民共生、文化共生”“三层内涵”,在全国的学术界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成为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新名词、新概念,之后被全国各地的城市更新工作广为引用。自建房拆除、老建筑得到修缮,在居民的全程参与下,片区“一院一策”地进行设计、施工,让院落实现“下厨不出户、如厕不出院、洗浴在家中、储物有空间、晾晒有设施、院内有绿化”的理想生活愿景。
南锣鼓巷主街更新后风貌
南锣鼓巷雨儿胡同片区更新后风貌
故宫及周边区域城市复兴实践
北京皇城始建于元代,主要发展于明清时期。在皇城文化精华区,规划设计结合疏解腾退工作,工作内容包括功能布局、建筑风貌、环境整治、交通组织等多内容,以保障中央政务功能,加强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重塑首都独有的壮美空间秩序为目标。皇城以服务首都核心功能为首要任务,主要包括优化政务环境、传承历史文脉、提升空间品质和打造宜居环境。
北京皇城规划愿景
以四横五纵等重点街道为基础,增强街巷文化感知度。地安门西大街、地安门东大街作为承载文化生活的重要道路,通过断面优化形成尺度适宜的林荫干道,重塑边界,有条件的地方规划绿化带以象征城墙旧址。景山后街历史上就是皇城后门禁地内来往的必经之道,规划探索可行的地安门重建方案,界定皇城内外空间。景山西街、景山东街作为宫廷皇家苑囿间私密的附属空间,打造一街、一殿、一水系,营造优美宜人的皇家景观环境。阜景街作为“京城最美”的阜景文化街,是展示北京古都景观的核心,未来主要加强景山前街的人性化设计,形成展现多元文化的街道景观。我们规划并实施的南北长街、南北池子环境整治,提升了作为服务首都政务职能、展示国家形象、体现大国风范的庄严街道的内涵,体现了结合疏解腾退工作,合理利用各级文物,置入政务服务、国际交往、文化交流的多元功能。
传统中轴线南部区域城市复兴实践
前门大栅栏地区凝聚近千年历史精华,是京味商业百年精髓集聚之地。以前门大街作为核心中轴、结合东西两侧的大栅栏和鲜鱼口片区共同组成。前门大栅栏商圈复兴计划重塑地区北门户,打造景观休闲漫步街,重现月亮湾金水桥景观,追忆历史。箭楼北侧以及南地区形成整体休闲广场,有利于一体化的步行休闲、观光区域。再现护城河形态,原址恢复正阳桥,利用树阵平面上恢复瓮城痕迹,提供人们对历史的追忆。未来,结合正阳桥遗址的考古工作,积极推进前三门护城河正阳门段水系历史景观恢复,全面提升地区公共空间品质。
作为整个前门大栅栏商圈复兴计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北京坊更是成功的范例,被称为“老城复兴金名片”。近期,我们设计的北京坊二期也即将全面亮相,推进传统商圈的迭代升级。
前门大栅栏商圈五年行动计划中描绘的未来愿景鸟瞰效果图
前门东区的三里河地区城市设计同样基于城市复兴理念,综合考虑保护与发展,上承前门东区多项规划与研究,下承重点片区的景观设计,结合文化恢复景观水系,按照控规实现景观绿地,成为北京新16景之一“正阳观水”。
拓维度创新篇:创新模式方法全面系统迈向全面复兴
鸟瞰视角回归人眼视角
“宜居”作为首都以及所有城市的建设纲领,要求重视以人为本,建立良好的人居环境,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包括出行、文化活动、购物等问题,其中,最基本的是有良好的居住环境与公共空间,考虑步行者对城市空间的体验。传统中轴线总长为7.8公里,且有着丰富的场景,对这种场景和场所的营造与串联,形成了“文化探访路”。中轴线为“文化探访路”提供了便利,通过这一“脊梁骨”似的骨架可以把重要的历史文化街区有机联通起来,形成历史与时空的“沉浸感”。
遗产角度回归城市角度
2016年,在北京政协常委会期间,我首次提出要处理好“都”与“城”的关系,复兴首都气象,再创都城辉煌的建议,在当时引起了极为积极的反响,现在这一理念已经深入市民心中。中轴线周边人口和功能的有效疏解,为其更新创造了条件。为使中轴线城市形态和都城辉煌得以延续,在保护与发展中得到弘扬,目前规划审批项目风貌控制依据尚显不足。《中轴线风貌管控设计导则》主要从遗产保护的角度出发,提出管控要求。从审批的角度出发,针对中轴线周边功能调整和实际建设需求,制定便于操作的近期建设指导意见,继承和发展传统文脉,引导和控制新项目的规划建设。
理想规划回归实施治理
遗产所处的环境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中轴线周边的生活、经济与发展都应当得到体现和延续。从2004年起我们团队在大栅栏街区的保护、整治、复兴工作中探索责任规划师制度,通过十余年在北京老城的南锣鼓巷、大栅栏、前门东区等地区的创新实践工作,逐渐形成了城市规划结合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模式,对责任规划师制度的实行进行了关键性的探索和推动。2017年开始,北京正式全面建立了责任规划师制度。
西长安街街道定位是离“红墙”最近的街道。责任规划师长期伴随式参与街道各项城市更新建设工作,协助街道落实北京新总规、核心区控规的要求。经过多年的工作积淀,责任规划师工作开始由“规定动作”逐渐向“自选动作”拓展,公众更多参与、更加服务于属地、解决群众切身问题。持续深入社区,推动街区更新、工作交流、技术咨询等相关工作,并开展相关小微更新实施项目。设计模式流程上,先形成草案,再多方参与,通过多次沟通形成共识方案,和居民“共同设计”,作为基层治理与街区更新的突破。
创新模式推动控规落地
我们首次提出的“共生院”理念,成为老城有机更新的重要原则。“共生院”是针对腾退后仍有原住民居住的混居杂院的修缮整治。在推进“共生院”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又与相关部门共同研究西城区“最美院落”的参选标准,称之为“共生院”的升级版2.0,标准主要围绕环境卫生、违建控制、墙面地面维护、绿化美化、文明素质等方面来评判。在东中胡同最美院落创建过程中,责任规划师与社区一起又不断摸索,结合街区更新,“最美院落”提升幅度的大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及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也是“最美院落”重要的量化标准。
谋理念展未来:不断提炼理论指导中轴线向未来发展
理论支撑:人居科学与城市复兴理论的继承拓展
基于“人居环境科学”深化发展的“人居科学”,意味着从更广泛的角度出发,将人文关怀、可持续性、技术创新等概念融入到对居住环境的研究中。通过跨学科的知识整合与系统分析,人居科学为城市复兴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指引着城市发展的方向与路径。
城市复兴是城市更新的更高阶段,是促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城市更新的顶层设计。自我们2002年提出中国城市复兴理论开始探索至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中央批复的北京市新总规、首都核心区控规以及政府相关工作文件中,都提及了城市复兴的相关内容。城市复兴不仅仅局限于建筑或物质空间的更新,而是从更广的维度或者更多元的维度来看待城市并融入城市中,是在多专业的融合过程中所创造的一种新的有机的城市机制,城市复兴包括产业经济、文化传承、物质空间、社会活力和科技创新等五大系统。老城及历史街区的城市设计要秉承积极保护、整体创造、有机更新、全面复兴的思想。
未来展望:北京老城复兴的未来方向与发展愿景
中轴线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哲学内涵,体现了美学的意境,同时也体现了政治特征与人民属性,内涵丰富。中轴线申遗是对人类智慧的总结,在申遗过程中可以让世界和国民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理念思想。中轴线的成功申遗,在精神、哲学、文化、物质空间、城市发展层面都有巨大作用。如今的中轴线气势恢宏,但在中轴线的物质空间上仍有变得更好的可能,可以真正做到无与伦比。
城市复兴的五大系统与老城复兴四大理念
未来的首都功能核心区的保护、创造、更新与复兴,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运用系统观念、系统思维、系统方法,多维度统筹城市中社会、经济、文化、空间、科技等系统的关系,保护发展中轴线整体的秩序之美,彰显具有传统活力、最特殊的艺术杰作,实现保护和发展的双赢,书写北京城市复兴新篇章。(本文作者吴晨系成北京市战略科学家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总规划师、中国科学院大学讲席教授、人居科学学院院长、首钢集团总建筑师、北京市城市设计与城市复兴工程、技术中心主任)
北京规划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