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博

扫一扫,关注微博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主管主办

加入收藏

七秩弦歌启新程——记中国昆仑工程有限公司成立70周年

发布时间:2022/9/23 19:28:32 浏览次数: 作者: 管理员 来源: 《中国勘察设计》杂志

当岁月悄然转动不息的年轮,当太阳激情点燃生命的火焰,25550多个日日夜夜已成为昨天,从1952年到2022年,中国昆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仑工程”)走过了整整70个年头。

70年,一个跨越历史的时间维度。70年,一段砥砺奋进的发展历程。70年,一张满载硕果的完美答卷。

建设途中,“一五”纺织工业基本建设规划和工程勘察设计、京津冀豫陕五大纺织基地建设、我国工业部门首个援外项目等,留下了昆仑工程人的辛勤汗水。

改革路上,芳烃及其衍生物、合成材料、环境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特色炼油化工、纺织化纤、民用建筑等领域,凝结着昆仑工程人的博大智慧。

新时代下,昆仑工程坚持新发展理念,与国家战略同频,久久为功,正向着“建设国际一流绿色低碳和高新化工材料综合服务商”的宏伟愿景阔步迈进。

70年征途似铁,镌刻下几代昆仑工程人匠心建造的故事与感动;70载岁月如歌,写就了一部波澜壮阔、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始纺织、兴改革,南征北战服务国家战略

时间回到1952年9月23日,那时,正值新中国刚成立不久,百业待兴,为解决人民衣、食、住、行中的“穿衣”难题,当时的纺织工业部未雨绸缪,从上海新民公司抽调30余人,从青岛、天津等地招聘和调集技术人员,组建了近百人的原纺织工业部基本建设局设计公司(以下简称“设计公司”),这也是昆仑工程的前身。

设计公司甫一成立,公司便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大潮。他们不辞劳苦,勇担重任,积极参与设计和建设“一五”时期京津冀豫陕五大纺织工业基地,为国家经济建设和承担援外重任初显身手,开启了助推我国纺织化纤工业发展壮大变强的历史篇章。

广东石化260万吨 / 年芳烃联合装置及配套工程

在承担国内基本建设任务的同时,设计公司也迎来了走出国门的机会。由于在五大纺织基地建设中的出色表现,国家特委派设计公司“出征”缅甸,援建直迈棉纺织厂。这是设计公司,也是我国工业领域勘察设计企业,第一次走出国门。

设计公司针对当地自然及原料等条件,科学制定设计方案、工艺参数,大胆采用新技术,苦战4个月提前完成设计任务。直迈棉纺织厂采用中国设备和当地原料、生产平稳、车间温湿度适宜、产品质量优良,深受市场欢迎,当年便实现了盈利。

1958年,经原国家计委批准,设计公司正式升格为纺织工业部设计院(以下简称“设计院”)。同年,设计院再次迎来走出国门的机会——与原建工部第一工业设计院合作完成了蒙古乌兰巴托毛纺织厂的设计任务,这是我国第一个援外毛纺项目。

据统计,上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在国家三次援外高潮中,设计院先后承担了援亚、非、拉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纺织和印染厂项目。一大批援外纺织工程的实施,给党和国家领导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陈毅在视察设计院援外项目后,称赞“我国工程技术人员、知识分子为国争了光,赢得了荣誉”。

1960年,苏联撤走在华专家,加之三年自然灾害,基建项目压缩,设计院随之在曲折中“求生”。面对困难与挑战,全院积极响应国家“化学纤维与天然纤维并举”的方针,依靠自主技术力量,从传统纺织行业转向化纤、服务石油,先后承担了辽阳、天津、四川三大石油化纤基地的建设,为国家石油化工、纺织化纤工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

1978年1月,按照党中央关于轻纺“分家”的工作部署,设计院回归原纺织工业部管理,并更名为纺织工业部设计院。1993年10月,设计院更名为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以下简称“中纺院”);1994年9月,中纺院与中国纺织化纤工程总公司合并,并于1996年4月实行一体化管理,于2000年10月划归中央企业工委管理。

1978年至2000年,是中国石油化工和化纤纺织工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公司改革发展、阔步向前的关键时期。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指引下,设计院在改革中不断探索,在发展中不断创新,先后参与建设了一大批石油化纤企业,彰显了勘察设计行业国家“种子队”的担当。

21世纪以来,设计院跨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2003年4月,划归国务院国资委管理;2007年7月,重组进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并于2009年11月与原寰球公司大庆院、辽化院重组成立中国昆仑工程公司。期间,采用公司专有技术建成的国内聚酯工程有300余套,产能近7000多万元,节省投资近2500多亿元,为中国成为世界纺织化纤强国作出巨大贡献。

辽阳石化年产2万吨 CHDM 项目

迈进新时代,昆仑工程瞄准高端、优化结构,不断提高服务保障能力。2016年,按照中国石油对工程建设业务深化改革重组的决策部署,公司改制更名中国昆仑工程有限公司,并随中油工程整体上市。2017年成立吉林分公司,2018年原寰球公司辽宁分公司划入,2020年东北炼化工程公司整体划入,公司规模与实力进一步壮大,经营范围也从芳烃工程、环境工程、合成材料、纺织化纤,拓宽至特色炼油化工、环境设施运维等领域,阔步迈向了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70年风雨征途,昆仑工程始终紧跟国家战略步伐,挺身在国家基本建设的最前线,贡献了一座又一座精品工程,缔造了一个又一个旷世传奇。

筑精品、扬美名,匠心善造树起金字招牌

站住脚还要发展好。上世纪7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昆仑工程深度参与市场竞争,打造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那时起,昆仑工程承担并完成了一大重点工程的勘察和设计任务。面对这些意义如此重大的工程,昆仑工程人在一开始便立下了“创样板、夺大奖”的目标。

仪征化纤项目(以下简称“仪化”)便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仪化按“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自上世纪 70 年代末至 2000 年,历经新建、技改和扩建四次建设,业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化纤及其原料生产基地。

在一、二期工程中,昆仑工程承担总体设计和3个涤纶厂主体工程设计。项目总图设计功能分区合理,综合管线分类布置科学,工艺自控土建和公用工程设计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土建设计获1987年国家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金奖,总体设计和涤纶一厂获1989年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金奖,并于 1994 年获“全国最佳工程设计特奖”,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为表彰杰出工程设计成果而专设的最高奖项。此外,三期工程于1999年获国家设计银奖,四期工程于2000年获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金奖。

桐昆集团浙江恒优化纤有限公司年产60万吨聚酯装置

仪化如愿斩获“国家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金奖”“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金奖”等殊荣,昆仑工程也成为众多大奖的“专业户”。

此后,昆仑工程还陆续为国家奉献了一大批精品工程:

比如,在平顶山锦纶帘子布厂(今神马集团)一期项目,昆仑工程承接了总体、土建和公用工程的设计,后又相继承接其二、三和四期工程,其中一期、二期分别于 1985 年、1991 年获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金奖。

辽化二期年产 20 万吨聚酯和直接纺长短丝等三套装置的工程设计任务,由昆仑工程承担。1998 年,辽化聚酯增容改造,采用中纺院聚酯专有技术,产能提高 50%,产品质量达到优级品,投资为同等规模引进装置的1/3,工程于2000 年获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金奖。

2001年,采用公司聚酯工艺和成套装备专有技术的浙江恒逸聚酯项目建成投产,打破了聚酯技术长期依赖国外的困境,掀起了立足苏浙闽面向全国持续至今的聚酯产业热。该技术于2006获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2年以来,昆仑工程首次以项目群方式EPC总承包广东石化项目,承接世界最大规模的年产260万吨芳烃装置;EPC总承包目前中国公司在印度最大单套化工装置——印国油60万吨聚丙烯项目;与辽阳石化合作完成CHDM“卡脖子”技术攻关,2022年4月依托装置一次开车成功,打破了PETG共聚酯全产业链国外技术长期垄断。

期间,芳烃重大科技专项顺利通过中期评审,成功开发出以吸附分离技术为核心的油品分质利用技术,荣获“2020年中国石油十大科技进展”,实现5套技术许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C成套工艺技术及装备2019年11月在河南濮阳建成投产,单套产能全球最大。“生产对苯二甲酸的PX氧化反应器”获国家专利优秀奖。

昆仑工程参与勘察设计的中国浙江恒逸(文莱)PMB石油化工项目,是迄今我国民营企业最大的海外投资项目,是大型炼化一体化工程及纺织化纤原料基地。昆仑工程公司承担了其中占地最大的重要装置——240万立方储量的超大型石化罐区的工程设计及PMC项目管理工作,是国内外单个设计单位承担的最大罐区项目。项目于2021年获国家优质工程奖。

此外,昆仑工程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在纺织印染污水、炼油化工污水深度处理与回收利用等领域形成了成套技术,形成了涵盖污水治理“近零排放”、烟气脱硫脱硝、土壤及地下水修复、环境咨询评价等全产业链环保技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助力 “双碳”目标实现。

2022年,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昆仑工程喜获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自此,昆仑工程跻身全国88家工程设计综合甲级单位之列,进入国家工程设计最高等级企业行列。

……

成立70年来,昆仑工程累计揽获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省部级科技奖73项、全国优秀勘察设计金奖14项、国家级优秀勘察设计奖22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行业专利金奖2项、其他省部级各种奖励600余项。一批又一批匠心工程,在昆仑工程人手中从“蓝图”变成了“实景图”。

在昆仑工程人眼中,没有什么不可能,国家需要便是战旗所向。他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始终勇立潮头,矢志匠心善造,奋力建设美丽新中国、美好新世界。

善经营、重文化,创新发展永葆长青基业

70年来,昆仑工程呈现出持续稳健、安全健康的发展态势。公司资产总额突破69亿元,收入总额突破68亿元,业绩考核连续5年获评中国石油A级,成为中油工程系统内唯一“2018—2020年中期业绩优秀单位”,总资产、营业收入勾勒出完美的增长曲线。

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突出经营导向,贯彻经营大于管理的理念,通过精准的区域布局和业务结构优化,秉持先进的经营理念,找准了价值创造的“动力源”;另一方面在坚持创新经营管理、重视文化积淀,沉淀了丰厚的管理底蕴,孕育了先进的文化理念,瞄紧了内因驱动发展的“定盘星”。

在区域布局上,昆仑工程立足国内、拓展海外,形成了以江浙闽为主的民营企业区域核心,东北、华北、西北、华南、华东国有石油石化企业为主的市场重点,南亚、中东、非洲等区域为海外市场网络的业务市场布局,既做大了规模,也对冲了市场的不确定性。

重庆蓬威石化有限责任公司年产90万吨PTA工程

在业务布局上,昆仑工程业务范围包括芳烃及其衍生物、合成材料、环境工程、特色炼油化工、新能源、新材料“双新”业务、纺织化纤、民用建筑建筑等门类。下辖沈阳分公司、大连分公司、辽阳分公司、吉林分公司、辽锦分公司、上海德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昆仑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江苏德赛化纤有限公司9家二级单位,持续完善全产业链、全专业支撑,实现了“聚焦主业、多元均衡”。

通过宏观区域的精准布局和业务结构的持续优化,昆仑工程得以不断拓展新的市场增长极,推进了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稳步提升。

与此同时,昆仑工程秉承“诚信、创新、服务、共赢”的经营理念,强化质量、安全、环保责任,信守品牌承诺,向全国及全球业主提供高标准的工程技术和质量服务。

通过前期周密的项目策划、一流的技术和服务及贯穿项目始终的项目管理能力等,快速、优质地完成了一大批重大工程建设任务。迄今为止,昆仑工程相继承担各类大中型工程项目5000余项,其中海外工程150多项。业绩遍及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印度、巴基斯坦、沙特、阿联酋、叙利亚、越南、伊朗、文莱、印度尼西亚、缅甸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匠心建造、精益建造、品质建造,一个个精品工程的优质履约,为市场拓展提供了更为强有力的支撑。

70年的历史淬炼中,昆仑工程始终坚守“苦干实干”“三老四严”的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凝聚起了几代昆仑工程人万众一心、披荆斩棘的强大合力。

在先进文化理念的指引下,昆仑工程始终积极应变、创新求变,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顺应“双循环”新格局和能源转型新趋势,落实中国石油“四个坚持”兴企方略,遵循“四化”治企准则,锚定“国际一流”的战略目标,突出技术、人才、管理、服务“四个一流”,最终实现竞争力一流;突出生产、经营、科研、文化“四个融入”,融入中国石油发展大局;突出做强、做优、做精、做特“四个做到”,统筹推进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昆仑工程始终将人才视为第一资源,持续不断地引进、培养、使用人才。坚持人才发展战略定位,聚焦“1249”人才强企工程,全面推进中国石油党组人才强企决策部署,着力打造公司战略人才力量,为建设国际一流企业提供人才支撑。

善经营、重履约,兴文化、育英才,昆仑工程从多个维度持续激发高质发展的澎湃动能,释放出企业行稳致远、基业长青的强劲活力。

守初心、担使命,当仁不让践行央企担当

国企姓“国”,核心向党。70年来,昆仑工程始终砥砺家国情怀,不忘初心使命,践行使命担当,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持续贡献着央企力量。

2022年6月20日,昆仑工程第十次党代会召开,擘画出今后五年及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蓝图——

到2025年,国际经营体系更加完善,市场引领能力基本形成,品牌形象在国际上一定程度受到认可,基本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国际一流企业的发展基础更加坚实。

到2030年,初步完成建设国际一流企业的发展目标。在传统强项环境工程、芳烃工程、纺织化纤、特色炼油化工领域,均形成系列自有技术;在部分细分市场,形成较强竞争力,绿色低碳业务、新材料业务成长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国际市场布局更加均衡,数字化智能化服务水平位居行业先进,战略管控运营机制更加成熟,管理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到2035年,公司运营管控更加规范高效,责权利配置更加合理,项目管理运作科学,全价值链创效能力突出,风险管控能力显著提高,国际运营体系全面完善,盈利能力、创新能力居于全球同类公司领先地位,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能力持续增强。

2035年之后,每5年公司综合实力再上一个台阶,到2050年,全面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成行稳致远、基业长青的百年昆仑工程,成为追求卓越、广受尊敬、永续发展的国际一流企业。

站在新的起点,昆仑工程人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发扬70年来所形成的优良传统,撸起袖子加油干,咬定目标使劲干,誓把蓝图变现实。昆仑工程人深知,“建设国际一流企业,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但他们的推进措施坚实有力。

新疆库车年产10万吨二氧化碳捕集工程

——突出发展主营业务。持续强化市场化运作机制,加快市场响应速度。坚持“一盘棋”思想,以市场细分、策略研究、计划制订和责任落实为有力抓手,充分调动各市场开发主体积极性,构建全面、高效、融合的市场开发体系。突出服务保障职能,积极探索通过合同能源管理方式为炼化企业装置节能降耗做好服务和技术保障,打造更多与行业深度耦合、高度适配的产品,不断提升行业渗透力和竞争力。积极开发国际市场,以“借船出海”和“造船出海”并举,大力推广公司主营业务。

——加快绿色低碳和新材料产业发展。将新能源新材料业务作为公司主营业务抓紧、抓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提升绿色低碳领域支撑保障能力,努力实现节能与减污、降碳协同效应。聚焦中国石油CO2捕集业务总体规划,着力推动CCUS、氢气提纯等绿色低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运营。积极培育新型聚酯、聚酰胺、PC、PEN、POM及高端碳材料等新材料产业链技术供给体系,加快推进苯系合成材料产业链技术研发,快速构建绿色低碳和新材料发展新格局。

——用好深化改革关键一招。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和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为抓手,坚定政治方向,找准发展坐标,对标行业先进,全面深化三项制度改革,不断巩固扩大改革成果。深化机构业务整合,精准管理职能,控制管理幅度,刚性压减中层和基层领导人员职数,不断压减业务外包人员,优化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提升运行效率效能。

——突出科技创新第一动力。围绕建设主营业务领域创新高地,打造新材料和环境工程原创技术策源地,当好芳烃产业链“链长”目标,加快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快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培育一流人才队伍。积极参与中国石油重大科技专项布局实施,加快芳烃和CCUS重大专项研发及科研成果工程转化,持续巩固合成材料领域技术优势,聚焦绿色低碳、新材料和节能降耗业务,加快尼龙产业链、第四代PTA、土壤及地下水修复、CO2化工利用等新业务技术装备研发,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生产力,持续增强创新动力。

——培养集聚技术创新人才。健全完善整体协调、晋升有序、转换顺畅的人才成长通道,推进专业技术岗位序列改革,不断优化人才成长发展环境。坚持面向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公司需求,发现和培养更多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形成科技人才成长梯队。瞄准先进技术和中国石油“两新”业务总体部署,强化人财物等要素一体化配置,培养战略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构筑发展新优势。

……

喝彩70年,精神撼天动地,成就光彩夺目。展望100年,昆仑生机勃勃,前景催人奋进。

昆仑工程的明天会更加美好!(本刊记者:刘红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