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博

扫一扫,关注微博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主管主办

加入收藏

勘察设计行业视角下,如何做好红色文化保护传承?

发布时间:2021/12/3 17:11:56 浏览次数: 作者: 申作伟 张科栋 邵明垒 周靖东 来源: 本站

版权声明:本文刊登于《中国勘察设计》杂志2021年11月刊,版权为《中国勘察设计》杂志社及作者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从《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意见》

红色文化的保护传承

——以新疆石河子市城市规划及改造实践为例


申作伟 张科栋 邵明垒 周靖东


在城乡建设中,系统保护、利用、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对延续历史文脉、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作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重要的纲领性文件,为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红色文化和红色遗产作为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积淀的重要文化和精神财富。如何保护重点红色建筑,活化利用文化符号,弘扬发展历史文化,挖掘价值的精神内涵,最终应用融合到未来的现代化建设当中,是当代建筑师需要深入思考和实践的问题。本文着眼于勘察设计行业视角,坚持以价值为基础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思想,通过保护传承红色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建筑风貌,讲好“中国故事”,从根本上提升人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意见》颁布的背景及意义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深厚的文化力量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和前提。“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当今中国在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与传统建筑面临如下现状:一是强制拆除。由于保护意识不强,一些珍贵的历史建筑被拆除,由于特定时间段的“键结”断裂,可能造成对应时间段的历史丢失,使得历史文化信息“碎片化”,不能连成一个整体;二是地域文化和符号的简单复制与堆砌。文化符号是一个地区文化传播的名片,对文化的呈现仅通过单一的表现手法及文化的简单复制、堆砌、叠加,并不能充分地表达文化的内涵;三是拆真建假,以假乱真。古城、古街区、古村落和古民居等都是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然而,一些地方重经济、轻文化,热衷于大拆大建、拆旧建新。


《意见》是我国自1982年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近40年以来,首次以中央名义专门印发的关于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文件,这是我国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方面重要的顶层设计和纲领性文件,为社会各界下一步做好保护传承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历史文化保护相对“软性”,原来的保护体系完全依赖于地方对保护对象的理解和积极性,但《意见》对于历史文化保护作出了宏观指导和具体要求,有奖励激励、监督检查、考核问责,可以在管理和机制上形成“刚性”传递,为责任落实、评价审核和监督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既治标又治本。



从勘察设计行业视角解读《意见》


建筑设计、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等勘察设计行业作为城乡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肩负着保护传承历史文化的重任。作为从业者,应紧跟党和政府的步伐,认真学习《意见》,领会其中精神,以专业视角解读《意见》并进行挖掘拓展,应用于设计工作中。笔者认为,《意见》的出台对勘察设计行业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保护传承对象的涵盖范围空前全面。从时间维度上看,保护范围不拘泥于古代,同时包含近代、现代历史文化,特别重视近现代党的革命历程与共和国发展历程中的历史文化;从空间范围上看,保护传承范围涵盖城乡整体;从空间层级上看,包含中小尺度的单体建筑、街巷街区,也包含大尺度上的城镇格局、历史地段、自然景观等;从保护对象上看,除了传统的名城村镇、街区建筑外,还包含工农业遗产以及无形的人文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二是强调推进历史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活化历史文化遗产,使其融入现代生活是实现永续传承的关键。《意见》中列举了转型公共文化设施、提供生活服务等活化方式,并鼓励探索更多的活化方式。《意见》还强调活化设计的过程中要保持原有的外观风貌、典型构件,可采用加建、改建等方式进行活化展示。


三是将历史文化的遗产融入城乡建设。《意见》对与历史文化融入城乡建设的指导可分为宏观、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统筹城乡空间布局,协调新老城区,从功能疏解与补充、风貌控制等方面切入;微观层面,通过微改造的方式,增加公共开放空间,补足设施短板,提高防灾能力及提升生活空间环境。


四是弘扬历史文化。弘扬历史文化首先要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全方位挖掘。《意见》指出,应当在保护的基础上多层次、全方位、持续性地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的历史故事、文化价值、精神内涵。设计者必须广泛搜集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料,找到文化与设计的契合点。


在城市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包含的内容很多,本文仅结合笔者在规划及设计领域的实践经验,就“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实践中的设计策略进行分析与探讨。



城乡建设中的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实践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离不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掘与弘扬。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愈加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红色文化与革命文化在当下语境中基本一致,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以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构建的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历程和共和国成立与发展历程中沉淀下来的重要历史文化。


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就要在城乡建设中保护好、利用好革命历史中保留下来的遗址、遗迹和地理空间格局等历史文化载体。红色建筑是展现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走向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的种种历史事迹的纪念性历史场所,给我们提供了学习红色文化的平台载体,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我们进行保护和继承。


下面以新疆石河子市军垦文化历史区域规划设计为例展开探讨。


新疆石河子市设计实践研究的目的


新疆石河子,一座由军人选址、军人设计、军人建造的城市。石河子市作为共和国军垦第一城,享有“军垦名城、戈壁明珠”的美誉。与历史久远的西安、南京、北京等地不同,石河子市的历史文化以近现代军垦文化、红色文化为基础。以军垦博物馆周边建筑景观配套提升工程保护规划为例,本案以中国共产党精神为根本、以历史文化风貌为核心,强化军垦精神的重要价值与政治地位,并通过全面的规划研究,凸显和强化军垦精神的重要意义及影响力。


通过搜集梳理相关历史资料、实地设计实施,对军垦博物馆、军垦核心区及周边建筑景观配套的现状概况、资源、文化历史、文物建筑、街坊风貌、小区改造、城市肌理等要素进行深度剖析和系统评估,结合《意见》发布精神进一步提升、强化石河子军垦文化的社会意义及历史价值。


微信图片_20211203164930.jpg

石河子市军垦核心区风貌规划


军垦博物馆周边建筑景观配套提升工程


石河子市主城区位于中心城区北部,是石河子市最早的建成区之一,包含老城军垦传统风貌区、军垦博物馆、一号小区等。随着城市的发展,石河子主城区的总体城市风貌正日益衰败,存在部分新增城市建设项目与主城区总体城市风貌不符的情况。“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守护住历史,就是守护住了文脉,守护住了民族的根和魂。特别是在“千城一面”和城市特色湮灭已经成为普遍性问题的当下,该项目的设计实践旨在守住石河子之源、守住石河子之根、守住石河子之魂。


整个石河子市军垦核心区的改造提升策略遵循“地域性”“延续性”“整体性”“生态性”“创新性”五大原则,尊重石河子市当地特有的自然环境与生态格局,延续城区现状景观风貌,彰显城市文化风貌特征,注重石河子市的历史文化沿革,保护历史的整体性和文化内涵的完整性,挖掘历史文化的风貌元素,将民俗风情、历史建筑要素以及色彩融合在设计中,承前启后,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


在建筑立面设计中,针对保留的老建筑改造,在不破坏原有建筑结构形式的前提下,植入军垦建筑元素;在新建筑的设计中,提取军垦建筑的特殊设计元素,唤醒对军垦文化的记忆。


对于军垦传统风貌区色彩传承及保护,以恢复并发扬军垦历史建筑材料色彩为主要目标,建筑立面采用中明度、中艳度,灰、赭等传统建筑色彩为主,体现军垦风貌;军垦风貌核心区内保留的传统风貌建筑保持原有材质、色彩;新建的传统风貌建筑,采用与历史遗迹相统一的主色调。


在建筑材质方面,保留的传统风貌建筑保持原有材质、色彩,新建建筑采用与历史遗迹相统一的材质色彩;新建建筑采用砖、石材、金属板材等与传统建筑相协调的现代材料。


微信图片_20211203164935.jpg

军垦博物馆改造


军垦博物馆改造


1950年7月24日,王震将军偕同陶峙岳、赵锡光、张仲瀚等同志第二次跃马来到玛纳斯河畔勘察地形地貌,提出在“城市”中心首先要把二十二兵团机关的办公地点解决好,于是,二十二兵团机关办公大楼就成为石河子新城的第一个建设项目。1952年军垦博物馆建成伊始,作为当时的二十二兵团机关办公大楼使用。军垦博物馆属于仿苏式建筑,整体呈长方形,当时修建大楼时所使用的红砖、红瓦是军垦战士自己烧制的,建楼所使用的木料都是战士们冒着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从距石河子100多千米的南山林区人工采伐拉运的,是兵团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的真实体现。


军垦博物馆是上世纪50年代初期军垦战士在戈壁荒原就地取材、依靠自己的力量在军垦区建成的第一幢楼房,由此被称为“军垦第一楼”。此建筑对于石河子市军垦文化、红色文化有着重大意义。经过38年的风吹日晒,建筑整体面貌被侵蚀得较为严重。1990年,曾对其进行过一定程度的修复,整体色彩较为干净整洁,并将其作为石河子市委办公大楼。2004年,赋予其新的含义,石河子市军垦博物馆正式挂牌,并在原先基础上进行了更大程度的改扩建,建筑材料的使用更为鲜艳。


军垦博物馆作为第八师石河子的革命纪念地,得到了重点保护,并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以此为中心形成军垦核心风貌区,控制其他历史建筑及新建建筑的形式。一直以来,对于军垦核心风貌区的改造都以“整体保护、抢救第一、合理利用、有效管理”的国家文物保护工作指导思想为根本,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真实完整原则。贯彻文物要素的真实性及完整性原则,严格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及最小干预的要求,延续文物的全部价值;二是统筹协调原则。统筹协调文物保护与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三是资源整合原则。合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发挥文物的社会效益;四是基于价值原则。一切保护、管理和利用的规划措施,均围绕军垦博物馆价值开展;五是可持续性原则。合理保护利用现有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号小区改造工程


一号小区位于向阳街道军垦核心风貌区,属于军垦博物馆周边重点红色建筑。一号小区综合改造旧城更新包括建筑风貌、建筑修复、建筑节能改造和抗震加固、交通路网、停车设施、市政管线、绿化景观改造、配套设施、市政基础设施、社区管理等内容。早年建成的老旧小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变迁,如同许多老城区一样显出疲态,逐渐暴露出种种问题,如人车混行的交通系统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与机动车数量,建筑风格与完好程度各异造成视觉感受杂乱,设施破损和绿化缩减等问题,进一步削弱了该区域的活力。在此背景下,一号小区改造项目的建设显得尤为迫切。此外,小区内建筑建设年代不同,建筑质量差异较大,部分建筑外立面裸露、保温差、外立面风格不统一、建筑形象陈旧,部分沿街立面城市形象不美观、店面招牌混乱。


微信图片_20211203164941.jpg

微信图片_20211203164944.jpg

微信图片_20211203164947.jpg

一号小区改造前后对比


历史是一座城市的根,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魂。如何让令人热血沸腾的军垦文化在城市建设中保护好、继承好并焕发出新活力,是老旧小区改造肩负的使命。一号小区的改造意在打造整体的军垦核心区,改造原始老旧建筑,梳理城市肌理,形成军垦文化中心老城区的“中央公园”。


整个一号小区以军垦博物馆的军垦红为主题建筑立面色彩,沿街建筑适当加入军垦元素,如五角星等。改造遵循“分类整治、多元控制、重点突出、和谐统一”的原则,挖掘军垦文化特色,融入唤起本地文化的归属感并打造文化特色街区。小区沿街及街道入口处改造多加入军垦元素,打造“赤色石河,灰韵质卓”的石河子市特色城市风貌。


微信图片_20211203164957.png

一号小区改造后整体鸟瞰图


军垦传统核心风貌区景观及配套提升


军垦传统核心风貌区是集中记录石河子军垦文化的历史区,由于长年使用及失修,迫切需要改造提升。该案例提出“空间结构再梳理、功能疏解与场地活化、城市风貌修旧如旧”三项设计策略,指导更新设计。


一是空间结构再梳理。空间结构的梳理旨在不破坏原有空间结构肌理的基础上激活空间的脉络,优化空间格局,通过改善核心区的易达、易用性,来吸引更多人群感受军垦文化氛围、了解军垦文化内涵,进而实现传承弘扬军垦文化的目标。空间结构梳理过程中,对原本的空间肌理进一步复原强化。设计中运用植被等要素,将视线集中于军垦博物馆等历史建筑,进一步加强南北中轴线。军垦博物馆等历史建筑由于体量优势,导致轴线的统摄力下降,新的设计组织应恢复该区域原本的空间感受。


二是功能疏解与场地活化。核心区改造更新要强化文化传播、游览休憩等核心功能,就要适当疏解与之无关的功能。核心区曾是石河子的公共服务中心,随着城市发展,公共安全、医疗卫生等功能外疏解,功能疏解后留下的空间为活化设计提供了舞台。改造更新前人们活动主要集中在核心区南侧的军垦文化广场,部分集中于核心区内的军垦博物馆广场东侧,该设计期望通过无关功能的疏解与场地的活化将游览、休憩的人群引入核心区,增大户外空间使用范围,提升区域活力。军垦传统核心风貌区活化设计可以概括为“增、引、修”。首先是增加纪念广场、树阵广场等公共活动空间,为该区提供活力的“培养皿”;其次是引导人流进入核心区,打开核心区空间界面,将视线聚焦在历史建筑上,并在入口处设计主题雕塑等兴趣点;最后落在细节处的是修复、修补街区环境。




1638522680(1).jpg



更新前人群分布情况与设计目标人群分布情况


三是城市风貌修旧如旧。中轴线是核心区历史最为悠久、风格最具特色的部分,为最大限度保留历史痕迹,该部分风貌坚持“修旧如旧”的基本原则,加强文化氛围,为城市留住一处承载记忆的空间。军垦博物馆周边乔木长势良好的林下空间予以保留,前广场铺装运用军垦符号,突出军垦博物馆、王震将军像、屯垦戍边纪念碑的关系。军垦博物馆前广场铺装与军垦文化广场串接起来,形成开阔的城市文化展示面。


微信图片_20211203165005.jpg

更新后的军垦博物馆前广场与军垦文化广场


微信图片_20211203165008.jpg

更新后的电影院前广场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内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城市规模也呈现出快速扩张的态势,历史建筑、传统文化建筑由于其设施相对落后,难以满足现代功能的需求,逐渐成为了落后和破败的代名词,甚至出现了对历史建筑、传统建筑强制拆除的情况,也由此导致了城市中“现代”和“历史”的相互割裂,人们对城市地域文化和历史精神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也随之减弱。


值得欣喜的是,《意见》的出台,使得历史建筑、传统建筑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对其进行适应性改造从而进行保护和再利用,成为节约社会资源、保护建筑历史文化和物质环境的重要措施。本文根据现有社会背景和城市发展规律,对红色文化纪念性建筑设计中地域化设计部分进行了研究,以期总结设计规律和技巧,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一些新思路,为今后区域性地方文化建筑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参考。本文作者申作伟: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山东大卫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科栋:山东大卫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第二创作分院院长;邵明垒:山东大卫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第二创作分院建筑总工;周靖东:山东大卫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