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博

扫一扫,关注微博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主管主办

加入收藏

“城乡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古代部分)”构建回顾

发布时间:2021/11/29 16:16:31 浏览次数: 作者: 陈同滨 王琳峰 来源: 本站

版权声明:本文刊登于《中国勘察设计》杂志2021年11月刊,版权为《中国勘察设计》杂志社及作者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传承历史文脉 讲述中国故事

——“城乡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

(古代部分)”构建回顾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规划师

建筑历史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 陈同滨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建筑历史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 王琳峰


2021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我国自1982年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近40年以来,首次以中央名义专门印发的关于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文件,属顶层设计和纲领性文件。受住建部委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主要承担了作为《意见》前期基础研究课题“城乡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古代部分)”。本文通过回顾该课题的工作过程、分享体会,以便于下一步工作和深化。



缘起


2021年9月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意见》是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顶层设计和纲领性文件,明确了要构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包括两部分工作:一部分是保护对象体系,另一部分是管理制度体系。


早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就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历史文脉,处理好城市改造开发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其中提出了“传承历史文脉”的要求。2018年,两办印发《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正是对“传承历史文脉”要求的落实。从“传承历史文脉”(2014),到“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2018),再到构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2021),国家逐渐加强关于“保什么”与保护对象体系的工作要求。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开展近40年以来虽已取得很大成效,但仍需面临诸多现实挑战、急需探索,包括目前仍有不少历史文化资源没有纳入到保护名录里,还没有做到要素全囊括、空间全覆盖、历史文化遗产受到破坏的现象仍有发生。深入分析,缺少国家顶层保护体系与框架设计是其主要原因之一。与此同时,我们也在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开展的名城保护工作评估过程中,发现各地政府的工作汇报均以统计各种保护身份与数量为标准,未能说明各个名城保护的目标、特别是价值特征是什么。简言之,在名城保护全过程中,“怎么保”的问题一直是关注的热点,“保什么”的问题尚未受到应有的关注。


2019年,住建部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的“传承历史文脉”要求,专门组织专业研究机构开展了城乡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研究,旨在从国家顶层设计层面,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演进脉络进行全方位的系统梳理。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历史研究所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合作承担了城乡建设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研究古代部分工作(1840年之前,简称“5000年”),其中,中国院历史所负责整体脉络梳理、框架构建、制定甄选标准、缺口分析等工作;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负责梳理编撰“三名”(名城、名镇、名村)的代表性遗存清单。


本文就“城乡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古代部分)”的编制过程进行回顾。


长城雪景.jpg


任务与挑战


根据住建部提出“梳理历史文脉”的要求,结合本所在世界遗产申报、大遗址保护多年实践经验,以及在重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案例中的探索,提出城乡建设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研究古代部分的工作任务包括以下5个方面:一是梳理中国古代历史脉络的框架:含脉络梳理、框架构建、编制大事年表等;二是提炼中华文明古代部分的价值特征、构建主题故事序列;三是制定名录甄选标准,包括制定中国古代《国家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代表性遗存名录》的遴选标准、确定中国古代《国家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代表性遗存名录》的遴选范围;四是编撰名录:中国古代《国家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代表性遗存名录》;五是缺口报告与工作建议,包括中国古代《国家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代表性遗存缺口报告》,提出《未来全国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管理工作提升建议》。


综合分析中国古代部分的任务,主要面临3方面挑战:


一是首次落实开展国家层面的历史文化保护顶层设计。历史文化保护涉及领域广泛、涉及部门繁多。需要打破部门条块,构建跨领域跨学科的整体体系,无论从管理战略与工作思路上,还是从管理操作层面均突破常规。


二是首次系统梳理中国古代(5000年)历史文化发展脉络,构建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标识体系框架。如何提炼丰厚的5000年中华文明史,构建保护传承体系框架?突破单一学科、单一史学视野的限定,首次针对国家与民族整体开展体系性研究与构建框架。


三是如何将国家历史文化标识体系与保护传承工作衔接。如何将国家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应用于城乡发展中的保护传承工作?如何在世界文明史当中,以全球视野,讲述中国故事?


应对探索


面对上述挑战,整体的工作策略为“用文化遗产·讲中国故事·承中华文明”。


首次落实开展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的挑战


针对缺少顶层设计的问题,首次从国家层面开展顶层设计探索,打破部门条块,系统构建基于价值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


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融入城乡建设的大格局中,首次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层面引入当今世界遗产保护理念“基于价值的保护管理”,推进城乡历史文化脉络梳理与体系构建工作。从国家视角,打破部门条块,突破原来部门分工限定,突破行业和专业领域的限定,系统梳理中国历史文化发展脉络,整合统筹自然、历史文化资源,从城乡建设领域,系统构建基于价值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


首次系统梳理中国古代(5000年)历史文化发展脉络,构建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标识体系的挑战


1.针对缺少价值体系框架的问题,突破以往单一学科、单一史学研究方式,引入布罗代尔的总体历史观,基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从总体层面构建体系框架。


体系构建基于以下2个层面的理论基础:


理论依据1——总体历史观:首次在历史遗产保护领域引入法国“年鉴学派”代表费尔南德•布罗代尔(1902–1985)的总体历史观;总体历史观强调总体结构的历史学,即打破政治史、军事史的局限,历史研究的对象应当是人类过去的文明,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乃至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理论依据2——“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全面部署“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推进”的总体布局。对标“五位一体”的框架与思路,采纳了住建部科技司领导的建议。首次构建古代中国5000年历史文化保护体系框架,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地理5个方面。


微信图片_20211129161447.jpg



2.针对5000年古代历史文化价值特征提炼的难题,采用“用遗产的眼光看,从文明的角度论”,开展价值体系特征提炼。


用遗产的眼光看。第一次从遗产的视角对国家民族整体历史展开体系性研究。打破以往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生态学、考古学等等单一史学研究的限定,从遗产的角度来解读,参照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标准研究方法,在对比分析中提炼中华文明史的价值特征等。


从文明的角度论。从全球文明史的视角,对国家和民族整体历史进行特征提炼。延续框架的5个方面,系统梳理历史文化发展脉络,提炼每个方面的重大事件与关键节点,编制《中国历史文化发展脉络大事年表》。


价值特征提炼与推敲。根据本所多年申报世界遗产的经验,参照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标准研究方法,在对比分析中提炼中华文明史的价值特征等。所谓特征,就是从价值判断来甄别在世界文明发展脉络中的中国故事的独特性与代表性所在。而非在一个特定地区、限定学科内自说自话。


微信图片_20211129161452.jpg


3.针对价值特征的物质支撑问题,采用材料说话,建立代表性名录的甄选逻辑,编制国家级名录。


用材料说话。考虑到中华文明史涉及范围极为广泛、全面,且将随着学术进展不断变化,非本项目时限允许。故本所采取“让材料说话”的方式,以(广义)建筑遗产作为主要举证材料进行故事的叙述。


建立甄选逻辑。甄选标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申报世界遗产工作的“三个有利于”——“有利于突出中华文明历史文化价值;有利于体现中华民族精神追求;有利于向世人展示全面真实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作为工作要求,建立国家级代表性遗存名录的甄选逻辑。突破以往分属不同部门管辖范围内的历史文化名城、名村名镇、历史街区以及各级文物保护单位、风景名胜区等的保护名录框架,首次在国家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价值体系下,依托国家现有各类历史文化物质资源保护体系,确定遴选范围、制定遴选标准。


编撰中国古代《国家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代表性遗存名录》。将各类资源保护与价值特征维护支撑关联,依据主题故事框架进行遗存点遴选,编撰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国家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代表性遗存名录》(含国家级代表性遗存1000余处)。名录建立了价值与物证载体之间的支撑关联,一方面实证历史;另一方面为后续保护传承工作提供抓手。


针对价值体系与保护传承工作衔接问题,采用“一图一表”形式,突破部门限定,整合资源保护,引入叙事学理论,设计主题–故事序列的讲述逻辑,通过缺口分析提出工作建议


1. 采用“一图一表”形式


依据住建部领导要求,为了便于行政管理的理解与操作,采用简介、直观的“一图一表”形式,建立价值特征与空间特征关联。“一图”为代表性遗存空间分布图;“一表”为代表性遗存清单。


微信图片_20211129161456.jpg

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政治类代表性遗存“一图一表”

(节选,图纸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配合绘制)


2. 突破部门限定,整合资源保护


基于价值特征,分别甄选能够见证国家历史文化体系的古代部分的资源清单。将传统的以保护身份与级别为体系的名录转变为以自然与文化价值主题为框架的资源名录,凸显国家整体历史文化脉络。从空间层面展现资源分布的实际情况与特征,避免采用规划设计“轴”“带”“片”“线”等抽象概念,以偏概全。


3. 引入传播学上的叙事理论,设计主题–故事序列


主题–故事序列构建逻辑——选点连线。故事序列的选择按照特征甄选,而不是以往传统的叙事方式。参考中国大百科全书、剑桥中国史、世界历史地图集等宏大叙事的方式,通过故事特征点与事件包的甄选,以点连线,逐步构建中国故事的轮廓。


主题–故事序列框架。初步提炼出能够代表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标识体系的5大类15条(或以上)特征100余个故事。


政治类:价值特征包括古代国家政权、古代制度文明、古代国家礼制等方面。古代国家政权故事包括中华先祖、文明起源等;古代制度文明故事包括分封制度、行政建置等;古代国家礼仪制度故事包括早期国家祭祀、山岳崇拜等。


经济类:价值特征包括传统农业经济、传统手工业、古代商贸交流等方面。传统生业模式故事包括稻作农业、粟作农业等。手工业传统故事包括陶瓷业、制盐业等;商贸交流故事包括张骞与丝路、朝贡贸易等。


社会类:价值特征包括古代社会组织、中华民族等方面。社会组织特征故事包括宗法制度、祖先祭祀等;中华民族特征故事包括古代先民、早期族群等。


科技文化类:价值特征包括传统思想文化、古代宗教信仰、古代文学艺术、古代科学技术、古代城市与建筑等方面。传统思想文化故事包括儒学传统、书院建设等;多元信仰传统故事包括道教兴起、佛教传播等;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故事包括文学故事、绘画艺术等;农业社会经验技术故事包括天文、地理等;人居环境营造故事包括城市、建筑等。


地理类:价值特征包括自然地理、人文景观等方面。自然地理故事包括七大水系、四大高原等;传统景观审美故事包括皇家园林、私家园林等。


4. 引入缺口分析模式


引入缺口分析模式,基于价值体系整体框架,开展自上而下的缺口分析。一是针对主题–故事系列评估遗存缺项;二是针对现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与遗存名录之间的对应关系、评估缺项;提出弥补对策,包括可能的潜在保护对象名录和申报建议名单,为我国名城保护和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建立方向和依据。


项目意义


研究成果为落实城乡领域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新政策与工作路线,提供了重要的前期研究基础与学理依据。


面对复杂的城乡领域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上述探索过程仅仅是一个艰难的起步。中华文明价值特征的提炼需要更大的全球视野,需要更系统的多学科的融合,甚至非一代学者能够完成。随着学科理论与学术研究的进展,中国古代历史文化标识体系与保护传承体系的构建将是一个长期持续的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1]方诗铭.中国历史纪年表[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13.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M].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译.2017.

[3]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纲[M].肖昶,冯棠,张文英,王明毅,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卜正民.哈佛中国史(全六卷)[M].王兴亮,李磊,张晓东,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5]袁行霈,严文明,张传玺,等.中华文明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布赖恩·费根.地球人:世界史前史导论[M].方辉等,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