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主管主办
版权声明:本文刊登于《中国勘察设计》杂志2021年4月刊,版权为《中国勘察设计》杂志社及作者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BIM协同管理平台
在EPC项目中的应用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
有限公司 刘娟 周力
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王迪
随着工程建设管理向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方向不断发展,传统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由于缺乏快捷、有效的信息共享与交流渠道,各参建单位及监管部门就像一个个“信息孤岛”,相互之间信息传递和交流出现一定的困难,项目管理效率也得不到保证。同时,由于在施工前无法模拟现场施工方案,无法进行碰撞检测,导致施工过程中变更时有发生,造成人力和资源的严重浪费。
BIM技术作为一种多维模型信息集成技术,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可出图性等特点[1],其应用贯穿于项目决策、设计、采购、施工以及运营全过程[2],可以使项目建设的所有参与方能够在数字虚拟的真实建筑物模型中操作信息、在信息中操作模型,使各专业人员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利用建筑信息的共享,真正实现协同工作,最终实现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减少错误和风险的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则需要构建一个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各专业利用图形平台等工具进行协同工作的BIM建筑信息平台[3]。
基于BIM技术搭建工程建设协同管理平台,可以使工程项目在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及运营等各个阶段,都能够有效建立资源计划、控制投资风险、节约能源、节省成本,提供可视化和流程化管理,提升参建各方的沟通效率及协同管理能力,实现各项业务数据可追溯,从而加快决策进度、提高决策质量和项目质量、降低项目建设成本。基于以上优势,越来越多的建设方在招标阶段就明确要求建立BIM协同管理平台。本文以固戍水质净化厂二期工程EPC项目为例,基于自主研发并投入项目应用的BIM协同管理平台,就如何做好EPC项目管理全过程各要素高质量管控进行分析与探讨,以期为业界人士提供借鉴与参考。
项目简介
工程概况
固戍水质净化厂二期工程EPC项目位于深圳市宝安区,建设规模32万吨/日,总投资13.36亿元,项目总占地面积15.14公顷,建设周期2.5年。项目水处理标准达到地表准IV类,出泥含水率<40%,臭气处理执行天津、上海新地标较严值,优于现行国标一级。
项目生化处理区采用双层上盖型式,底层为水处理构筑物、中间层为市政停车场(提供约1000个停车位)、上层为市政景观公园(面积约6.28万平方米)。公园以体育运动和生态科普作为功能定位,旨在打造一个集体育运动、观光旅游、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多功能复合型生态体育公园。
应用BIM协同管理平台的必要性
1.项目建设定位高,规划、设计和建设凸显新发展理念
项目高点定位,采用去工业化设计理念,双层上盖设计(停车场+市政公园),串联自然与城市、融合场地特质,旨在打造新时代节能环保、厂城融合、绿色集约、世界一流的生态智慧型水环境处理工程和大湾区标杆工程。项目建设目标是要确保获得省优工程,争创国优工程。作为高点定位项目,在项目前期策划阶段,建设方就要求EPC牵头单位(设计单位)必须开发基于BIM技术的协同管理平台。
2.采用EPC建设模式,“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融合度要求高
项目采用设计单位牵头的EPC建设模式,为有效节省工期,需分步设计、分批施工、分批采购,要求设计与采购、施工必须深度交叉,有必要建立BIM协同管理平台,为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协同提供有力支撑。
3.项目体量大、构造复杂、工艺要求高
项目建设规模和占地面积大,包括预处理区、生化处理区、尾水区、污泥处理区、办公区等10多个建设单体,高峰期各区域将全面铺开建设,各工种交叉作业频繁,施工组织量极大。加之管线、设备较多,容易引起交叉碰撞,造成施工困难,BIM协同管理平台可利用数字化、流程化、可视化的特点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鉴于上述原因,项目建设初期建设方就迫切要求开发适用于该项目EPC全过程各要素管理的BIM协同管理平台。
BIM协同管理平台
在建设方主导采用BIM模式的驱动下,建设方从一开始即明确树立BIM应用目标和管理方案,可以真正做到在全生命周期内对BIM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以实现为项目增值的目的[4]。
平台建设前期,在充分征求各参建方尤其是建设方需求和建议的基础上,设计方对目前市场类似协同平台做法进行调研,结合EPC建设模式特点,利用EPC牵头单位设计方BIM技术积累的经验,建立了适用于该项目的BIM协同管理平台。该平台主要对工程项目的规划阶段、设计阶段、采购阶段、施工阶段进行管理,主要包括驾驶舱、综合规划、协同办公、设计管理、采购管理、投资控制、进度管理、质量安全管理、智慧工地等系统功能。
BIM技术平台的应用,可以使大型建设项目的管理组织简约化、减少管理层次,有利于充分发挥各参与单位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项目建设。高度数字化、信息化的建设信息平台是各参与单位集体智慧和知识的结晶,将其中有价值的知识和资料加以总结,能够为今后各参与单位遇到类似项目提供可靠的经验数据,且数字化信息更有利于信息知识的储存及检索[5]。
驾驶舱
进入驾驶舱界面,可查看项目概况、效果图、BIM模型、施工倒计时、投资情况、进度情况、现场作业人员、现场环境监测等信息,可以更快、更直观、更高效地展示项目的宏观信息,为参建各方领导层提供可视化的顶层决策分析数据。
综合规划
对项目的总体策划方案、监理规划、项目实施计划、里程碑、项目组织等信息进行统一管理,相关方可以通过平台实时查看。
综合办公
可以通过平台发布项目动态、通知公告、政策法规、会议通知,上传施工日志与监理日志。通过会议管理功能,可以对每次会议任务进行分解,指定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对会议任务的提出、处理、复核形成PDCAR循环。
设计成果管理
1.设计图纸管理
把不同阶段的各专业设计图纸上传至平台,相关方可以通过平台及时查看最新图纸,同时支持手机APP端查看设计图纸,体现了EPC模式“边设计、边施工”的理念。
2.设计模型管理
利用BIM技术,对项目进行管线综合排布、碰撞检查、可视化漫游以及净空分析并形成报告,上传至BIM协同管理平台进行统一管理。通过BIM协同管理平台,施工方可通过模型综合查看各专业间碰撞交叉并提出问题;设计方能够直观立体地查看模型,提出最优设计方案;建设方通过平台各项数据、文档,打破技术壁垒限制,及时掌握设计进度,提前预知冲突。
三维可视化进度管理
1.进度管理
进度管理是项目建设目标达成的基础,如何在各种制约因素交错牵制下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并按时交付,是每个项目参建方关注的焦点。
该平台基于工作流,对总进度、月进度、周进度进行流程管理,支持导入MS Project进度计划,可以查看进度甘特图,查看每项WBS任务的任务内容、计划进度、计划工期、实际进度、实际工期、进度现状等。
2.进度模拟
通过将WBS分解任务与BIM模型构件相关联,可进行施工进度模拟。
3.进度监控
BIM模型与进度数据相关联,现场施工人员将实际进度填报至平台后,实现模型构件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自动对比,以不同颜色表示其所处进度状态,辅助参建方确定延期部位,实现对进度的动态管理和可视化监控。
投资控制
投资控制包括合同管理和支付管理。可以通过平台在线查看合同信息,如合同扫描件、合同支付节点以及支付条件等。同时,平台对预付款、进度款进行管理,基于合同台账生成支付台账。
质量安全管理
1.质量安全过程管理
平台支持扫描件归档,并基于工作流对开工、停复工、验收、安全检查等过程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管理者可随时掌握现场的质量缺陷、安全风险因素,并进行有效的协同共享,提高各方沟通效率。
2.质量安全巡检
巡检人员将日常拍照记录上传至平台,可与BIM模型构件对应挂接。管理者可以非常直观地查看现场问题,准确掌握缺陷位置。整改任务可发送给相关责任人,监理方对整改结果在线验收。建设方可随时监督、检查整改过程及结果,形成闭环管理。
3.智慧工地
通过与智慧工地系统对接,可以对现场的人员、环境、视频监控进行查看。
结语
本文以某大型水质净化厂EPC项目为例,结合应用实际,对BIM协同管理平台的整体架构、各模块功能和操作方法等进行了分析,并对BIM模型进度模拟和质量安全模拟的开发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BIM技术协同管理平台的建立,可以使工程项目中错综复杂的建筑信息和管理信息得以整合,从而使建筑信息和管理信息的无序变为有序。平台以基于BIM数据库为基础,结合EPC管理流程需要,使各参建方在平台上进行规划、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维护等工作,进行质量、安全、费用、信息、会议、智慧工地等要素管理,有利于实现各部门、各专业之间的协同工作,提高整体工程推进效率、节约建设成本。
参考文献
[1] 李勇,管昌生.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项目信息管理模式与策略[J].工程管理学报,2012,26(04):17-21.
[2] 葛文兰,于晓明,何波.BIM第二维度——项目不同参与方的BIM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 李犁,邓雪原.基于BIM技术的建筑信息平台的构建[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2,4(02):25-29.
[4] 李明,徐鹏.建设项目BIM技术应用驱动分析[J].建筑经济,2020,41(06):65-68.
[5] 徐友全,刘欣.基于BIM的大型建设项目扁平化组织结构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3,27(01):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