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主管主办
工程建设行业已由以前的高速发展进入了低速增长阶段,建筑企业的利润长期处于低利润水平,且呈现出逐年下降趋势。就整个行业来讲,则面临“三大挑战”:市场资源之间流动性不足、竞争主体市场化程度不高、行业生态协作融合不够。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今年建设行业面临的情况跟往年相比同在何处?不同又在哪里?需要认真思量。在此,我以“生态发展共同体”为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大势与大局综述
如何看待时局?我想可以从三个视角来看:全球的视角、中国的视角和行业的视角。
全球视角
环视当今全球,有三件大事应当重点关注:第一是新冠肺炎疫情,第二是中美关系,第三是“百年之变”。
新冠肺炎疫情
到今天为止,新冠肺炎疫情确诊病例数最多的前五位国家分别是美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和法国,世界范围内的疫情大大出乎人们意料,并且至今没有减弱的趋势。美国因为新冠病毒死亡人员超过40万,有人统计了一下,比美国在二战以来的三大战争(朝鲜战争、中东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中死亡的总人数还多。疫情对中国的影响,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比如说,今天大家出行都需要带上口罩。由于疫情的影响,我们被迫对自己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必须进行一些调整。有些企业在疫情过程中会得到发展,因为选择的路子是对的,也会有一些企业将逐渐消亡。
中美冲突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一组国家关系,中国GDP占美国的比重已经接近70%,这是一个趋势,我们离美国越来越近。美国在往一个路子上走,中国在往自己的路子上走:目标上,美国要“领导世界”,中国要“伟大复兴”;行动上,美国要“美国优先”、确保“霸主地位”,中国倡导“一带一路”、构建“命运共同体”;结果上,冲突不可避免,但是在二战和核武器出现以后,核大国之间发生核战争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全面军事冲突、大的核战争一般不大可能,但是局部的冲突是会有的。大国冲突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经济领域(贸易、金融、货币)的冲突,现在中美冲突主要是贸易的冲突,金融的、货币的冲突阶段还没有完全到来;二是科技的冲突,美国打压华为绝不是为了一个企业,而是从利益高点出发的;三是政治的冲突,制度体系的冲突是很难调和的;四是军事的冲突,大的军事冲突不会发生,小的局部的冲突是完全有可能的;五是文化的冲突,比如美国新冠肺炎疫情死了那么多人,许多人仍然不愿意戴口罩,这是骨子里文化和认知的不同。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也是不可避免的。表现形式上是经济、贸易、科技的冲突,根本上是文化的冲突。几个方面来看,中美竞争与冲突是一种长期的状态。
百年之变
从世界发展格局的变化来看,二战以后经历了“两大阵营”“三个世界”“一强独霸”“多级世界”四个阶段的发展演变:
(1)二战之后,以美苏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影响了世界几十年;(2)二十世纪60年代中苏决裂以后,毛主席提出了“三个世界”的理论,对世界格局产生重大影响;(3)苏联解体之后出现了“一强独霸”,美国霸权主义盛行;(4)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出现多极化趋势。世界不可能永远都是“一强独霸”,每一个国家都在发展,世界的局势也在变化,有可能成为多极化几极的是:一是美国、中国、欧盟三极,还有日本、俄罗斯、印度等。11月15日,RCEP15国区域经济关系协定的签订是个重要事件,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区。有什么特殊意义呢?东盟十国本身就是个自由贸易体,这里,重要的是包括了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新加坡这些相对发达的国家,虽然深度不如TPP,但是参加人口和贸易总量都占到世界总量的1/3,这个自由贸易区会影响到世界格局的变化,中国是这个自由贸易区的发起国,它可能比“金砖五国”“亚投行”带来的影响还会更加深远一些。百年之变不是从今天开始的,也不是从近几年开始的,只是在近几年这种变化加剧了。既然是长期的,百年之变也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从“两大阵营”“三个世界”“一强独霸”到“多级世界”的发展还会逐步演变,这是世界格局的发展趋势。
从全球视角来看,目前我们思考问题最重要的三个点是:疫情给生产生活方式带来很大的变化,中美关系在不断的斗争中发展和磨合,我们面临着百年之变。这些东西作为企业来讲,身在其中又身在其外,我们难以左右,但要考虑大局、认识时局、谋划全局,对此必须有深刻的认识。
中国视角
从中国视角来看,有两个“历史演变”和新发展格局的“驱动力”需要认真关注:
一是城市化进程的历史演变
演变的几个关键词是工业化、城市化、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化。
建国初期的中国是一个农业化社会,当时城镇化率只有10%左右,从那时开始我国就开始了工业化进程。实际上,城镇化的发源是工业化,因为农业社会的生活方式是村落居住,不是城镇居住,到了工业化大生产时代,人口才慢慢集中,后来才有了城市化。我国在90年代初开始提“城镇化”,现在又提“新型城镇化”,那么新型城镇化和原来的城镇化有什么不同?这里最重要的三个点分别是“城市群”“都市圈”和“中心城市”,城市的发展从城镇化率10%到现在的60%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到2021年建党100周年我们基本实现小康社会,建国100年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城镇化率在80%左右,我们还有20个百分点的增长空间,对应的是2.8亿人要成为城镇人口,这两三亿人将来的生活方式、居住方式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城镇化发展的需求是巨大的。放到历史的长河中,我们遇到的困难不算大,我们所取得的成绩也是人类在不断前进的过程中实现的。面对今天的困难,我们要乐观、长期地去看待,放到大的格局里看,确实是“年年岁岁花相似”,每年遇到的问题都差不多,没有难到哪去,也没有好到哪去。但是“岁岁年年人不同”,我们还要不断地以变应变,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前进。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变,其中城市化进程的趋势没有变,只要不发生世界大战,这个趋势就不会发生逆转。
二是发展格局的历史演变
现在大家都讲“双循环”的发展格局,格局的形成在很多情况下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是一种历史的选择,是各种因素促成的。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做法、有不同的精彩,比如说建国初期“一边倒”的发展格局也是没办法的事,50年代因为“一边倒”,苏联支持我们150个大项目,我们的工业化进程由此加快;60年代与苏联决裂,唯有“自力更生”,这个阶段也取得了很多伟大的成就;80年代改革开放,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2001年我国加入WTO开始了国际大循环;特朗普上台之后开始对我们进行反制和压制,我们只好形成“内循环为主、双循环互动”的大格局。“双循环”提出的背景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世界上有资格提“双循环”的国家不太多,美国可以,中国可以,印度从人口角度可以,但是因缺乏工业基础还不一定可以实现“内循环”。我们要以“双循环”的发展格局为基本点,还要以“内循环”为主,这是形势发展的现状,同时也是因为中国有资格有能力去做。从发展格局的演变来看,在每一种条件下我们都可以有所作为。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必然会成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驱动力
在这种“双循环”格局下,工程建设行业最主要的驱动力是什么?最有希望并且是最能走好的道路又是什么?与我们关系最近的是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建设必然会成为“双循环”格局下的一种驱动力。为什么要单独来谈基础设施?因为我们就是从事建设行业的,无论是设计、施工,还是投资类企业,基础设施领域与我们息息相关,同命相连。无论是从城市的发展空间、发展质量,还是从所达到的目标来看,目前我们与世界的差距还很大。即使在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地区,比如长三角,基础设施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目前公路、铁路虽然建了很多,但是网格化的东西还没有形成,部分大型城市的通达性还有待提升,例如重庆和西安之间,坐火车需要六七个小时,高铁建起来之后可能一两个小时就到了,要想实现交通的快捷,就得进行基础设施投资,中西部和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地区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国有十几个城市群,在沿海地区的城市群中,长三角、珠三角都在提“轨道上的长三角”“轨道上的珠三角”,要实现轨道上的交通建设目标,投入就会很大,而且除了轨道交通本身的建设之外,还会给轨道交通周边的基础设施建设带来很多的空间。我国经济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我们有能力、有基础来进行持续的开发,基础设施领域必然会成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驱动力,也必将为建设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我简单做了个统计,铁路与轨道交通、公路市政、城区建设、环保水务和产业园区这五个领域未来大概有3万亿的市场空间,这还只是直接性的投资,还不包括间接性带动业务的发展空间。所以我们完全没必要悲观地来看2021,而要乐观地去看,要认真的去辨识并找到适合自己走的路。
行业视角
站在行业的视角,目前的行业政策、行业发展态势对我们有哪些影响呢?我归纳了几个关键词:“两化”“两去”“两降”和“三大挑战”。
两化:人口老龄化、社会数字化
(1)人口老龄化方面,从2016年开始我国的出生率就一直在下滑,出现了“未富先老”的迹象,目前人口老龄化率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
但是我们的经济并没有达到这个水平,这是我们所面临的现实情况,劳动力稀缺已经开始影响到建设行业,现在工地上干活的一般都是四五十岁的人,二三十岁的人都不愿意从事这个行业,这是我们面临的挑战。
(2)在社会数字化方面,数字化、智慧化、互联网化都给我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带来变化。比如今年的疫情,凡是信息化水平比较高的企业和行业,受到的影响就会小一点,凡是信息化应用水平比较低的企业受到的影响就会大一些。我在中建工作了40多年,建筑央企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在建设行业应该说是排在前列的,但是,我们以跨界的视野来看,建筑央企的信息化应用水平还是比较低的。
比如:平安集团是一家万亿级上市公司,他能在元月份出公司财报,同样万亿的建筑央企的公司财报不到四五月份、甚至六七月份是出不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信息化应用水平不高,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在信息化的投入上,我们建设行业普遍较低,一年投入几百万元、几千万元的企业就算投的多了,而平安集团一投就是上百亿元,这种投入能带动生产力的提高。
再比如这次突发疫情,平安是过完春节就正式上班,没有因为疫情影响到正常的工作,所以信息技术绝对会提高我们的生产效率。在信息化应用方面,我去过200余家工程建设企业调研交流和学习,我比较关注一个数字,就是机构人员占比(即中后台人员的比例,中后台人员包括分公司、公司、集团三级机构的人员),有的企业只有10%左右,有的企业则高达40%以上,这包括了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不要认为占比高的全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也有占比达到40%多的。同样是千亿级企业,有的企业占到10%,有的20%,有的30%多,这说明什么问题呢?工程建设企业的管理对象是一个个工程项目,人力资源应当更多地配置在项目上,项目上的人力资源配置越多,企业创造的价值就越高;机构人员占比越高,企业效率就越低。为什么有的企业占比高、有的企业占比低?差距在哪呢?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在信息化上。工程建设企业并不是做不好信息化,关键是我们的思路和方向不对、措施不力。信息化能做好的企业,盈利水平就会比较高,除此之外,信息化和数字化还会带来很多其他的影响。
两去:地产去金融、金融去泡沫
与我们相近的两个行业——地产行业和金融行业,一个缺钱、一个缺项目:(1)地产行业现在在去金融化,国家给地产行业划定了“三条红线”和“两个观察指标”(三条红线-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70%、净负债率>100%、现金短债比<1倍,两个观察指标-拿地销售比≤40%、连续三年经营性现金流<0),这必然会对整个行业产生影响。(2)金融去泡沫化方面,与建设行业相关联的行业政策会给我们工程建设企业的运营管理和市场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这是需要充分关注的。
两降:政府降负债、企业降杠杆
虽然今年疫情来了,国家允许政府发一些债,但是债是相对的,总有一个量,如果长期发债,政府的负债率也会很高。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效率是最高的,但是现在有一些经济活动在过程中却是逆市场化的,不太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也有一些行业垄断。政府降负债和企业降杠杆是好的,但会影响到我们工程建设企业的运营和发展。
纵观十多年来的发展,工程建设行业已由以前的高速发展进入了低速增长阶段,建筑企业的利润长期处于低利润水平,且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许多企业,尤其是大批中小型建筑企业面临着生存危机。就整个行业来讲,则面临“三大挑战”:市场资源之间流动性不足、竞争主体市场化程度不高、行业生态协作融合不够。
如果说“两化”“两去”“两降”是从外部来看,那么三大挑战就是从行业内部来看:(1)市场流动性方面,改革开放40多年,现在市场上有钱人很多,社会上资金量很大,同时也有很多项目找不到钱,市场生产要素之间缺乏流动性,许多施工企业经常喊“没钱、没钱,有钱就好了”。我到平安工作之后发现,有钱是一件很苦恼的事,因为钱需要有流动性,平安每年都有大量的资金要寻找去处。前段时间我参加国家发改委组织的一个“盘活存量资产”的会议,在会上发言的时候我提出,能不能把平安这类企业的钱也作为存量资产来盘活?这个观点也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同。我们需要从全社会的角度,使资金和资产要素实现最优化的配置,但是要用市场化的手段来实现。平安之所以有钱,是因为它花钱不是太容易,如果钱很容易花,它就没钱了,它有市场化的规则和要求。总之,要素之间的流动性还需要加强。还有一些央企国企,前些年一下签了很多PPP项目,资金状况就不是太好,因为建筑施工企业是轻资产企业,往重资产持有的方向去做,总有一天会转不动。平安这类保险金融企业和建筑央企国企如果能够结合起来就很好了。
(2)竞争主体市场化方面,行业集中度过高,央企国企占据绝对优势,从2020年上半年50亿以上的项目中标情况来看,五大央企中标了60%、70%的项目,这实际上不利于市场化的资源优化配置。
(3)行业生态协作融合方面,大家都喜欢自己来做,不喜欢分享,还有一些恶性竞争的行为,行业的协作融合是不够的,应该要公开竞争、公平竞争、良性竞争,所以我用了“生态发展共同体”这个词。“生态发展共同体”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利于我,我利于你;你帮助我,我帮助你;你为了我,我为了你”。大家互助、互利、共进、共赢。
“双循环”格局下
建设行业发展的主旋律
在当前的形势下,我认为“生态”“协作”“共赢”应当成为建设行业发展的主旋律。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行业内要有生态的理念、协作的理念、共赢的理念:
(1)要着力构建生态发展共同体,规划设计、建设承包、供应采购都是传统的领域,新领域如金融服务、运营服务、信息科技等都要融合到传统领域中来,进而形成新的建设行业发展生态,生态的理念就是要求要不断地去融合,融合就要有开放的心态。
(2)建设行业与金融行业如何协作和融合?从建造的角度来看,它需要长效的资本金、优惠的资金价格、快速的流程时效、更全的产品服务和更灵活的创新突破。而从金融的角度来看,它需要更深的理解建设行业、更透明的资产信息、更多的管控手段、更多的盈利来源、更久的合作关系。金融和建设二者结合之后将带来资金优势、成本优势、效率优势、创新优势,这两个行业都有很多存量,融合之后会带来新的优势。
(3)工程建设企业不能仅仅作为一个“打工者”,要从建造的角度去理解运营,也要从运营的角度去理解建造,二者协作融合最后带来盈利优势、价值优势和门槛优势,这种合作确实是必要的。
(4)科技将赋能全生态,建设和科技两者怎么融合呢?我认为方向是数字化、智能化、产业生态互联网化,这种融合将会产生四大生态平台:资产交易平台、供应链协同平台、金融交易平台和专业服务平台。
数字化:5G时代,“云部署”将助推企业转型升级。从传统的数字化转型到未来数字化的布局,5G因为速度快、低延时、容量大,将使建造智能化有可能得到实现。以平安的数字化场景为例,平安云是金融业内最大的云平台,包括SaaS、PaaS、laaS,能为银行提供收支管理、智能线上审核、智能风控等服务。如果把平安已经有的、能够适用建设行业的技术成果融合应用到我们管理实践中,则会大大降低我们的研发成本,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我们应当具有跨界的思维、跨界的应用,不断提升我们的信息化应用水平。
智能化:技术创新为建造过程管理带来智能化变革。智能化应用方面,过去我们在建造管理过程中的一些应用系统如OA系统、ERP系统、PM系统,从静态的、孤立的、事后的、被动的应用逐步转向主动的记录、认知和预判,甚至于形成某些智能化的应用场景,但总体上讲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是远远不够的。例如:智能化“微表情”场景,现在工地上普遍使用的是劳务实名制管理,平安开发了一套基于“微表情”管理的智能风控平台,它可以实时捕捉到作业人员面部44块肌肉的运动情况,在1秒钟内识别54种复杂微表情并分析出人的心理状态,比如,作业人员如果心情不好,有可能出现安全隐患。这样的智能化场景应用就可以运用到智慧工地的安全管理中。目前平安的这套软件和小程序已经比较成熟了,其他企业再从零开始去研发就没有必要了。我们要跨行业、跨界去思维,其他行业用得好的东西,可以在理解之后拿过来用,不要关起门来自己做,研发的周期会非常长。
产业生态互联网化:技术创新为产业互联网化带来可能。产业互联网方面,区块链、云技术、物联网、大数据应用都会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最近我写了一篇《也谈数字化转型》的文章,重点谈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方向和路径问题。在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上,比如企业内部的集采系统,虽然每一家企业都在做,但是仅仅局限于建设行业来做,集采可能很难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也很难大幅度提升效率,如果把金融行业的系统引进来,可以更加快速、更加有效,因为金融对信用的管理是最好的,集中采购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对信用的分析、判断、评价、使用,运用信息互联技术可以大大提升我们的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