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博

扫一扫,关注微博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主管主办

加入收藏

“十四五”时期,勘察设计企业如何做好战略规划?

发布时间:2020/9/29 15:20:26 浏览次数: 作者: 管理员 来源: 本站

对标一流,科学谋划“十四五”


科思顿企业咨询管理有限公司高级合伙人  郭刚


2020年6月,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开展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的通知》,要求在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重点企业开展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对标管理作为和流程再造、战略联盟并列的21世纪三大管理工具之一,对于正在谋划“十四五”的勘察设计企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对标管理的定义和做法


对标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寻找最佳实践,并以此为基准进行分析和持续改善的一系列管理行动。优秀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其成功经验值得其他企业学习和借鉴,对标管理可以指导企业学习优秀企业的过人之处,弥补自身的短板和不足,从而改善管理,构建竞争优势,实现发展创新。


对标管理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美国企业学习日本经验的管理运动中,由施乐公司首先推行,随后众多大型企业纷纷效仿,形成了对标管理的浪潮。据统计,世界500强企业中有近90%的企业应用了对标管理,并以此推动了业绩的增长。例如,华为早在1998年就以IBM为标杆,推行对标管理,对研发管理体系、供应链管理体系、财务和销售服务体系等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和重构,以此建立了世界级的管理平台和组织能力,才有了如今华为一跃发展成为“全球最大通讯设备商”。


对标管理做法一般包括找准工作目标、建立评价体系、选择对标企业、进行差距分析、实施改进行动、开展评估总结几个工作步骤(图1)。


图1.png


在开展对标管理工作前,首先需要找准工作目标。以国务院国资委开展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为例,企业要在短短一两年内全面实现八个方面的管理提升并不现实,企业应该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短期工作目标、重点,解决迫切问题,并形成长期持续改进、螺旋式上升的管理提升机制。


在明确对标工作目标后,需要对企业内部管理进行审视,根据对标领域要求,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标指标和绩效指标有所不同,绩效指标侧重于财务业绩和短期战略实施,对标指标更侧重于中长期组织能力提升。例如,中建集团作为国务院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提出了“一创五强”的目标体系。以“创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为总目标,建立了包括价值创造力强、国际竞争力强、行业引领力强、品牌影响力强、文化软实力强5个方面数10个子目标的对标指标体系。


对标企业一般从同行业企业中选取,根据企业实力情况,可以选取世界一流或国内一流企业进行对标。选取同行业企业对标,虽然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使能够找到行业内最好的企业作为标杆,并且效仿其经营管理模式,但是由于企业环境、体制不同等因素,可能仍旧无法找到推动企业突破发展的核心动力。这时候选取其他行业企业进行对标,便成为了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与对标企业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寻找差距并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是推行对标管理的关键。因此,企业在对标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基于企业的发展现状,依据对标分析的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并将建议变为可操作的行动措施。


对标管理是一个持续开展的系统工程,推动企业通过模仿创新逐渐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管理体系。企业在落实具体改进行动后,还应该定期对改进情况进行评估总结,并根据外部环境变化持续更新对标评价体系,以此推动企业不断实现自我提升,逐步向一流企业迈进。 


从八个方面系统提升勘察设计企业管理能力


国务院国资委开展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要求企业从八个方面(图2)聚焦管理薄弱环节,制定对标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和对标提升工作清单。


图2.png


就勘察设计企业而言,可将这八个方面的常见问题、重点任务和改进措施总结如下。


加强战略管理,提升战略引领能力


勘察设计企业常见的战略管理问题包括:受传统计划经济影响较深,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趋势缺乏洞察;一些企业缺乏战略规划,对未来发展认识不清;一些企业虽然具备战略规划,但缺乏明确的、切实可行的目标分解和实施措施,战略执行力弱;业务同质化明显,缺乏核心竞争力等。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对标管理要求,提出行动建议(表1)。


表1   战略管理对标提升行动建议

领域

重点任务

主要改进措施

战略管理对标

强化战略管理意识,明确战略定位、发展思路和业务组合,强化战略规划的有效落实。

  • 建立战略管理体系。完善战略规划、战略实施、战略评估和修订机制。

  • 制定战略规划。明确战略定位、战略目标、业务组合和战略举措。

  • 完善目标管理。对战略目标和任务要求进行年度分解,形成目标制定、目标跟踪、目标反馈和调整机制。

主业管理对标

强化主业管理,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向主业集中,持续提升主业竞争力。

  • 明确主业构成。和一流企业开展业务组合对标,结合企业发展愿景,明确主业构成,统筹规划主业需要的资源要素。

  • 提升主业竞争力。针对主业的短板加大资源投入,包括人才、技术、资质等,建设品牌,提升行业影响力。

全国化和国际化对标

在服务好区域市场基础上,积极稳妥实施“走出去”战略,进行全国化和国际化布局。

  • 打好组织基础。构建适应全国化和国际化布局的组织结构和经营管理机制,加强经营队伍建设,学习先进的市场拓展方式方法。

  • 做好风险管理。针对跨区域布局中面临的经营、质量、人才等风险管理做法进行对标,提升市场控制力。


加强组织管理,提升科学管控能力


勘察设计企业常见的组织管理问题包括:组织结构不能快速响应业务发展和服务客户需要;部门和岗位设置或多或少存在“因人设岗”现象,组织内部功能界定不明确,责权不对称;生产组织多以承包制为常见模式,粗放管理,缺乏有效授权;项目管理组织建设滞后,生产效率不高;存在一定“人治”现象,制度、流程体系建设滞后或者执行不力等。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对标管理要求,提出行动建议(表2)。


表2   组织管理对标提升行动建议

领域

重点任务

主要改进措施

组织结构对标

优化职能部门和生产部门设置,推行“扁平化”、“大部制”和“项目制”管理。建立健全目标明确、边界清晰、权责对等、精筒高效的组织体系。

  • 优化组织结构。对标一流企业,调整组织结构。职能部门以“大部制”为设置原则,强化精简高效;业务部门以“扁平化”为设置原则,以成为经营生产一体化的产品事业部为发展方向,合理授权,强调高效运转和快速响应。

  • 加强职能建设。完善职能部门的职责履行,对外做好客户服务,对内做好支持和管理。

  • 推进项目管理。建设以项目为核心的生产组织管理体系,逐步推行项目制在成本核算、薪酬分配等方面的应用。

  • 建立流程性组织。以客户为中心,推进流程与组织、制度的匹配,实现流程的不断优化。

法人治理对标

转变行政化管理方式,通过法人治理结构依法履职行权,提升企业管理市场化、法治化水平。

  • 探索体制改革。根据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精神,探索、推行员工持股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发展资源,激发内部活力,完善公司治理,增强企业竞争力。

  • 完善董事会设置。根据现代企业要求完善董事会配置,探索引入外部董事,设置各类专业委员会,实现科学治理。

  • 完善公司治理规则。制定完善议事规则、权责清单等,规范企业决策程序,实现科学决策。

企业文化对标

加强组织文化建设,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塑造良好企业形象,不断增强企业凝聚力、向心力和软实力。

  • 完善企业文化体系。结合企业历史传承、时代特征和企业发展愿景,完善核心价值观等企业文化理念体系。

  • 完善企业文化建设。通过制定企业文化手册,开展各类企业文化建设活动,加深员工对企业文化的理解,让企业文化入脑入心。


加强运营管理,提升精益运营能力


勘察设计企业常见的运营管理问题包括:客户管理体系尚未建立,市场经营停留在项目销售和服务的初级阶段,市场营销能力不足;承包制模式下,缺乏预算管理和对成本的有效管控,分包商和供应商管理粗放,运营效益提升不明显等。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对标管理要求,提出行动建议(表3)。


表3   运营管理对标提升行动建议

领域

重点任务

主要改进措施

营销服务对标

完善营销管理和客户服务体系,科学制订营销策略,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和品牌形象。

  • 完善客户分类分级。通过客户分类分级,加强重点客户的资源投入,通过实施主动营销和个性化服务,开展和客户的互动,深化对客户需求的理解,加强客户价值的创造。

  • 建立客户管理体系。建立以客户信息管理、关系管理、营销管理、投诉管理和满意度管理等为基础的客户管理体系,以客户满意度为基础,着力提升客户忠诚度。

精益管理对标

树立全员参与、协同高效、持续改善的精益管理理念,将精益管理运用到业务全流程,持续提升运营效益。

  • 加强成本管控。针对部门和项目实现全成本管控。对不同项目进行分类分级,以工程总承包项目成本管控为重点,逐步实现各类设计项目成本管控。

  • 探索建立工时体系。梳理从市场开发、投标、勘察、设计等全过程的资源投入,探索建立内部工时体系,量化资源投入,持续提升价值创造能力。

供应商管理对标

优化分包商和供应商管理,持续提升采购集约化、规范化、信息化水平,实现采购优质优价和全生命周期总成本最低。

  • 完善分包商和供应商管理体系。对分包商和供应商进行分类分级,明确合作范围与能力要求;加强分包商和供应商的全过程管理,完善分包商和供应商的事先考察、事中监督、事后评价以及进入退出机制,实现科学管理。

  • 建立价格数据库。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分包商、供应商价格数据库,并将数据库与市场动态联系,实现采购质量和价格的最优。


加强财务管理,提升价值创造能力


勘察设计企业常见的财务管理问题包括:以会计记账和报表功能为主,预算管理、成本核算、财务管控能力不足,未能对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有效支撑;资本运作不足,资金闲置明显等。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对标管理要求,提出行动建议(表4)。


表4   财务管理对标提升行动建议

领域
重点任务
主要改进措

财务管控对标

构建一体化财务管控体系,推进资金集中统一管理,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和财务信息化建设,实现财务信息贯通和管控落地。

  • 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聚焦价值创造,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坚持以自由现金流为核心的价值管理,强化应收账款的精细化管理。

  • 完善项目成本核算。推进落实分部门分项目核算,细化完善项目成本核算,促进成本控制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 加强业财一体化建设。借助信息化手段,全面打通业务数据、财务数据的链接,建立业务、财务紧密相连的数据共享与分析平台,实现智慧化经营决策机制。

资本管理对标

建立健全资本管理体系,有效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通过股权运作、并购重组、基金投资、培育孵化等方式,提高资本的流动性和回报率,促进企业资本保值增值。

  • 探索并购重组。在主业范围内,寻求能够加强企业竞争力的并购重组机会,通过整合资源加强外延式发展。

  • 完善资本运作机制。探索多种投资形式,通过控股、参股、创建合资公司等多种方式进行投资,促进业务发展和市场拓展。


加强科技管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勘察设计企业常见的科技管理问题包括:缺乏科技发展规划,企业科研和技术创新缺乏中长期考虑和坚持不懈的推动;科技创新有效投入不足,过程管理粗放,创新效率不高,成果转化率不高;科技创新激励不足,技术人员忙于生产,对参与科技创新工作缺乏动力等。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对标管理要求,提出行动建议(表5)。


表5   科技管理对标提升行动建议

领域

重点任务

主要改进措施

科技规划对标

加强科技创新规划,强化新兴技术和战略必争领域前瞻性布局,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知识产权工作水平,打造长板优势。

  • 做好科技发展规划。跟踪国家、行业和地方政策及市场需求,超前规划科技创新方向,明确技术创新路线,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 加强创新投入。加大科技创新方面的资金、人才、设备等资源投入。

  • 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加强专利、专有技术的申报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建立完善知识成果转化机制,发挥知识产权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创新管理对标

完善科技创新管理,加强包括应用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高水平研发平台建设。

  • 加强科技创新全过程管理。从课题立项、过程管理、成果管理等方面入手,完善相关制度和流程,提升创新工作效率。

  • 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内外结合,建立健全上下游创新单位合作机制,联合产业集团、高校、科研院所、设备厂商等积极开展产学研用工作,整合各类资源,建立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

  • 加强交流学习。加强与国际、国内领先企业的合作与交流,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积极开展创新交流活动,将先进理念和创新成果引入企业,利用外部智慧推动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创新激励对标

健全创新激励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 完善科技发展专项资金制度。加大科研创新投入,保持长期、稳定、高比例的资金投入。完善创新组织建设,建立创新组织与生产部门之间协同配合、利益共享的有效机制。

  • 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建立包括科技创新项目产值激励、专利或专有技术成果激励、成果转化激励等各类激励机制。探索项目收益分红等科技创新中长期激励机制,营造“尊重人才、重视创新”的氛围。


加强风险管理,提升合规经营能力


勘察设计企业常见的风险管理问题包括:风险意识薄弱,缺乏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内控体系不健全;法务人才缺乏,法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功能弱化;责任追究制度不完善,资产低效运营、浪费、流失等问题责任不清等。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对标管理要求,提出行动建议(表6)。


表6   风险管理对标提升行动建议

领域
重点任务
主要改进措施

风险管理对标

强化风险防控意识,健全内控管理体系,抓好各类风险的监测预警、识别评估和研判处置,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

  • 强化风险防控意识。加强风险宣传,强化风险意识,着重关注工程总承包项目经营、质量、安全等重大风险。

  • 建立健全内控管理体系。识别并梳理现有内部控制点,实现内部控制分类分级,将风险管理融入业务流程和日常管理中,实现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应急处理和实施完善等全过程管理。

法务管理对标

推进法律管理与经营管理深度融合,突出抓好规章制度、经济合同、重大决策的法律审核把关,推进依法治企。

  • 加强法律审核。充分发挥法律审核在风险防控中的重要作用,梳理经济合同、重大决策等管理流程,将法律审核适度前置,提高企业管理合规性。

  • 建设法务队伍。提升内部专业化法务人才能力,通过与社会化法务机构合作,提升诉讼、案件等重大法律问题解决效率。

责任追究对标

加强责任追究体系建设,形成职责明确、流程清晰、规范有序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警示惩戒作用。

  • 建立健全责任追究体系。优化完善以生产经营损失、项目管理责任追究等为主体的责任追究机制,坚持教育和处罚相结合,有错必究,加强干部“廉洁履职、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升科学选人用人能力


勘察设计企业常见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包括:缺乏清晰的人力资源队伍建设目标和人力资源管理提升方向,企业难以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薪酬分配因素单一,没有全面体现岗位价值、工作能力和工作贡献,缺乏中长期激励机制;缺乏科学的绩效考核,管理人员考核基本流于形式,技术人员考核以工作量为主,缺乏全面评价机制;缺乏对人才有系统的长期培养机制,员工难以看到事业前程等。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对标管理要求,提出行动建议(表7)。


表7  人力资源管理对标提升行动建议

领域

重点任务

主要改进措施

人才管理对标

强化规划引领,坚持人才队伍建设与业务发展同步谋划,围绕人才的选、育、用、留持续探索创新,提高人力资源对企业战略的支撑作用。

  • 制定人力资源规划。以人才为核心,以战略为导向,以人力资源规划为基础,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各项职能建设。

  • 推进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探索推进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以岗位说明书为基础实行岗位竞聘。完善与岗位工作职责、工作业绩密切相关的绩效考核,推动落实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增能减的市场化管理机制。

激励机制对标

健全薪酬分配激励机制,推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探索中长期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动力。

  • 优化薪酬体系。建立以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为主,年薪制、项目工资制等多种方式并存的薪酬分配体系,以市场为导向,加强薪酬的激励性。

  • 优化工资总额管理。科学设置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人事费用率及科技创新相关指标的关联关系,让工资总额随着经济效益的变动、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而动态调整。

  • 建立中长期激励机制。对标一流企业,探索建立股权、岗位分红等中长期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人才培养对标

加强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把握不同类别人才特点因才施策,持续优化人才成长路径和队伍结构。

  • 建立能力素质模型和职业发展体系。通过以岗位为核心的能力素质模型为人才培养提供有效方向。建立管理、技术、技能等多通道的职业发展序列,打通各类员工能上能下的发展通道。

  • 加强人才梯队建设。以创新型、专业化、复合型人才等作为人才梯队建设重点,通过师徒制、轮岗制、培训课程体系等多种人才培养方式的综合应用,全面提升队伍能力素质。


加强信息化管理,提升系统集成能力


勘察设计企业常见的信息化管理问题包括:对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转型缺乏足够认识,信息化建设缺乏统筹规划,信息化建设推进无序,企业内部信息孤岛现象明显,信息化与业务“两张皮”等。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对标管理要求,提出行动建议(表8)。 


表8   信息化管理对标提升行动建议

领域

重点任务

主要改进措施

信息化规划对标

以企业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转型为主线,强化顶层设计,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

  • 制定信息化规划。根据企业信息化现状,对标一流企业,了解自身不足,明确企业信息化建设顶层架构和行动规划。

  • 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以制度、流程、数据标准化为基础,开展技术和管理标准化建设,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转型奠定基础。

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对标

推进信息系统平台化、专业化建设,促进业务与数字化的深度融合,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

  • 建设信息化系统。加强制度流程梳理,开展业务流程再造,以应用为目标,推进管理信息化,重点完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以平台化、专业化和一体化为导向,加强信息化系统的全面建设。

  • 加强BIM研究和应用。完善现有协同设计系统,紧密跟踪行业发展趋势,加强BIM研究和应用,探索从规划、设计、工程到运维的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数字化实现。

  • 探索数字化业务。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围绕建设智慧城市的发展需求,系统谋划数字化业务发展方向,与外部合作探索开展数字化业务,实现业态创新。


小结


2019年,我国城镇化率超过了60%,逐渐进入后城镇化时代。勘察设计行业发展也日渐进入成熟期,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企业发展分化明显,整合重组日益频繁。根据发达国家经验,在城镇化率突破70%后,基建投资将逐步下滑。按照目前的城镇化发展速度,勘察设计行业未来还有10年左右的市场增量空间,而“十四五”时期的发展就显得格外关键。勘察设计企业在积极做好业务拓展和市场布局的同时,要通过对标管理,将管理平台和组织能力建设作为“十四五”战略规划的重要措施,认清差距、练好内功、补足短板,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