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博

扫一扫,关注微博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主管主办

加入收藏

有机更新背景下,旧工业空间如何做好再设计?

发布时间:2020/8/21 13:25:03 浏览次数: 作者: 管理员 来源: 本站

基于有机更新的旧工业空间再设计

——以成都市石油总机厂片区改造为例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纯

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域建筑文化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 张毅


城市更新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持续存在的主题,以综合的方法解决城市问题,对既有环境实现有效再开发利用[1]-[2]。西方国家的城市更新最早可追溯到18世纪工业化时代,旨在公共卫生环境的改善和城市美化,其后经历了物质环境的更新、公众参与治理等阶段。近年来,城市更新的内涵从单一的物质环境更新发展到对经济、社会、环境等多目标的综合更新[3]


我国的城市更新经历了工业化发展指导城市物质环境的建设、城市现代化建设、大规模城市更新和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存量改造等阶段,主要任务包括历史城区改造、城中村更新、老旧小区改造、旧工业区更新和工业遗产保护等方面。现阶段正处于“拆改留”向“留改拆”的转变期,其中城市老旧工业区问题较为突出,有机更新理论成为当前广受推崇的改造思路[4],用来指导旧工业区空间提升与产业转型,重塑工业遗产活力。


有机更新的提出


1979年-1980年,吴良镛教授在北京旧城改造的什刹海片区规划中首次提出有机更新的概念,后来在菊儿胡同住宅改造中得到实践,并取得了国内外享誉的效果,从此有机更新愈加受到业界关注。有机更新理论不是横空出世的产物,是以“田园城市”、有机疏散等经典理论为基础,按照城市发展规律,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探索城市更新与发展过程中逐步发展完善得出的成果[5]-[6]


基本概念


有机更新理论将城市视为有机生命体,它的发展如同组织的新陈代谢过程,需要不断地推陈出新,才能保持生命的延续[7]。同理,城市的发展会面临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城市的有机更新是治理城市病的有效方法。直观理解,“有机”指遵循城市发展的规律,妥善平衡目前与将来的关系;“更新”指面对环境质量较差、规划理念落后、片区经济衰退的现状,采用适当规模、合适尺度实施规划设计来改善空间环境,以适应新的生活需求。综合而言,有机更新理论强调逐渐顺应城市肌理和历史脉络,从城市长远利益出发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因此,城市的有机更新不仅关注物质环境,还结合历史人文因素,从社会经济稳定、人口安居乐业、传承历史文化和合理保持城市传统形象等多维度考虑,充分体现城市审美与文化价值,满足人生产生活的多层次需求。


主要内涵


和谐统一的整体观


城市是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复杂的巨系统,人与城市、人与人之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有机更新理论的实践意义,应从整体出发,确保城市从总体到局部的和谐统一。为保持其“整体性”,要深入研究地区的城市格局和历史文脉,坚持城市更新过程中过去与将来肌理的相对一致性。城市有机更新是在建成空间里实施,通过对地区的历史和现状信息的分析,找出区域衰退的本质,从而进行产业和社会结构的有机升华。从城市保障功能方面看,需要在维护原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适当调整新的城市功能,更新配套设施,满足居民现代化的工作和生活需求;从延续当地文脉方面看,保护积累下来的资源和遗产的完整性,是城市更新中保持城市特色、发扬地域文化的大事,其利在当下、功在千秋。


尊重传统的价值观


城市是人类聚居的场所,城市精神是场所具备不可复制、独一无二形象与气质的基石。城市精神既有物质的内容,如城市风貌、经济活力等;也有非物质的内容,如历史文脉、社会习俗等。城市精神是引领城市继往开来、有机更新的动力源泉,这种精神的基础则是城市的价值。城市空间承载着城市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与审美价值,旧城区亦同样是城市价值的主要载体。旧城区更新应从尊重片区的价值出发,而不是一味地打破历史遗存的肌理和改变居民的生存方式,将“新”与“旧”观念有机融合。从社会价值方面看,旧城区的更新需注重社会结构的平衡,使公众能够参与到城市治理进程中来,满足居民在经济、居住、出行等多方面基本生活需求,增加市民的归属感与认同感[8];从文化价值方面看,旧城区的更新应该传承历史文化,尊重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延续并发展地方文化特色,赋予城市更深层的文化精神;从审美价值方面看,城市有其独有的城市面貌,城市的形态变化是新陈代谢的过程,需要反映城市发展的整体意向,注重布局的尺度和特征,创造良好环境效益,形成独特的城市空间形象。 


城市旧工业区的困境


旧工业区的衰败大多因本身的功能和空间环境不能适应城市不断变化的发展要求,从而衍生出经济效率低下和社会秩序失衡的问题。


物质环境问题


旧工业区污染是造成城市环境被破坏的重要原因,一些工厂在生存过程中由于无法有效处理有害气体、烟尘和污水等,使城市的生态环境遭到威胁。与此同时,旧工业区对水、电、煤气等资源的消耗过大,加剧了城市道路和基础设施的负担。旧工业区的结构不合理,对生产生活都很不利,道路不成体系,造成车流拥堵,效率很低,致使人们的生活极不方便。


经济建设问题


工厂企业的搬迁是工业发展的必然结果。旧工业区的企业由于交通、用地、成本等制约条件,需要在郊区选择新的厂址,原来的区域逐渐失去经济支撑。同时,混乱的城市空间、较差的生活环境、低端的商业实体和可达性低的核心资源,使得经济环境缺乏活力、土地价值降低,无法有效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如何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和经济发展,是旧工业区改造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社会问题


旧工业区的更新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国有中大型企业的改革,随着高新技术对传统工业的改造、工人开始分批次下岗,如何再就业成为了困扰社区居民的问题。同时,由于就业岗位减少和下岗人员收入降低、消费能力下滑,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建造也更加滞后,形成“破窗效应”。


人居环境问题


初期的城市更新以经济发展作为导向,采取“先生存、后生活”的思想,长期忽略了地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历史文脉的传承,造成精神文化的落后和文化遗产的丢失。同时,由于旧城公共服务设施的缺失导致居民的文化艺术生活匮乏、公共活动类型较少,市民的总体素质提升较慢。旧工业园区落后的开发模式导致公共绿地较少,医疗、教育设施落后,生活质量难以提高。


成都市东郊工业区石油厂片区空间再设计案例


片区改造的局面


成都东郊工业区曾经是成都工业区辉煌的象征,汇集着来自全国各地的科技力量,是国家电子工业和国防工业 集中地之一。后来出现了污染严重、工业与居住相互混杂、公共设施缺乏、城市功能缺乏等种种问题,成了落后的代名词。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建成区的扩张,受制于当时的规划思想,忽视了对该区域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同步更新,过度集中的工业区以及居住区与工业区的不合理布局,使得东郊的发展渐渐脱离了城市发展的主轴。


2001年8月,成都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对东郊工业区进行结构调整的重大决策,推动东郊旧城区的整体改造,提升东郊城市形象。这个决策被称作“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以下简称“东调”)[9]。“东调”的主要目标是引导第三产业向工业区集中发展从而优化成都的产业布局,通过土地综合开发、联合重组、体制创新、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东郊工业区向艺术区的转型(图1、图2),解决城市和企业发展的问题,变旧工业区为成华区工业文明的文脉符号,使其成为承载文创产业的空间载体。

改造的基本原则


历史文脉的延续性


工业区是城市文明的聚集地,对工业区的更新改造需要尊重历史和工业文化,了解物质环境的现状问题以及与地区的社会、经济、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关系,深入挖掘城市在历史中遗留下来的物质和非物质资源和遗产,并以此为延续和发展城市文化特色的需要。如工业区的空间尺度和建筑布局是因工业需求所遗留下来的特有产物,应保留有价值的建筑和树木,在沿袭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以历史的形式展示。更新规划时,要注重社区文化的整体发展,强调人文复兴和社会效益,包括文化设施的建设、文化活动的创造和发展文化生产,以此促进工业区的经济发展。


主体风貌的多样性


工业区的更新改造需要保留原有建筑的结构特征和群体特征,拆除质量较差的工业建筑和棚户建筑,将剩下的厂房和仓库进行改造和重建。同时在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厂区空间肌理的基础上[10],对未开发的空地进行整体规划,整合公共交通,合理布局绿地系统,按照“点-线-面”的方式,有层次地进行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旧工业区整体风貌,以适应当代的产业发展需求。


基本功能的完整性


旧工业区的更新需要对所保留的建筑规模和结构进行整理和分类,通过对建筑改造难易程度与功能要素的匹配度进行研究与评判,根据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对建筑的用途和功能进行注入或置换,原有的工厂改建为居住建筑或商业、娱乐设施[11]-[12]。原有的工业设施具有历史价值,可以对其进行美学特征的发掘,形成独特的景观效果。对未开发的空地进行整合,通过风貌要素的注入形成连续性、有主题、有体验序列的公共空间体系,优化工业区的空间组织,激发经济活力。


空间再设计的策略


2019年,四川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受东郊记忆艺术区管委会委托,以有机更新为设计思路的指导理论,总结出以下改造策略:在历史文化保护方面承袭社会文化;在风貌改造方面,模拟成都传统少城街巷空间肌理重塑街区形象;在优化功能性方面,植入活力业态、融入新交通体系、丰富公共空间。力求遵循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理念,将工业遗产与影视艺术嫁接,将文创产业与文旅体验融合,将公园场景与社区生活交织,以石油总机厂片区为基石,打造成华区“镌刻时光”特色影视艺术街区。石油总机厂片区打造“街区+走廊+公园”三大公共产品(图3),串联上下游相关产业,构筑集“创作孵化+前期拍摄+影视制作+运营推广+文旅体验”于一体的影视产业创新生态圈。


微信图片_20200821132103.png


承袭社会文化


旧工业区是工业时代社会文化的载体,在更新规划时应控制好工业区的整体风格和历史风貌,合理保留有较高价值的工业文化元素并加以改造。石油总机厂片区在改造前开展工业遗产建筑专题研究,评估保留了4栋历史价值巨大、建筑特色鲜明、空间利用价值较大的厂房(图4)。针对各个厂房的空间特性与材质特征,提出契主题、有特色、可操作的使用方式和改造要点。结合厂房保护利用,塑造前期创作、拍摄、演播等的空间载体,形成激活人气、凝聚人才的特色街区,融合工业文明和艺术文化,提供以影视艺术为主题的文旅型公共产品。


微信图片_20200821132107.png


重塑街区形象


旧厂区进行商业化的发展,必须要对其整体结构形态和建筑形式进行重塑,从而激发行人对工业区整体形象的审美认知。结合厂房改造,塑造“里巷”“外巷”,形成衔接南北的交互轴线,变封闭式厂房为开放式街区(图5)。“里巷”通过纵打通厂房,整体布置内外交互的广场空间和休憩设施,形成功能性、趣味性和景观性一体的游憩中轴(图6);“外巷”则是通过构建南北贯通、富含工业元素的空中栈道,串接建筑二层休憩平台和商业外摆,高效联动北侧文创园区和南侧生活社区,塑造立体漫游、内外交互的共享型通道(图7)。


植入活力业态


为激发旧工业区的活力,需要对厂区进行功能置换,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空间触媒,从而使工业区能够实现业态的可持续发展。石油总机厂片区的更新改造依托4栋保留厂房,根据内部空间大小与特性,由北至南分别打造影视工坊、红砖秀场、大咖聚落和数字云房4栋主题建筑,突出拍摄体验、演艺体验、创作体验和数字体验,成为影视前期创作、拍摄的空间载体,将工业遗产与影视艺术进行结合,从而落地文旅、升华产业(图8)。


微信图片_20200821132121.png


融入新交通体系


旧工业区的交通系统需要满足现代化的出行需求,结合实况,差异化导入“TOD”业态,形成合理的新交通体系。规划中联动站点的“TOD”文创服务走廊(图9)。结合绿带,塑造联动站点的商业景观前区。结合规划绿带布置开敞草坪、休闲节点和商业外摆,点缀工业文明主题小品和艺术装置,组织高效疏导TOD人流的步行流线,形成景观性、可进入、可参与、舒适链接南北站点、服务影视产业的900m开放式绿景人文空间。


微信图片_20200821132124.png


结合八里庄站,打造14万平方米TOD商业综合体(图10)。采用大体量、现代风的综合体形式,复合特色酒店、商务办公、现代公寓和休闲购物等业态,为影视产业后期制作、运营推广提供高品质的办公空间。以路口下沉式广场统筹地下空间,西至地铁站点,东联地下商街,形成立体串连的地下空间系统。


微信图片_20200821132128.png


结合二仙桥站,打造4万平方米TOD商业步行街:采用小体量、工业风、步行街形式,引入精品购物和特色餐饮等服务业态,塑造体现工业文明特色、凸显影视产业主题的TOD商业步行街。同时,布置时光云桥,联动北侧文创总部基地和商业空间,并形成中环路上的标志性景观。


丰富公共空间


旧工业区的空地需要通过更新治理,完善为功能丰富的公共空间,引入场景化设计,带给行人多方位体验。石油总机厂片区规划中化市政灰空间为多元场景的社区活力公园,利用电力线下地后的市政灰空间植入健身设施和运动场地,塑造活力宜人的社区活力公园场景。同时,融合“桃蹊”主题,对公园全段进行种植景观提升,整体形成“桃蹊逸景”的生态公园场景(图11)。结合数字云房布置5000平方米社区活力广场,导入商业外摆,形成亲切宜人的休闲消费场景。对位站点人流来向布置两处1000平方米公园入口广场,中段对位现状社区步行出口布置200平方米-500平方米开敞节点,既高效疏解集散人流,又向生活社区全方位开放。 


微信图片_20200821132132.png


结语


目前,我国尚处于城镇化高速发展阶段,旧城区更新存量很大,各方面利益矛盾尖锐,极大地影响了城市全面协调发展步伐,破坏了城市风貌的整体性。有机更新理论自提出30年来,城市更新建设过程中仍面临诸多问题,例如,有的城市以危旧建筑名义搞大规模简单粗暴的商业开发;有的地方缺乏整体观念,只对局部进行改造,造成与周边环境融合困难的局面;有的地方对有机更新理解不足,认为只是一种适合小规模改造的手段,阻碍了该理论在实践中的推广与发展。成都市作为西部经济辐射中心、内陆对外开放的战略高地,旧城区改造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石油总机厂区改造是成都市旧工业园区转型重启的典型代表,本文重点阐述了有机更新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以实现该片区社会文化传承、街区景观提升,通过公共空间的改善拉动更广区域的复兴。


参考文献

[1] 陈则明. 城市更新理念的演变和我国城市更新的需求[J]. 城市问题,2000(01):11-13.

[2] 唐燕,张璐,刘思璐. 2019年城市更新研究与实践热点回眸[J]. 科技导报,2020,38(03):148-156.

[3] 方可. 西方城市更新的发展历程及其启示[J]. 城市规划汇刊,1998(01):3-5.

[4] 尹志雯. 旧城居住环境的“有机更新”[J]. 设计,2019,32(1):151-155.

[5] 张晓婧. 有机更新理论及其思考[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7(11):29-32.

[6] 吴良镛. 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7] 李倞,徐析. 浅析城市有机更新理论及其实践意义[J].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08(07):25-27.

[8] 周陶洪. 旧工业区城市更新策略研究[D]. 清华大学,2005.

[9] 黄步瓯. 成都东郊工业区旧工业建筑改造性再利用模式浅析[D]. 西南交通大学,2006.

[10] 伍婧萱. 历史街区再生中的“城市针灸”策略初探[D]. 华南理工大学,2016.

[11] 邓艳. 基于历史文脉的滨水旧工业区改造和利用——新加坡河区域的更新策略研究[J]. 现代城市研究,2008(08):25-32.

[12] 李竹颖,张伶婉. 有机更新背景下创新空间营造策略研究——以成都音乐坊为例[J]. 上海城市规划,2019(01):5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