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博

扫一扫,关注微博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主管主办

加入收藏

后疫情时代,市政设计企业如何破解发展难题?

发布时间:2020/7/9 16:25:52 浏览次数: 作者: 管理员 来源: 本站

疫情之后,市政设计企业如何高质量发展


科思顿企业咨询管理有限公司高级合伙人  郭刚



近期,有消息称辽宁城建设计院被水发设计集团并购,在水发设计集团的并购新闻稿中这样写道:“在当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大背景下,市政工程建设市场容量将持续增大、前景广阔、大有可为。集团通过并购方式快速进入市政领域,高效拓展市政行业技术服务能力水平,力促集团高质量发展。”近年来,笔者熟悉的一些市政设计企业纷纷开展并购重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发展前景被众多企业看好。那么,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时期,市政设计企业应该如何思考未来的发展?



市政设计行业现状


1. 近年来,市政设计行业经营情况良好,收入和利润持续增长


受益于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市政投资的持续增长,“十三五”期间市政设计行业经营情况良好,收入和利润持续增长。2015年-2018年营业收入平均年增长率为43%,设计收入平均年增长率为37%,净利润平均年增长率为39%。市政设计行业“十三五”期间经营情况,如图1所示。


图1.jpg



2. 市政设计行业企业数量多、平均规模小、业务模式转型相对较慢,仍旧具有一定的区域垄断性


根据住建部统计数据:2018年共有1103家市政设计企业,占勘察设计行业企业数量的5%左右。2018年市政设计行业实现营业收入2727亿元,其中,设计收入489亿元。上述数据只是市政设计企业的经营统计数据,其他行业勘察设计企业参与市政设计的业务量没有统计在内,实际的市政设计市场总量应该更大。


根据以上数据,市政设计行业营业收入约占勘察设计行业总营业收入的5%,和企业数量占比相当。市政设计行业设计收入约占勘察设计行业总设计收入的10%,高于营业收入占比,这说明到2018年市政设计行业业务模式转型相对缓慢,设计仍旧是主要业务类型。实际上,2018年市政设计行业工程总承包业务营业收入占比只有39%,低于勘察设计行业工程总承包业务营业收入占比50%的水平(图2)。


图2.jpg



2018年,市政设计行业从业人员(设计人员)数量为8.1万人。市政设计行业平均企业设计收入规模为4436万元,企业平均设计人员数量为73人,设计人员人均设计收入为60万元,市政设计行业人均设计收入在勘察设计行业里处于中上游水平。不过由于企业数量多、平均规模小、市场相对分散,市政设计行业仍旧具有一定的区域垄断性特征。



市政设计市场发展趋势


1. 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持续增长,新冠肺炎疫情促进投资力度适度加大


从“十三五”期间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情况来看,投资额持续增长,2018年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0123亿元。受“去杠杆”政策影响,2018年投资增长率下滑至4.1%,不过,“十三五”期间的投资年平均增长率仍保持在8%左右。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适度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是“稳经济”的必然选择,预计2020年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将超过10%(图3)。


图3.jpg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受制于政府资金来源,专项债总量扩容、政府赤字率提高、专项建设基金、PPP重新启动等,将进一步为市政投资资金来源提供保障。实际上,与2019年新增专项债额度的近65%投向了土地储备和棚改不同,今年专项债主要投向了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将进一步推动市政投资规模的适度加大。


2. 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和生态环境治理建设是未来市政投资重点


就市政细分领域投资情况来看,道路桥梁、轨道交通是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领域,占比超过60%。但近年来已出现一定的分化,道路桥梁投资占比逐年降低,轨道交通投资占比逐年增加。除了道路桥梁和轨道交通,园林绿化也是投资较大的领域。从“十三五”期间投资增长率情况来看,轨道交通为17.7%、排水为15.7%、污水处理为16.1%、垃圾处理为23.9%,这些领域投资增长较快,发展前景较好(图4)。“十四五”期间,预计以轨道交通为代表的现代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和以水环境治理为代表的生态环境治理投资将占据较大投资份额。


图4.jpg


3. 重点城市群、都市圈是未来市场热点,城乡领域、县城新型城镇化也不容忽视


2019年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明确了都市圈的概念,并提出了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一整套解决方案,对我国城镇化进程将产生重大影响,这意味着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将更多向都市圈集中。


我国城镇化进程区域差异较大。分析2018年各省市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投资数据,各省市平均年投资额为649亿元,平均年投资增长率为4.1%。以这两个指标作为参照,可以把各省市市政投资分为四个象限。右上角为明星市场,投资额大、增速高,包括东部的广东、福建、江苏、浙江、山东,中部的河南,西部的四川等;右下角为成熟市场,投资额大、增速低,包括东部的北京,西部的重庆等;左上角为潜力市场,投资额小、增速高,包括贵州等;左下角为问题市场,投资额小、增速低,包括城镇化率很高的上海以及东北、西北、西南等其余省份。(图5)


图5.jpg


房地产行业投资有“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的说法。笔者认为,基础设施投资也有类似的“短期看政策、中期看经济、长期看人口”的趋势,即短期投资看国家和地方政策;中期投资需要地方财政和经济的支撑;长期来看人口的流动趋势最终将影响投资方向。“十四五”乃至未来更长的时期,我国人口的流动方向是重点城市群。根据预测,到203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达到70%,新增城镇人口的约80%将分布在19个城市群,约60%将分布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长江中游、成渝、中原、山东半岛七大城市群。重点城市群、都市圈,将是未来市场热点。


另一方面,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下,国家更加强调城乡协同发展。从过去的投资情况来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本能够得以保障,而县城及以下地区建设相对滞后。对照“十三五”期间市政相关规划进行盘点,可以发现在城市建设基本完成或超额完成目标的同时,部分县城建设并没有实现预期目标。例如在污水处理方面,“十三五”期间县城新增污水处理能力目标为1071万立方米/日,而截至2018年只完成了新增368万立方米/日,距离目标相差甚远(表1)。因此,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在投资方向上明确提出“两新一重”,其中,新型城镇化建设将县城补短板作为重点提出,预计中短期内以120个示范县城为代表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也是不容忽视的市场。


表1.jpg



市政设计企业如何发展


目前,虽然市政设计企业经营情况良好,但是,未来市政设计行业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一方面,行业中的优秀企业在加快全国化的市场布局和发展步伐,此外,相对较好的行业收益水平以及良好的发展前景吸引了众多的新进入者,其他行业勘察设计企业都在纷纷进入市政设计领域,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争夺;另一方面,伴随着工程建设模式改革的推进,工程总承包和PPP在市政工程建设领域得到更多运用,产业投资集团、施工企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挤压了市政设计企业生存空间。市政设计行业传统的市场营销和业务承接方式已经发生变化,市政设计企业需要迅速调整自身以适应环境的改变。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市政设计行业面临行业整合的发展要求。由于市政设计行业的业主以地方政府和大型产业投资集团为主,数量有限、相对单一,预计“十四五”期间行业市场集中度会持续上升。


和诸多勘察设计细分行业一样,全领域、全过程、全国化,也将是市政设计企业的业务发展方向。不过对于市政设计企业,由于其行业特点,如何选择和落实“三全”发展策略需要深入思考。


1. 全领域


市政设计行业是一个专业众多的行业,市政设计资质具备11个专业方向,专业资质数量在21个行业中仅次于军工、电子通信广电、轻纺三个行业。多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市政设计企业全领域发展难度较大。实际上,市政设计行业内除了“市政八大院”相对专业较全,大部分市政设计企业主要从事道路桥梁、给排水业务,轨道交通、燃气等都有相关专业设计院,门槛高、进入难。因此,全领域拓展需要结合区域市场需求以及自身的资源和能力来确定。


除了市政设计自身的多专业领域发展,当前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复杂性、综合性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市政设计企业通过内引外联加强综合业务能力建设。例如,综合规划和前期咨询处于工程建设产业链的上游,对下游的设计和工程业务的拉动效应需要加强。再如,水环境治理业务前景广阔,但大都融合规划、水利、景观、环境等多个专业需要补齐。同时,伴随着如火如荼的智慧城市建设趋势,市政设计企业如何发展数字化业务也应重点考虑和推进。


2. 全过程


和建筑设计企业不同,由于市政设计企业的业主主要是各地政府,虽然当前市政设计行业的业务模式转型较慢,但迫切性却更强。从笔者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近两年市政设计行业工程总承包的合同额大幅增加,政府对于工程总承包模式的推广在加速推进。全过程工程咨询是市政设计企业业务模式转型的另一方向。不过,目前全过程工程咨询的业务量和工程总承包相比还是太少,有待进一步加快推广。


市政设计企业要加快业务模式转型,需要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资质问题。根据2019年底发布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双资质”的要求对于想做大工程总承包业务的市政设计企业是一道门槛。显而易见,“双资质”要求对设计企业更为不利。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勘察设计行业综合甲级和甲级设计企业具备一级施工总承包资质的单位只有52家,而2020年以来只有7家设计企业新取得了一级施工总承包资质。如果没有更具操作性规则的出台,设计企业快速获得一级施工总承包资质的途径只有通过并购。


二是认识问题。实际上,大部分土木工程行业设计企业在实施工程总承包项目的过程中,都存在设计和工程脱节的问题,设计企业通过设计控制成本、降低造价、减少工程周期的技术优势难以充分发挥,工程总承包的盈利情况不佳。这里固然有组织和机制设计的问题,深层次的因素还是在于一些设计企业对于业务模式转型的认识不够深入。


三是人才问题。无论是工程总承包还是全过程工程咨询,核心都是全过程项目管理能力的提升。设计企业一方面要补充工程管理、造价等专业人才;另一方面也要引导、推动内部的设计人员转型。特别是项目经理,笔者认为应该立足于企业自己培养。设计企业如果想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必须对前端有足够的控制,这就要求项目经理必须熟悉设计,从设计经理转型成为项目经理是理想的人才发展路径。


当然,设计企业还需要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通过制度化、流程化规范管理,规避风险。此外,还应加强BIM等先进技术在项目实施全过程的应用,以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技术优势,这样才能在业务模式转型的竞争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3. 全国化


对于大中型市政设计企业,对外进行区域拓展、抓住市场热点进行全国化布局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市政设计企业全国化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进行组织建设是成功的关键。


市政设计企业大都采用二级管理模式,即业务部门经营生产一体化,业务部门拥有较多的授权。市政设计企业大都按照专业设置业务部门,但是随着二级管理模式的采用和权力的下放,业务部门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会倾向于发展市场需求较多的专业,业务部门逐渐综合化、同质化,内部竞争逐渐增多。在对外进行区域拓展、设立分支机构时,如果企业总部管控不力,也往往会出现分支机构设置随意、内部相互竞争等问题,资源浪费现象明显。


笔者认为,在业务多元化发展状态下,理想的组织结构应该是“区域的综合化+总部的专业化”,即总部加强专业化建设以巩固、提升技术优势,区域分支机构应该尽可能履行全领域市场经营和技术服务。如果区域分支机构的生产能力不足以满足项目需要,总部的专业部门应予以支持。理想的组织结构应该实现经营和技术的协同,总部管控有力,并能通过科学的激励机制有效激发各个业务部门的内生动力。


不过,由于企业发展背景的差异,上述理想结构往往在现实中很难完全实现,需要根据不同的企业情况设计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在业务全领域、全过程、全国化发展状态下,市政设计企业如果能够高效解决内部的协同问题,则其经营效益一定会大大提升。


虽然“三全”发展策略是大方向,但不同体制、不同规模的市政设计企业在发展时会有不同的考虑。无论是选择自身独立发展还是通过并购重组借力发展,市政设计企业都需要审慎谋划,寻找适合自身的高质量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