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博

扫一扫,关注微博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主管主办

加入收藏

开启“一带一路”建设的新征程

发布时间:2017/7/15 11:25:02 浏览次数: 作者: 国家发改委西部开发司巡视员 欧晓理 来源: 本站

2013年9月和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 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有关国家的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借用古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融入了新的时代内涵,既是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体系,实现包容、长期和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方案,也是深化区域合作,加强文明交流互鉴,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中国主张,更体现了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对推动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朝着公平、公正、合理方向变革的责任担当。

    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的首倡者,更是负责任、有担当的实践者。 在“一带一路”提出三年多的时间里,中国方面研究制定了“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规划,发布了共建“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为“一带一路”建设作出了顶层设计,描绘了宏伟蓝图。中国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基本理念和原则,与沿线许多国家开展了战略对接,形成了广泛的国际共识,与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近80份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协议,结成了互信友好、充满活力的共建“朋友圈”。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国际产能合作为“双核心”,一批重大项目启动建设,匈塞铁路、雅万高铁、中老铁路、卡拉奇高速公路、巴基斯坦喀喇昆仑公路二期升级改造、中俄和中亚油气管线、希腊比雷埃夫斯港、瓜达尔港等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中欧班列统一了品牌,累计开行近3000列;与30多个国家开展了机制化的国际产能合作,己设立多个双边多边产能合作基金,钢铁,装备制造,汽车,电子等十多个重点领域国际产能合作有序推进,助推了沿线国家工业化进程。沿线50多个境外合作园区建设顺利,中白工业园、中泰罗勇工业园等己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亮丽“名片”。与沿线国家的人文交流、民生合作蓬勃开展,沿线国家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得到加强,“一带一路”建设的民意基础进一步提升。总之,“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远超预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2017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第2344号决议,呼吁国际社会凝聚援助阿富汗共识,通过“一带一路”建设等加快区域经济合作,促使各方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安全保障环境,加强发展政策战略对接,推进互联互通务实合作等。今年514日~15日召开的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峰会,吸引了29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与会,这表明“一带一路”己由中国倡议成为一项国际共识。这些都为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营造了良好环境。但是也要看到,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意料之外的新情况、新变化层出不穷,当前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地区动荡不断加剧,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出现波折,保护主义、孤立主义等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加上地缘政治动荡、民族宗教矛盾频发、恐怖主义蔓延,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仍然错综复杂。此外,随着美国经济复苏和货币政策转向,将对全球金融市场和国际资本流动产生重大影响,并对新兴经济体带来较大冲击,也影响人民币汇率的总体稳定。这些都可能增加“一带一路”建设的不确定性。

从国内看,随着三年多来各项工作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已由初期的摸着石头过河,逐步过渡到基本框架更加清晰、工作方式更加明确、合作共识更加深入、建设成果更加多样的新阶段。领导小组牵头抓总、办公室统筹协调、地方部门分工负责、企业为主体实施的国内推动机制已初步形成。在支撑传统增长方式的要素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情况下,通过更加积极主动地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塑造参与新一轮国际竞争的优势基础,已成为中国经济的当务之急和不可或缺的战略选项。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主动融入全球制造网络、市场网络、信息网络和创新网络,在资源的掌控、产业的布局、技术的整合、要素的集聚等多方面积极作为,深刻影响并塑造着我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未来。这种阶段性的趋势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变革的体现,是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的必由之路,也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重要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所在。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国内新旧动能交替仍存在较大的产出缺口,部分产业大而不强,国际比较优势不突出,以央企为代表的“走出去”国家队中部分企业整体负债水平较高,海外资产质量不佳,融资难度较大,这些都会影响“一带一路”建设的健康推进。

    我的总的判断是,由于前三年打下的较好的基础,今后一段时期“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总体上要好于前三年。“一带一路”的魅力一是在于它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没有严格的边界。二是它遵循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共商”解决了“怎么建”的问题,“共建”解决了“谁来建”的问题,“共享”解决了“为谁建”的问题。三是它的目标是人类更美好的命运共同体。

    在这样一种形势下,我们要坚定不移地高举“一带一路”建设大旗,在保持战略定力,不为短期内各种波动所动摇的同时,做好预研预判,针对可能出现的新形势、新变化,审时度势、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积极作为,确保“一带一路”建设扎实向前推进。

下一阶段,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8.17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五通”扎实开展工作。

    一是精耕细作重点方向、重点地区和重点国别。要从前两年“广种”向“深耕”方面转化,以中东欧、东南亚、中亚、西亚北非等区域为重点,选择若干与我签署共建协议的国家,趁热打铁、精耕细作。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政府间合作机制,同时快速导入市场力量,扎实稳健收获一批有影响力的成果,打造“一带一路”建设的高水平合作标杆。同时,加强政策沟通平台建设,通过与重点国家合建“一带一路”国别合作促进中心,将战略对接、规划对接落实到具体工作和项目对接上。

    二是大力推动互联互通和国际产能合作。要通过“两轮”驱动来带动其他领域的合作。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方面,统筹做好中老铁路,雅万高铁,中泰铁路,匈塞铁路等在建重大关键项目,打造成功样板。继续稳扎稳打在周边布局有利于带动我国企业、装备、技术“走出去”的铁路、公路、港口、管线、轨道交通等项目,同时积极参与运营管理,培育一批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企业。继续做好统筹规划,加大配套设施建设,对瓜达尔、皎漂、汉班托塔等支点港口在招商引资、货源疏解等方面给予支持,发挥好港口经济效益,做实海上战略支点。以中欧班列建设发展规划实施为抓手,促进中欧互联互通。

在国际产能合作方面,在现有的机制化产能合作基础上,在周边及西亚、非洲方向优选一批重点国别,实施一批有影响力的产能合作项目,打造若干示范园区和示范基地。坚持市场导向,精准对接供求,合理规避贸易壁垒,统筹谋划区域布局,防止重复建设形成新的过剩产能。深化能源资源合作,把握当前较低成本的时间窗口,积极借助“一带一路”建设东风,引导企业继续加大海外能源资源布局力度,以合理的价格争取一批优质稀缺资产,实施一批重大合作项目,打造若干基础比较牢固、相对稳定可靠的能源资源供应保障基地。

    三是加强支撑保障体系建设。持续推进政府间合作,搞好战略对接,搭建多层次政策交流机制和联动机制。创新融资模式,深化金融领域合作,打造多层次金融平台,推动建立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长期、稳定、可持续、风险可控的金融保障体系。借助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继续稳步推进人民币区域化,服务“一带一路”资金融通。加强海外风险防控能力建设,建立政府间反恐合作和安保机制。

    四是做好统筹协调,形成合力。“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有计划分步骤、有急有缓地持续推进。要保持战略定力,不急功近利,不为短期波动所困扰。要把相关工作统筹协调起来,按照总的战略意图,形成合力。

五是加强重大问题研究及形势分析研判。“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新型国际合作实验,是全球治理模式改革的新探索。实践中必然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既需要加强对问题的预研预判,也需要做好理论上的探索和创新。应针对“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若干重大现实问题,集中力量组织开展前瞻性研究,形成一批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筑牢“一带一路”建设的理论支撑。加强对重要国家国情研究及形势跟踪分析,为因时施策、因势施策提供信息支撑。

(版权声明:本文刊登于《中国勘察设计》杂志2017年06期;版权为《中国勘察设计》杂志社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