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主管主办
作为逆周期调节的重要工具,基建投资一直是稳增长的重要抓手。新冠肺炎疫情过后,基建短板如何补?哪些短板需要补?如何紧跟政策导向,才能实现投资效益的最大化?
一、国家发改委:城市群、都市圈是重点
国家发改委:将加大对重点城市群、都市圈城际铁路等投资力度
2020年1月19日,国家发改委召开1月份新闻发布会。对于2020年在投资领域进一步的发力方向,新闻发言人孟玮介绍道,国家发改委将进一步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引导带动作用,集中力量加大对重大战略和重大工程的投入力度。
孟玮称,国家发改委将加大对重点城市群、都市圈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和高等级公路规划建设,加大对重大水利工程以及城镇老旧小区和配套基础设施改造等建设。同时有关部门将加快计划执行进度,推动尽快在2020年形成实物工作量。在推进城镇化建设方面,国家发改委将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一是推动城镇落户,关键是使稳定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等重点人群,使他们在城镇能够更加便捷落户,同时扩大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对常住人口的覆盖范围,切实提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保证全面完成1亿人落户目标。
二是扎实推进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今年将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促进各地区城市群发展,指导地方开展都市圈规划编制工作,着力提高重点都市圈交通基础设施联通水平,规范发展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
三是进一步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城市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和公共资源配置效率,加快推进城市更新,着力改善城市治理水平。
四是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生产要素向乡村流动、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和城乡公共设施联动发展。
孟玮表示,2020年国家发改委将聚焦产业升级、脱贫攻坚、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扎实推进落实补短板、稳投资各项重点任务。据悉,2019年全年,国家发改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57个,总投资13292亿元。
二、医疗设施补短板
在本次疫情当中,公共医疗设施经历了很严峻的考验。在武汉的卫生规划中,到2020年规划的每千人口平均医疗床位数仅为7.8张,其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仅为1.3张。武汉数百个ICU床位,根本无法应对突发的这么多重症病患,因此在疫情发生的很长一段时间,不少病人得不到有效的治疗。
黄奇帆:疫情之后,中国公共卫生系统要花两三千亿补短板
以往,政府基建投资比重较大,但公共设施投资和公共消费比重较低。比如全国医院数量,从1978年的9293个增长到2018年的33009个,扩大3.55倍,但同期GDP增长240倍。二者增幅落差明显,这说明我国公共卫生投资明显不足。2018年,中国公共卫生领域的财政支出1.6万亿元,仅占GDP的1.7%。
经验表明,财政投资铁路、公路的基础设施,其只有30%左右转化为当年的GDP;但投资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及设施,大致60%到70%可以转化为当年的GDP。因此,同样是财政投入,对公共卫生领域的投资效率更高,对GDP的拉动作用更大。同时,满足人民群众需要,形成社会服务平衡。
此次疫情表现出我国现有医疗与公共卫生系统不充足、不合理、不平衡的问题。实际情况是,除北上广深杭等发达城市外,许多大城市三甲医院数量不足、设施配置不到位,而中小城市各级医疗资源配置更是不齐全、不合理,医疗设施、医治水平参差不齐。这就是大城市、大医院往往应接不暇的原因,中、小城市已有的各级医疗机构设施差别太大,小医院整体上普遍存在各种医疗设施还不够健全的情况,所以老百姓就都往大医院跑了。
我们对比发达国家的医疗体系可以看到,美国、日本即使是小医院,配备的设施也是和大医院一样的。所以对各个城市医疗防疫系统的补全以及高质量设备的投资,就是公共设施消费的具体内容,政府投入的每一台设备也就变成了方便民众的公共服务设施。
国家要像修铁路、高速公路一样,修建中国公共卫生领域的基础设施,中国33000多家医疗机构可能会变成5万家、6万家,而政府主导的医疗机构的高质量设备投入就是一个巨大的增量市场,能够极大带动经济的发展。
另外,除了硬件配置不到位以外,医护人员的配置也远远不够。现在很多医院,医生和护士普遍缺员,一般医院里的编外的医生和护士相当于编内的50%,也就是说一座医院里面医护人员三分之二是编内的、三分之一是编外的。那我们为什么不增加十万、二十万个编制,让这些编外的医生护士进入编内呢?
进入编内,表面上看起来是要增加政府的财政支出,但事实上,这一方面是扩大政府公共卫生消费投资;另外一方面,政府给予的编制补贴,有一个杠杆效应。要知道医护人员并不是完全吃皇粮的,现在的医生在医院里面给人看病,政府在编制上的投入往往只占医院实际收入的五分之一,所以从总体上看,政府这个编制投入是理所应当的公共投入,更何况它还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全国2000多个县、400个地市州大都存在着各级医院等医疗体系不健全、人数也不到位的现象,如果我们健全体系、扩大编制,通过财政对公共卫生服务的支出,不仅可以大大缓解14亿中国人医生护士不足的现象,同时还可以拉动政府消费,比基础设施投资更高效率地带动了GDP增长。
到2018年末,我国卫生人员总数有1230万人,按照美国1900万卫生人员总数来看,我们国家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如果通过政府投入让卫生人员总数达到6000万—8000万人,将会极大推动我国未来GDP的提升。
预防型公共卫生防疫体系建立是百年大计,具有长远投资效益
虽然国家现在也有传染病防治的相关机构,但从社会系统治理的角度来看,中国各个城市目前都还缺少一套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传染病防范体系、ICU重症隔离资源管理体系。
这三个概念你可以说每个常规医院里都可以有,但是常规医院毕竟是常规医院,它往往不具备控制传染的基础设施。为什么2003年的非典、现在的新冠肺炎,大量感染人员常规医院无法收治,就是因为他们的基础设施,比如空调、排污等,没有办法控制传染,也就没办法收治传染病人了。
三、城市改造补短板
老旧小区改造应增加新内容
尽管已经开展了9年棚改,但即使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仍然存在城中村和老旧小区。此次疫情,让大家看到了社区防疫的重要性。相信在本次疫情结束之后,这部分社区的改造将会增加新的内容,如增加社区公共卫生和服务场所。
老旧市场改造消除卫生隐患
本次疫情起源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2003年SARS起源于广东的市场。我们可以看到,尽管这么多年旧城改造进行得如火如荼,但由于很多历史遗留原因,每个城市中都存在着有卫生隐患的农贸市场。我们相信,在疫情结束之后,国家应该会对此有新的思考。
城市排污系统改造更加环保
之前,有媒体指出此次疫情可能通过气溶胶传播,回想SARS期间香港发生的下水道传播案例,这对我们提出了警示,在疫情之后,地方政府应重新审视城市垃圾污水处理体系,做到尽可能地环保、无污染。
四、交通运输补短板
交通运输压力大,建设力度还需加大
在本次疫情期间被推上热搜的“江苏十三太保”从各自地机场出发,但却出现接待时行李不翼而飞地乌龙事件。这表明,随着交运建设的升级,越来越多的旅客综合采用多种交通方式出行,如飞机+高铁,高铁+汽运。但许多地区由于多种原因,交通运输能力及接待能力仍然有限。相信,各城市会根据自身发展,根据经济发展、债务平滑等因素逐步进行交通运补补短板。
五、仓储物流补短板
产业还需往智能化升级
由于长期以来的人口红利,物流产业普遍存在依赖劳动力的现象,在物流的各个环节中都非常依赖人工,整体装备与自动化水平还比较低。此外,许多物流企业、地方政府都各自为政,各自兴建自己的物流基地,且缺乏一个有效的沟通协作体系。
因此在本次疫情中,我们发现物流暴露了很多问题。相较之下,阿里巴巴、京东等互联网企业,由于线上线下结合得当,物资运输表现更加出色,相信在疫情之后,仓储细分升级,物流体系化、整体网络化建设将是一个大的趋势。
六、智慧城市建设
云平台、大数据、智能化
本次疫情的突发性和城市管理手段落后之间的矛盾,使得疫情爆发前期出现了很多问题。当大多数普通百姓已经可以从互联网得到各种资讯和数据,而政府工作还需要逐级汇报、调查研究、开会讨论决策的时候,必然会出现巨大落差。
2月10日,上海市出台了《进一步加快加强智慧城市建设的意见》。这说明上海已经意识到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并且走在了前列。
如果大数据,交互系统以及智慧政务能在本次疫情中能发挥出更大作用,也许在交通调节,医疗设施调配,人员跟踪等工作效率和效果上会起到更好的作用。智慧城市需要大量的数据交换、处理,这又能倒推5G、以及更多智能化云平台建设进程的加快。
基建将成为今年拉动内需的着力点,而补短板的基建项目更是值得市场期待。在本轮基建热潮中,政信金融将发挥重要作用,政府+国企+投资方将结合得更加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