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主管主办
上海民航新时代机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民航新时代”)的前身是1985年成立的民航华东机场建筑设计研究院。2018年底,民航新时代与上海华东民航机场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以及上海民航华东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一同并入中国民航机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民航新时代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机场设计领域的创新与发展,现已发展成为一家专注于机场规划、设计和咨询服务的综合性设计院,业务范围涵盖全国乃至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行业领军企业,民航新时代不仅在传统机场设计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还积极探索和引入新技术、新理念,推动机场设计的现代化和智能化。近年来,为了迎合市场需求,民航新时代围绕机场开展规划、设计、咨询等一系列服务,加快在绿色机场设计、港产城一体化运作、航空领域业务拓展、数字化转型及数字化业务等领域的创新业务布局,成为低空领域的一体化服务提供商。
绿色机场设计
民航新时代深度践行前沿绿色建筑理念,融合先进技术,匠心打造一系列具有卓越示范意义的绿色机场项目。除了绿色要求,民航新时代还可以结合客户需求提供诸多定制化服务,如在某国际机场的设计中,民航新时代根据客户的特殊需求,设计独特的航站楼布局和旅客流程。根据客户的品牌形象和文化特色,设计特色鲜明的建筑外观和室内装饰,有效提升机场的品牌形象和文化内涵。
项目中,民航新时代开创性地引入高效率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凭借科学的设备布局与精准的技术调控,充分挖掘太阳能资源潜力,为机场运营提供稳定且清洁、可持续的能源支持。同时,精心设计并构建智能化雨水回收系统,通过多层过滤、净化处理工艺,将收集的雨水高效应用于机场绿化灌溉与卫生清洁,大幅降低水资源消耗。此外,经多轮模拟与优化,采用自然通风设计方案,合理规划建筑布局与通风系统,有效减少机场对空调系统依赖,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耗,达成节能减排目标,引领行业绿色发展潮流。
宁波枢纽空铁一体主体工程综合交通中心(GTC)项目效果图
港产城一体化运作,向产业策划方向拓展
近年来,在广受关注的低空经济布局上,民航新时代利用其在专业(通用/民航)机场选址、临空经济产业规划的优势,以前端带动后端,重点开展低空飞行器起降点设计、航路航线规划、空域划分、飞行法规制定及空地交通枢纽建设等业务;以机场业务为基础,以资源整合为策略,以投资拉动、合作开发等为手段,实现从规划设计咨询服务到投建营一体化综合服务的能力突破。
在服务某地机场选址项目时,民航新时代根据航空经济效应分析模型,梳理经济效益影响因素,运用模型分别测算机场对市级、县级GDP、就业的带动情况。根据人口、交通、旅游、产业资源分布特征,对各个选址的经济效应进行综合打分。
在服务某地低空经济综合规划研究项目时,民航新时代聚焦产业、空域、规划三大领域提供全维度低空经济发展布局指导,为区域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树立新标杆。以产业视角构建双维度打分及筛选体系,以各环节评分确定产业发展体系及时序;策划在地低空文旅线路,串联特色文旅资源;配合产业发展时序落位产业园规模及布局,推动低空经济产业集聚发展。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分级搭建低空起降设施网,规范低空起降场建设标准,分阶段推进各类起降设施建设。分层划设低空空域,构建低空飞行航路网;协调推动空域保障,创新低空飞行服务网。打造全市统一低空运控服务平台,实现低空网络化、空域数字化、监管信息化、飞行智能化、服务一体化。
拓展航空领域业务,向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方向发展
民航新时代凭借其在机场规划、设计和咨询方面的丰富经验,积极探索航空与其他交通方式的深度融合,致力于构建高效、便捷、绿色的综合交通枢纽。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中,着重关注多式联运模式与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引入前沿的交通规划理念与先进的技术手段,达成航空、铁路、公路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等多种交通方式的无缝对接。
在某大型综合交通枢纽项目中,民航新时代精心设计了立体化的交通换乘中心,借助智能导航系统与自动化设备,实现旅客的快速换乘以及行李的便捷转运,大幅提升交通枢纽的运行效率与服务质量。
嘉兴机场效果图
巴基斯坦瓜达尔新国际机场效果图
在数字化转型及数字化业务方面实现突破
民航新时代通过引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开发一系列智能机场解决方案。在某大型枢纽机场的设计中,民航新时代引入智能安检系统、智能行李处理系统、智能航班调度系统等,通过人脸识别和智能分析技术、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大幅提高安检效率和准确性,提高航班的准点率和机场的运营效率,从而进一步实现机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运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