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博

扫一扫,关注微博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主管主办

加入收藏

​千亿房企巨头世茂集团爆雷!

发布时间:2022/7/15 16:40:42 浏览次数: 作者: 管理员 来源: ATFX中文服务、房不胜房、建筑榜等

还记得那个建造在废石坑里的

五星级酒店吗?


上海佘山世茂洲际酒店(又名:世茂深坑洲际酒店),位于上海市松江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天马山深坑内,由世茂集团投资建设,海拔-88米,于2021年9月27日荣获第十八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其成为全球众多酒店、旅游爱好者追捧的对象,深坑酒店也以全球海拔最低的酒店,成为上海乃至中国的新晋“网红”,背后的实际掌握者世茂集团也是凭借这一地标性建筑助推在行业中奠定新地位。


随着恒大的重组,融创、绿地等头部企业爆雷,以城市地标建筑为企业战略之一的世茂集团也面临着爆雷的风险。


销售额超3000亿元的房企巨头爆雷


7月3日晚,世茂集团公告,一笔7月3日到期的10亿美元公募债券,未能进行本息偿还,已构成违约。


微信图片_20220715164111.png


2022年已过半,大多数房企公司都在收缩、躺平、降价、回款自救,房价下跌也是不争的事实。本文梳理下目前爆雷的地产公司:


1.恒大,龙头房企,负债规模约2万亿元,2021年12月,正式宣告爆雷。

2.融创,龙头房企,负债规模约1万亿元,2022年3月,美元债展期,宣告雷。

3.世茂,龙头房企,负债规模约4000亿元,2022年3月,公告60亿信托展期,宣告雷。

4.华夏幸福,产城地产龙头,负债规模约2600亿元,2020年12月,首次承认52亿元债务逾期,宣告雷。

5.富力,粤系房企,负债规模约3000亿元,2021年12月,7亿美元债展期,宣告雷。

6.阳光城,闽系房企,负债规模约3500亿元,2021年公司理财未兑付,宣告雷。

7.正荣,闽系房企,负债规模约2000亿元,2022年2月,公告美元债违约,宣告雷。

8.蓝光,川渝房企,负债规模约2000亿元,2021年5月,中期票据违约,宣告雷,目前逾期未偿还债务已达300亿元。

9.龙光,粤系房企,负债规模约2000亿元,2022年3月,公告美元债违约,宣告雷。

10.中梁,浙江房企,负债规模约2000亿元,2022年4月,公告美元债寻求展期,宣告雷。

11.佳兆业,粤系房企,负债规模约2300亿元,2021年11月,3亿理财产品未兑付,宣告雷。

12.奥园,粤系房企,负债规模约2500亿元,2021年11月,6590万元信托贷款违约,宣告雷。

13.祥生,浙江房企,负债规模约1500亿元,2022年3月,1200万美元利息违约,宣告雷。

14.新力,江西房企,负债规模约1000亿元,2021年10月,2.5亿美元债违约,宣告雷。

15.花样年,粤系房企,负债规模约600亿元,2021年10月,2亿美元债违约,宣告雷。

16.当代置业,负债规模约800亿元,2021年10月,3亿美元债违约,宣告雷。

17.三盛宏业,上海房企,负债规模约500亿元,2019年10月,员工理财未兑付,宣告雷,公司老板失踪,被法院悬赏1000万元。

18.禹洲,闽系房企,负债规模约900亿元,2022年3月,美元债利息2125万美元违约,宣告雷。

19.俊发,云南房企,负债规模约1200亿元,2022年4月,2.19亿信托贷款未兑付,宣告雷。

20.福晟,闽系房企,负债规模约700亿元,2019年12月,3亿基金违约兑付,宣告雷。

21.泰禾,闽系房企,负债规模约2000亿元,2019年12月,债券违约,宣告雷,目前逾期未偿还债务已达430亿元。

22.大发,上海房企,负债规模约300亿元,2022年3月,2228万元美元债利息无法偿还,宣告雷。

23.实地,粤系房企,负债规模约200亿元,2021年7月,商票拒付,宣告雷。

24.阳光100,老牌房企,负债规模约400亿元,2021年8月,债券违约,宣告雷。

25.德润创展,深圳房企,负债20亿元,2021年8月,宣告破产。

26.宝能地产,深圳房企,负债规模2000亿元,2021年8月,理财产品逾期,宣告雷。

27.广州粤泰,粤系房企,负债规模80亿元,2021年8月,宣告破产。

28.光耀地产,粤系房企,负债规模100亿元,2021年9月,宣告破产。

29.中庚地产,闽系房企,负债规模300亿元,2021年10月,9.3亿债务违约,宣告雷。

30.卓达地产,北方房企,负债规模300亿元,2018年开始,卓达24次被列入被执行人,此外还有7起股权冻结,涉及金额约9.14亿元。


重重压力之下世茂集团还是没抗住


据悉,本次债务为世茂集团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本金10亿美元4.750%优先票据已到期,本金和应计未付利息总计约10.24亿美元,目前是尚未支付的状态。家大业大的世茂集团仅是因为这笔利息而摇摇欲坠的么?


曾几何时,世茂集团也曾风光无限。2020年上半年,该公司曾超额完成3000亿元销售目标,市值曾高达1300亿港元(约1110.33亿人民币)。事隔不到两年,世茂集团目前迟迟未发布2021年年报,股票停牌超三个月,市值停留在停牌当日167.86亿港元(约143.12亿人民币),由此可见,该公司的股票面临断崖式下跌的局面。


根据2021年半年报显示,世茂集团总资产6265.68亿元,总负债4636.33亿元,其中有息负债1645亿元,资产负债率为74%。此外,该公司保持在“三条红线”的绿档,扣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68%,净负债率50.9%,现金短债比为1.9倍。但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世茂集团的运营出现了重大变故,一系列的问题开始显现。


举步维艰的自救之路


据悉,2022年前五个月世茂集团合约销售额约为人民币342.6亿元,与2021年同期的1217.9亿元相比同比下降了72%。反复的疫情,叠加逾期的债务,世茂集团为了自救也与其他的地产公司一样,开启资产变卖的局面。


其实自2021年第四季度开始,世茂集团已经开启“卖卖卖”的模式,多个项目明码标价装订成资料进行推广,合计报价超过770亿元,其中便包括上海核心位置的世茂佘山洲际酒店、上海世茂广场,以及深圳地标项目世茂深港国际中心等项目。


世茂佘山洲际酒店曾被美国国家地理频道《世界伟大工程巡礼》评为“世界十大建筑奇迹”酒店,目前正以22.5亿元出售;深圳市的地标建筑世茂深港国际中心正在寻找买家,对外报价151.43亿元,据悉该项目总货值629.04亿元,已售84.25亿元,剩余货值544.79亿元,世茂集团也通过该项目“回血”融资92.7亿元。


据世茂集团对外公布的资料显示,该公司至少拥有30座超200米的地标建筑,涉及世茂重庆中心地标群、上海世茂广场、杭州智慧之门、长沙世茂环球金融中心等。如今,这些曾经让世茂集团引以为傲的核心项目,都如商品一样摆上货架,只为了回笼现金解决当下的困境


微信图片_20220715164206.png

来源:世茂集团官网


犹记得世茂集团在90年代,北京的华澳中心、紫竹花园、御景园也曾多次获得北京明星楼盘的称号,其创始人许荣茂也曾在黄浦江边造豪宅“世茂滨江花园”,该项目在2001年至2004年一直蝉联上海市住宅销售第一名。


2000年后,世茂集团两次借壳在A股市场和港股市场,10年后也就是2020年,世茂集团跻身行业前10,进入地产界的前列,同时也走上了疯狂扩张道路。有数据显示,世茂集团曾斥资200亿元收购泰禾、万通地产、粤泰股份、明发集团等房企旗下超过20个项目。大举的并购让其在2020年总营收上升到了1353.53亿元,2年时间营收大增58%,但这也是一把双刃剑,最为明显便是公司的债务越来越高。即使是后来为了自救调整管理层结构,引进新的血液也没有给世茂太多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