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博

扫一扫,关注微博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主管主办

加入收藏

传承创新 求索引领

——记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建筑师刘玉龙

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科研实验楼(1).png

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科研实验楼


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科研实验楼、青海大学图书馆、山东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大楼、北医三院北戴河国际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徐州博物馆、清华大学长庚医院、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站在这些建筑面前,我们深感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之美,也赞叹人文与理性的融合之妙。这些承载着重要意义的建筑,背后有一个共同的设计者——刘玉龙,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清华院”)董事长、总建筑师。


从业30多年来,他怀揣“匠人营国”的初心,潜心实践,勤耕不辍,在建筑设计领域不断求索突破,从一个建筑师成长为行业领军企业的“掌舵人”,并以自身的传承与创新为企业发展和行业进步领航。本期“领军人物”栏目,我们一起来品读刘玉龙和建筑设计的那些事儿。


传承


从业至今,刘玉龙一直在探索“现代建筑理念”与“经典建筑传统”的融合,探索建筑与环境的对话。仔细研究他的诸多建筑设计作品会发现,其中既有中西经典建筑传统的发展延续,也有现代前沿建筑理念的全新表达,还有建筑本体与自然空间和人文环境的和谐对话。


这样的建筑设计理念,源于刘玉龙对老一辈建筑学人思想的传承。作为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学位第一届学生,甫一入学,他就对建筑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冯纪忠先生设计的方塔园,以一种难以言喻的意境和出色的空间设计,无形中影响着他对建筑设计的思考。


1991年,尚在同济大学读大四的刘玉龙来到清华院参加设计实践实习。在这里,他结识并受教于许多学识渊博、经验丰富的老师、建筑师和工程师,这对他未来的职业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


清华大学医学院(1).png

清华大学医学院


1996年起,刘玉龙师从我国著名建筑学家关肇邺先生,在清华大学先后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此后还作为助手长期参与关先生的设计实践工作,项目包括徐州博物馆、清华大学医学院、清华大学图书馆北馆,以及清华学堂周边改造项目等。“关先生对我影响至深,其中有两点对我尤为重要。”刘玉龙如是说。


清华大学图书馆北馆(1).png

清华大学图书馆北馆


其一,是对人文的重视。“关先生的建筑思想中有三组关键词”:第一组是在关于清华大学图书馆新馆设计的文章中提出的“尊重历史、尊重环境,为今人服务、为先贤增辉”,认为设计必须根植于周边环境和历史文脉,强调建筑应当与环境相融,不能孤立存在;第二组是“重要的是得体,不是豪华与新奇”,主张“创新固然重要,但更为关键的是要得体”,在建筑群体中需要重视整体的环境特质,在不同建筑之间构建主次关系;第三组是“和谐”,强调建筑整体形成的环境气质。“贯穿关先生建筑思想的,是一种人文理念,而非具体的设计手法或建筑形式。”


其二,是对趣味的重视。刘玉龙回忆说:在评图的时候,关先生十分在意设计“有没有意思”。“在他看来,设计不仅需要具备人文性,还应该富有趣味性。如果过于刻板、墨守成规,设计就会变得乏味无趣。”


在跟随关先生学习的过程中,让刘玉龙受益颇深的,除了专业学习,更重要的是品格和修养的提升。“关先生常跟我们说,建筑要得体,要与所处的环境和谐,要有文化性,要有高的品位。不仅是建筑,建筑师也一样,要得体,与人友好,做一个有品位、有文化、有思想的人,这对一个人来说,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品质。”


创新


刘玉龙在建筑设计实践中,十分注重构建建筑空间的理性逻辑。他认为,建筑设计首先是理性的,要遵循理性的逻辑,而精神性与日常性是建筑空间理性逻辑的两个主要来源。“古典建筑空间常常呈现为完形对称的几何形态,具有强烈的精神性,是一种抽象化的理想空间原型。而在复杂功能的要求下,现当代建筑往往表现为更加自由多变的形式格局,体现出人类生活的日常性和多样性。这两个方面共同构成建筑设计的空间理性逻辑。”


为此,刘玉龙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归纳规律,加以变化,增加空间组合的可能性与灵活性,再用以此形成的空间设计原型进行创作。例如,博物馆、图书馆的设计,往往采用方正规整的结构,而内部空间则通常以一个中央大厅为核心。刘玉龙以这种经典模式为空间设计原型,尝试以建筑内统一、完整、纯粹的大空间,赋予建筑以精神性、表现力和崇高感。近年来,刘玉龙作为工程主持人参与设计的清华大学图书馆北馆、河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青海大学图书馆、中原科技学院图书馆、康复大学图书馆、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图书馆等,均采用了类似的手法。


刘玉龙还注重通过设计激活消极因素,化不利的条件限制为积极的设计机会。例如,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动物实验中心的设计,原本面临诸多严苛限制和复杂需求,建筑所在区域遍布校园文物建筑,有严格限高,并且要与一座历史悠久的小塔相协调。“小塔是民国时期建造的,位于场地中央,地形有高差,考虑到不得干扰趵突泉地下水,建筑无法向地下扩展。”刘玉龙带领团队重新挖掘和利用这些消极因素,通过对地形的积极调整和对建筑体量形态的巧妙处理,将被动的功能要求转化成了主动的文化价值。


“建筑空间并非纯粹理性逻辑的结果。”在建筑设计中,刘玉龙同时注重探索建筑空间的人文趣味,特别是从中国传统人文审美价值中汲取营养,在理性逻辑的基础上,探索人文意境的表达,而其中具有时间性的动态游线和具有人文趣味的生活场景是很重要的方面。


在青海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健康研究与临床技能实训基地的设计中,通风道被有机结合到建筑的外立面上,消极的功能部件转变成了积极的建筑形式;在武汉工程大学综合楼的设计中,内外同构的大台阶上至二层屋顶高度,返身回望,可见校园中心的小花园,形成绘画中“平远”之势,校园环境的人文特质得到深入挖掘;在山东农业大学经管学院教学楼设计中,受路易·康服务与被服务空间的设计理念的启发,交通空间被独立出来,脱离建筑主体,形成富于节奏韵律的独特建筑造型;而长安大学师生活动中心则整合清水混凝土、镜面不锈钢和木饰面,表达建筑的力度与物质性,获得富于视觉趣味的空间界面……


“强调建筑本体之外的人文审美价值的观念,是对设计者很高的要求,也是我所努力追求的。”刘玉龙说。


求索


什么样的设计,才是好设计?刘玉龙结合自己亲身经历,给出了如下答案:“建筑是艺术、技术和经济三方面融合的结果”,满足功能使用和技术条件需求、好的艺术创造性、符合经济条件的可行性三个方面,才可能形成一个好的设计。这是刘玉龙心中关于好设计的认定标准,也是他一直以来孜孜以求的远大目标。


通过对以往30多年工程设计经验的深入总结和思考,刘玉龙提出了“人文视野、理性营造”的理念,即“以人文视野理性地营造建筑空间”。


刘玉龙指出,理性营造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建筑师要重视空间的营造;二是空间营造需要充分的技术支持,对技术条件的重视必不可少;三是项目资金和技术限制决定能够创造空间的品质和规模。


在刘玉龙看来,建筑不仅具有物质性,还具有人文性。物质性包括建筑所需的技术材料、资金、建设方式和场地等,人文性则是将艺术、历史、文化等方面融入设计中。


“历史和文化在设计中非常重要,即使有时建筑师不主动去考虑,它们也会悄悄地渗入其中。建筑的人文性是一个视野问题,是设计中潜移默化体现的。建筑师有责任作为集大成者,平衡建筑的物质性和人文性,将不同的要素集中起来,给出一个好的答案。”此外,建筑空间是为人服务的,考虑人的意识与空间的相互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刘玉龙觉得建筑设计“最有趣的地方”。


2023年4月,刘玉龙组织撰写的《山川风物》《空间营造》两本图书正式出版发行。两本图书的书名连起来,就是“观山川风物,以营造空间;自空间营造,致风物山川”。《空间营造》一书系刘玉龙从业30余年来建筑设计探索的成果和心得,他试图通过此书,以源于功能和类型又同时对其有所超越的项目实践和学术思考,探寻一种“人文主义视野下的理性营造”;《山川风物》一书收录了他多年以来完成的300余幅钢笔画作,各具特色的选题、构图、明暗、笔触,既真切反映了一位建筑师的所思所想,更是从另一个角度传达出建筑师的治学风范、哲匠精神和人文趣味。“画作中基本没有房屋,但希望观者可以感觉到好像曾经有人在这里生活,而不是一片荒野。”“人对未知自然有一种恐惧,到了当代,有了道路、客栈和设施,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更加明显,这种留有人迹的自然成为可以与人互动的环境,激发我们去想象和创造一个更加舒适的空间。”刘玉龙说。


引领


在深耕建筑设计研究的同时,刘玉龙还有另外一个重要身份——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掌门人”,需要深谙“技术+管理”的双重武艺。


2023年7月,刘玉龙出任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从此,“谋划发展、规划未来”,成为刘玉龙的另一项工作重点。


“技术和管理有很强的相关性,两者也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刘玉龙认为,建筑设计是一种以项目为单元的工作逻辑,做好一个项目需要目标管理、流程管理、风险管理等,“我们常说设计是‘基于目标的设计’或是‘基于问题的设计’等,和企业管理也有很大的相通之处”。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技创新不断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大变局时代,建筑设计行业面临众多挑战与难题。刘玉龙指出,建筑行业发展模式和内涵发生变化对设计单位提出了新的要求。市场由大规模、大尺度的标准化建设转变为小规模的节点更新、加建和改造,这种项目类型的转变意味着设计企业要更加注重对建筑细节的把控,追求建筑的“小而精”。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技术也带来了挑战。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对环境的需求也在变化,“我们需要探索数字化时代下激活建设行业的新模式和新方法”。


面对众多挑战及难题,清华院立足自身实际,规划了清晰的“路线图”,绘制了合理的“施工图”:一是大力推行全过程工程咨询;二是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


推行全过程工程咨询,是深化工程领域咨询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工程咨询市场供需矛盾和服务碎片化,完善工程建设组织模式,提高投资效益和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国际通行的做法。清华院以庄惟敏院士提出的“前策划后评估”理论为指引,注重培养具备以设计为核心,全过程、全产业链参与设计咨询服务工作能力的建筑师工程师,开展全专业协同(规划、建、结、水暖电、景观、市政、室内)+全过程设计咨询(策划、设计、生产、建造、运维、评估)服务。“如果以两者为纵横轴的话,设计就是其交叉中心,做好全过程和全产业链的知识和能力积累,才能形成符合当代人才的综合能力,形成好的设计作品。”刘玉龙说。


数字时代,抢抓数字化变革发展新机遇,推进数字化转型,打造面向未来的发展新引擎,是建筑设计企业的必然选择。清华院积极开展数字化转型工作,大力推动信息化平台的硬件和软件建设,自主开发的“以工程项目全过程数字化为核心的设计院一体化信息服务体系”获得2021年度行业优秀勘察设计奖工程勘察设计软件二等奖。在人工智能应用方面,清华院成立了AI探索小组,打破部门界限,以兴趣和项目为基础,横向协同和推动研究。


新征程上,清华院人还有许多“大动作”,他们基于高校设计院多专业齐备、协同、配合的特点,提出了“三个坚持”“三个提升”和“三个创新”的发展目标。


“三个坚持”,主要着眼于长期发展:一是坚持高校设计院学研产平台的发展定位;二是坚持专注高品质设计的办院宗旨;三是坚持以技术领军人物为核心构建高端人才队伍,在院士、大师带领下更好地创作高质量的作品。


“三个提升”,则着眼于近期发展与挑战:一是以合规性建设推动内部管理提升;二是以系统性技术建设推动技术能力提升;三是以研究先导推动设计创优和作品水平提升。


在业务层面,清华院还提出了“三个创新”:一是探索设计为核心的全过程全领域协同创新;二是探索双碳研究和技术的战略谋划和实践创新;三是探索数字和AI在设计领域的结合和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全社会关注的、必须要积极推动的重要工作,建筑设计行业责无旁贷。”刘玉龙介绍,在建筑单体层面,清华院已积累从节能到绿色多项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推动低碳、零碳建筑项目设计。为推进园区层面实现“双碳”目标,清华大学和清华院成立“清华建筑协同创智研究中心”,积极推动碳中和校园建设的研究和落地实践工作。同时,清华院广泛应用绿色建筑设计手段,成立绿色建筑工程设计研究所、建筑环境与节能设计研究分院,成立中德碳中和联合研究设计中心,在绿色、节能、低碳领域为全社会提供服务。


《周礼·考工记》有云:“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在追寻建筑设计理想的路上,传承、创新、求索、引领,刘玉龙仍然一如既往,不断前行。(本刊记者  刘红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