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博

扫一扫,关注微博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主管主办

加入收藏

不忘初心担使命 匠心至臻筑上乘——记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李兴钢

不忘初心担使命  匠心至臻筑上乘

——记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李兴钢

高彬

李兴钢

中国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李兴钢建筑工作室主持人,天津大学、东南大学客座教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设计导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他,博学通达、敏思灵慧;

他,俊逸温和、内敛沉静;

他对设计工作充满热情,拥有丰富的创造力和敏锐的艺术直觉;

他对设计现状冷静思考,在不懈实践中萃取精华,自成一家……

他就是中国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李兴钢。

    

2016年年底,李兴钢被授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称号。那一年他47岁,足见业界对李兴钢设计水平和成就的高度认可。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家体育场“鸟巢”的中方团队总设计师、“胜景几何”设计理念的提出者,读取大师心中的壮丽图景。

 


夜以继日筑“鸟巢”



李兴钢1991年于天津大学建筑系毕业后进入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1998年入选法国总统项目“50位中国建筑师在法国”赴法国进修,2012年获得天津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博士学位。20多年来,李兴钢主持设计的项目不胜枚举,绩溪博物馆、唐山第三空间综合体、北京地铁4号线出入站口、地铁昌平线西二旗站、北京西直门交通枢纽、元上都遗址工作站、商丘博物馆、天津大学新校区综合体育中心体……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无疑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会场、国家体育场“鸟巢”。


微信图片_20180703085527.jpg


复兴路乙59-1号改造工程(张广源拍摄)


微信图片_20180703085551.jpg

绩溪博物馆(夏至拍摄)

微信图片_20180703085615.jpg

天津大学新校区综合体育中心(孙海霆拍摄)


微信图片_20180703085638.jpg

元上都遗址工作站(张广源拍摄)


微信图片_20180703085655.jpg

鸟巢(张广源拍摄)


2002年12月,著名建筑大师、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赫尔佐格、德梅隆向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发出邀请,希望寻求一位熟悉中国文化并在专业上有国际视野的合作者,共同完成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会场的竞赛设计工作。2003年1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推荐了该院史上最年轻的副总建筑师李兴钢作为中方总设计师赴瑞士参加此项目设计工作。

在前期的构思中,李兴钢与设计团队一起聆听大师们的设计思路,同时,他从中国建筑师的角度直言不讳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并根据自己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不断补充、完善、丰富设计方案。方案确定后,李兴钢承担了体育场功能最复杂的底座部分设计工作。他与远在万里之外的北京方面工作小组密切配合,夜以继日高效率地完成了任务。

2003年4月,经过专家的严格评审和公众投票,瑞士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建筑师事务所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组成的联合体设计完成的“鸟巢”方案脱颖而出,正式被确定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会场、中国国家体育场的实施方案。

作为“鸟巢”的中方总设计师,李兴钢既要跟政府、业主、奥组委等多方协调,又要跟十几个专业的设计人员、多个合作方的建筑师、工程师沟通,同时,近4000张施工图纸都需要李兴钢签字总负责,他每天高负荷地工作,处理着不计其数的具体问题,其压力之大绝非常人可以想象。

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闭幕后,李兴钢在一篇题为《喧嚣与静谧》的文章中记录了这样的场景:外面散场的观众人声鼎沸,而他独自一个人坐在国家体育场西南包厢的看台上,面对着空空的赛场和跑道,内心的思绪万千,“只有前所未有的轻松与释然,心里如此沉静”。

几乎是在“鸟巢”设计工作开展的同时,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于2003年成立了以李兴钢命名的工作室。


 


沉静之后是沉淀



随着“鸟巢”设计工作的推进,特别是在与赫尔佐格和德梅隆事务所合作不断深入的过程中,对方那种有条不紊的运转模式、高效的工作机制和创造性的成果,以及对设计的逻辑和研究性的强调,大量原创性并与设计理念紧密相关的材料研发与建造实验都让李兴钢感触颇深。

李兴钢注意到,赫尔佐格和德梅隆事务所的工作人员都很有个性,设计能力也都很强,但同时,他们对于个体与整体的关系把握非常到位,懂得如何在体系中将个人的设计能力发挥到极致。这些工作方式、工作态度和设计思路触动了李兴钢,他意识到,单纯靠设计院总建筑师的身份去调动人才、根据项目需求随机搭配的工作模式,其实不足以更好完成自己的设计理念和达到完美的设计成果,唯有搭建一个如双手十指的个人团队才能达到类似效果,他决定把“研究式”的建筑生产模式引入自己的工作室。

通过不断地观察、思考和总结,李兴钢在工作室的体系建设上提出了设计与研究并重的工作模式,倡导研究性设计和设计性研究相融合,这种模式既不同于大学研究室,也不同于一般的设计院工作室或建筑师事务所。

“我们并不是完全的社会生产状态,也不是完全的学校状态,而是半学校半社会的状态。”李兴钢常对工作室的建筑师们这样说。在他眼里,建筑师工作室的理想状态介于学校和社会之间,它的思维强度类似于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学校,但接触面却已是真实的社会。

多年来,在李兴钢的带领下,其工作室致力于建筑工程的全过程设计,所完成的工程设计从常规的建筑概念设计、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配合设计,延伸到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展陈设计、标识设计等方面。李兴钢工作室在设计过程中强调建筑对文脉、自然、场地、材料、使用者的反应和对建筑、室内、景观的全过程设计与控制,创作出一系列体现当代性并具有文化厚度和艺术感染力的建筑作品,同时开展了“园林—聚落”和“大匠阅读”等系列专项研究。


 



“胜景”与“几何”交融

人工与自然互成

 



从大学毕业进入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之初,李兴钢的作品关注于对“中国性”的思考和实践,作品中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与东方古老建筑营造法式的融合与呈现。

2003年与赫尔佐格与德梅隆合作后,李兴钢开始转向关注“皮层”建筑语言——用现代材料表述“现代性”。这期间,他的作品如“复兴路乙59-1号改造工程”,致力于探索立体园林和空间化的视觉处理,明显是受到了赫尔佐格与德梅隆作品的影响,这个项目注重研究对建筑表皮及内部空间关联的设计表现形式从2004年到2009年一系列的作品中可以观察到,李兴钢对于建筑复杂性探索的跨越历程:从组织秩序的濒临“失控”到全方位多层次的“强控制”,从复杂性线索的断续安插到整体性的融会贯通,从表皮材料的生涩拼贴和刻意表现到“水墙”、“瓦窗”的信手拈来、举重若轻……这个趋势在之后的设计中更是发展成为常态。通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李兴钢逐步提出了“胜景几何”的思想理念,这也是他对其工作室建筑宗旨的概括。

 所谓“胜景几何”,就是“胜景”和“几何”的有机结合。在李兴钢看来,“胜景”包含人、景、界面以及叙事和隔离物等要素,展的是一种与自然紧密相关的空间诗意,而“几何”与建筑本体相关,是结构、空间、形式等互动与转化的基础。“胜景”通过“几何”而实现,以建筑本体营造空间诗性,形而下的“几何”与形而上的“胜景”互为因果,最终“几何”转化为“胜景”。说到底,就是营造人工与自然之间的互成,它们所构成的整体成为使用者的理想建筑和生活世界。

2015年建成的天津大学新校区综合体育中心设计就是充分体现“胜景几何”念的代表作。李兴钢在设计将各类运动场地空间依其平面尺寸、净高及使用方式,以线性公共空间串联,一系列使用于屋顶和外墙的直纹曲面及圆弧形状的混凝土拱带来大跨度空间和高侧窗采光,形成沉静而多变的建筑轮廓,呈现出一种清晰的“重力传递”的可读性。

在这个项目的设计中,李兴钢和他的工作室尝试强调在几何逻辑控制下对某些建筑基本单元形式和结构的探寻,并重复运用和组合这些单元结构以生成具有特定功能、光线及氛围的建筑空间,构件和节点的处理物化营造出感人的空间场所及丰富而诗意的空间感知,与学生的日常活动和校园景观产生互动。

2013年竣工完成的绩溪博物馆可谓是李兴“胜景几何”思想的得意之作。绩溪博物馆以聚落的手法,将整个建筑群覆盖在一个连续的屋面之下,“折顶拟山”,规律性组合布置的三角屋架单元,其坡度源自当地建筑,营造出起伏的屋面轮廓仿佛绩溪周边山形水系内部设有多个庭院、天井和街巷,既是舒适宜人的室内外空间环境,也是微派建筑空间布局的重释。庭院里“留树作庭”,使人造之屋与自然之树相存互成。一条立体的游览路径,将游客引导至建筑顶部的观景台,俯瞰建筑的屋面、庭院和秀美的远山在这个作品中,李兴钢带领团队展现得淋漓尽致,恰好也正应了绩溪博物馆展厅中胡适先生的亲笔手书对联:“随遇而安因树为屋,会心不远开门见山”。

李兴钢认为,“胜景几何”是以人为本,人法天工,天人合一的体现,是诗意中国之文化道统的合法性延续,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在当代空间秩序上的物化反映,甚至还可能成为超越地域和文化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生活空间模型。这种理念的提出既是建筑师努力的方向,也是对当下现实缺失之诗性的质疑,亦是对自己关于理想世界营造之努力的省问。


 



精耕细作,打造传统与创新结合的

设计本源

 



当前新常态背景下,以往增量式粗放城市发展模式及其带来的问题被深刻反省,未来的趋势逐渐转向存量化、精细化更新与发展。对此,李兴钢的判断是,只有更加详尽地研究当前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才能将城市空间营造得更有品质,更加适合人们在城市的栖居、工作与生活

“目前,中国城市的决策者不断重视和加强城市设计工作,专业工作者在此方向上有着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更加精细的实践。从我个人的思考和实践角度,并不愿意把建筑和城市区分割裂,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两种视角是同等重要的,要结合城市设计视角和建筑设计视角综合地思考城市问题或建筑问题,这会给我们带来全新的启示。”李兴钢说。

当下的中国城市与建筑领域有一个很突出的亟待改善的问题那就是“千城一面”。“生活环境的过度人工化将人们推离往昔的生活理想,在这样的现实之中,我们何以建构和修正当代生活的诗性世界,将人与自然心心相印的独特传统带向城市和建筑的未来?”李兴钢说道,“‘胜景几何’是从理论和实践双重层面表述对传统的敬意,对现实的改变,对一种文化及生活理想的回归。”

文化是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的“根”和“魂”。李兴钢在一次访谈中说:“中国建筑要走上世界的舞台,必须有两样东西,一是要在现代化方面和国际接轨,二是一定要有中国自己的东西。”这也正是他从业近30年来孜孜以求不断追寻的目标。


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传承、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领域,倡导离传统文化越来越近,离自然越来越近的声音日隆。与此同时,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打造匠心上乘之作已在业内形成共识。李兴钢的“胜景几何”强调传统与创新并济、自然与人工互成、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正是因应时代潮流又具前瞻性的设计理念。想必,他已眺望到一幅诗意中国的胜景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