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主管主办
“黄河宁,天下平。”从古至今,黄河治理都是安民兴邦的大事。滚滚黄河,金涛澎湃,“一碗黄河水,半碗黄泥沙”,黄河治理最大的难题是水少沙多。治黄工作也因其极端重要和极富挑战性的特点,吸引着许许多多的水利工作者,造就了一批享誉国内外的水利专家,景来红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提起景来红,行业内的人都知道,他是为治黄工作提供重要技术支撑、年产值数十亿元、业务遍布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综甲院”——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黄河设计公司”)的技术“当家人”。世界坝工史上最具挑战性的工程之一——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有他洒下的汗水;特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前期论证,凝聚着他的智慧;黄河治理开发七大控制性骨干工程之一——古贤水利枢纽前期论证,融入了他的心血;河南宝泉抽水蓄能电站、黄河下游防洪工程、泾河东庄水库、沁河河口村水库、黄河西霞院水库等众多重量级的水利水电工程也留下了他坚实的足迹。多年来,他用所学所知,敢于创新,不断进取,带领技术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行业难题,铸就了一个又一个质量效益双优的精品工程。
勇攀高峰,投身小浪底工程建设
上世纪80年代末的一天,正在紧张准备硕士毕业论文且预定工作单位之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播报了“黄河治理开发的关键工程——小浪底工程正式批准立项,即将开工建设”的消息,景来红立即下定了决心,到原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2003年改制为黄河设计公司,以下简称“黄委设计院”)工作。该院位于地处中原腹地的河南郑州,是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勘察设计单位,他认为,这里是他学有所用、大展抱负的最好舞台。
从1990年9月入职开始,他扎到小浪底项目中,从大坝基础设计、关键技术研究做起,一步一个脚印,一干就是20多年,参与并见证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初步设计、关键技术研究、技施设计、建设、运行、管理。他笑称:“直到今天,我这个小浪底工程设计副总工程师的职务都还没有免。”。时至今日,他仍承担着进一步完善小浪底技术总结和技术服务的相关工作。
小浪底水利枢纽是一座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发电,除害兴利、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控制了黄河流域总面积的92.3%、黄河天然径流量的87%和近100%的输沙量,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因为水沙问题特殊,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水库综合运用要求严苛,给工程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带来一系列重大挑战,小浪底水利枢纽也因此被国内外专家称为世界坝工史上最具挑战性的工程之一。
能否成功解决泥沙问题是小浪底工程成败的关键。围绕这一核心技术问题,小浪底工程在工程规划、枢纽总体布置、多沙河流工程泥沙问题的处理、大规模密集地下洞室群设计等领域取得了关键性突破。景来红作为当时黄委设计院的土坝室副室主任、院总工助理和工程副设计总工程师,参与了大坝设计、孔板消能试验研究、进出口高边坡设计研究以及工程总布置方案研究等。工程开工后,作为设计代表常驻工地,研究解决现场突发技术问题,确保工程设计和现场实际良好对接,为保障工程顺利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随着这些世界性难题被一一攻克,小浪底水利枢纽在当时创造了多项国内、国际之最。例如,中国最高、填筑量最大的壤土心墙堆石坝;中国最深、最厚的防渗墙;世界最大、最复杂的进水塔;世界最大的孔板消能泄洪洞;世界最大的综合消能水垫塘;中国砂页岩不良地质条件下最大的地下厂房……
2000年小浪底水利枢纽正式投入运用以来,大幅提高了黄河下游河道的防洪标准,确保了下游黄淮海大平原的防洪安全,同时也保障了滩区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据统计,2003年、2005年秋汛共减少下游滩区直接经济损失135亿元、减少滩区淹没面积561万亩次、减少耕地淹没352万亩次。同时,通过科学调度,黄河水资源、水能资源得到更充分、高效的开发利用,保证了黄河连续17年不断流。
小浪底工程发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及生态环境效益,揭开了黄河治理开发的新篇章。小浪底工程及其勘察设计科研成果也因此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九届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金奖、第九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新中国成立60周年100项经典暨精品工程奖等多项令人瞩目的荣誉。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
攻坚克难,把重担扛在肩上
大型水利工程之所以引人瞩目,不仅因其对资源配置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还因其关键技术极其复杂,往往一项工程要挑战多项技术难题。能够出色完成大型水利工程设计已成为检验设计单位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尺。
作为黄河设计公司总工程师,景来红长期担任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和黄河古贤水利枢纽工程设计总工程师,全面负责项目技术论证。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从长江上游支流调水至黄河上游的特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对缓解黄河流域及邻近的西北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古贤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干流七大控制性骨干工程之一,可控制黄河60%的泥沙、80%的粗泥沙,对保障黄河中下游防洪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这两项工程在2014年均被国务院列入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计划。
与他共事多年的同事谈到这两项任命时说,景来红同时主抓两个大型水利工程,同时进行的关键技术研究多达数十项,压力可想而知。
资源性缺水一直是制约西北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根据国家决策部署,黄河设计公司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做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前期论证,2002年12月,国务院批准了《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规划中明确西线工程是“从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引水入黄河上游”,以解决黄河上、中游的青海、甘肃、宁夏等省份的用水问题。随后,黄河设计公司启动了南水北调西线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工作。
2003年,景来红在西线前期工作最为紧张的时候被任命为项目设计总工程师,他带领30多人的技术团队集中办公,和同志们并肩作战,深入开展重大问题研究,多次到海拔4000多米的青藏高原进行外业查勘,进行了大量勘测、规划和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技术成果。他主持开展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西线超长隧洞TBM施工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对制约工程建设的TBM施工适应性、安全性及长期稳定性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专家鉴定认为该成果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通风技术方案、衬砌综合设计方法等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目前,南水北调西线项目已完成了第一期工程建设必要性及规模论证、工程布置及建筑物设计方案、高海拔地区超长隧洞TBM施工等关键技术研究,提出了项目建议书初步成果,使西线工程具备了扎实的前期工作基础。
说起古贤水利枢纽项目,黄河职工无不激动和兴奋。2017年1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批准古贤工程前期工作正式转入可行性研究阶段,这是古贤前期工作的重要里程碑,是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和黄河设计公司几任领导以及以景来红为设计总工程师的项目团队不断战胜困难和挑战、坚韧不拔、辛劳付出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古贤水利枢纽项目因其在黄河治理开发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一直以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且工程规模巨大,技术、经济、社会、环境问题复杂,许多问题极具挑战性。例如,近年来黄河水沙大幅减少是趋势性的还是周期性的(对工程建设必要性及工程规模影响很大);如何减少工程建设对壶口瀑布和蛇曲地质公园的环境影响;怎样尽量降低对陕西省吴堡县城的淹没影响;坝型是采用当地材料坝,还是混凝土重力坝……“目前,古贤工程前期论证过程中的争议性问题都有了基本定论,进入可行性研究阶段之后,这些问题的论证研究将更加扎实,技术方案将最终形成。”历经8年多的辛勤和付出,景来红对今天所取得的进展感到十分欣慰。
黄河古贤水利枢纽
黄河西霞院水利枢纽
沁河河口村水库
新乡宝泉抽水蓄能电站
严谨务实,视责任如泰山
从2003年起,景来红开始担任黄河设计公司总工程师,至今已有14个年头。在一个在职职工近2000人、年产值数十亿元的全国勘察设计行业“综甲院”里担任技术总负责人,压力可想而知。
“国家实行工程建设质量终身责任追究制,如果工程出了问题,不管项目负责人退休还是离开原单位,都要依法追责。”景来红说,他脑子里一直绷着工程安全这根弦儿,审查项目技术报告时特别小心谨慎,“每个项目都得研究透彻,每个签字都不能疏忽大意”。
他除了长期担任南水北调西线、古贤水利枢纽工程的设计总工程师,还领衔参与了黄河下游防洪工程、黄河西霞院水库、沁河河口村水库、泾河东庄水库、黄河黑山峡水利枢纽、陕西引汉济渭工程等十几个列入国家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计划的项目,组织开展关键技术攻关,负责重大技术方案和重要工程措施的决策。
这么多重担压在景来红身上,他能吃得消吗?
黄河设计公司副总工张玫告诉笔者,景总颈椎不好,戴着颈托还要坚持上班,他曾因颈椎问题紧急去医院治疗。他每年差不多有一半时间在出差,做各种考察、调研、汇报……“只要在单位,他的办公室就像专家门诊似的,找他的人经常排队。但他总是不急不躁,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对一些急难险重任务,他也豁得出来顶得上去,被称为‘救火队员’。”张玫说。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对陕西省略阳县城造成严重损坏,位于县城东侧的凤凰山地质灾害点险情加剧,严重威胁着县城群众的生命安全。为尽快解除凤凰山地质灾害对略阳县城的威胁,6月8日,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责成黄河设计公司速派专家组赴灾区处理滑坡体。重任自然又落到了景来红的肩上。他二话不说,安置好手中的工作,当晚即刻带领公司一支由地质、物探、水工、施工等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专家组赶赴略阳,为该县治理凤凰山滑坡提供全面的技术方案支持。震后的略阳百孔千疮,到处是开裂的危房,到处是避险的群众。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安全。顾不上片刻休息,到达现场后景来红带领着专家组成员立即研读了大量资料,多次查勘现场,开展了地质测绘和重点区域的补充物探,和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进行了多次沟通交流,对重大技术问题和处理方案反复讨论研究。经过3天夜以继日的工作,在最短时间内编制完成了《陕西省略阳县凤凰山地质灾害应急除险方案报告》。“正常情况下,这需要两个月时间。”张玫说。
“他是个老黄牛式的人物。从不讲条件,公司安排的事情都尽力做好。”景来红的另一位同事这样评价。
“干那么多工作,您不觉得累吗?支撑您不断前进的动力是什么?”面对笔者的疑问,景来红平静地说:“是一份责任感吧。总觉得做这个事情很有意义,拿得起放不下,就使劲儿去做。”
责任,责任!他视责任重如泰山。正是这份责任与担当,让他在工程勘察设计的道路上,以梦为马,逐梦前行,终不负韶华。
黄河标准化堤防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