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博

扫一扫,关注微博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主管主办

加入收藏

一个建筑师的“西行漫记”

——记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赵元超

赵元超,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中建西北院)总建筑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内地与香港互认建筑师,APEC中国建筑师,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第一届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当代百名建筑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图片40.png

赵元超,1963年出生于古城西安,是我国恢复高考以来,在建筑创作一线成长起来的中国西部地区首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1988年,风华正茂的他,从重庆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回到西安,在这片文化底蕴深厚的沃土上开始了建筑创作之旅。工作11年后,被提拔为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那年他才36岁。他坚守创作一线30年,对建筑从迷茫到不惑、从热爱到执着,在建筑设计实践中一步步成长为优秀的建筑大师,成为当之无愧的西部建筑师重要代表。他的作品视野开阔、风格各异,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表现出包容与和谐、传承与创新的设计风格。


建筑师的“西部境遇”


一个建筑师的成长,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国家建设步伐、自身所处环境息息相关。赵元超出生在国民经济落后、物质极度匮乏、城市建设严重滞后的困难时期。当时,国家组建了六大设计院,分片区负责建筑设计任务,建筑师按照 “安全、适用、经济”的指导方针从事设计。这个阶段的建筑作品具有民族性、经济性和一定的政治色彩。西部地区涌现出了以留美建筑师董大酉、留法建筑师洪青为代表的一代中国建筑复兴领军人物,这也是赵元超最为敬仰的老一辈建筑师。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我国建筑设计行业走向开放,设计思维活跃,作品表达内容丰富、风格多样,设计内涵和外延均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欧陆风等思潮充斥着建筑界,区域特色、文化特色、民族特色进一步丧失,存在着建筑被异化的倾向。正值青春焕发、满怀建筑梦想要将所学付诸于实践的赵元超,如同追赶末班车一样感到焦虑迷茫,引发了他对重数量、轻品质,重形式、轻内容的设计思潮的冷静思考,对建筑所承担的社会功能、文化、科技和艺术以及建筑技术与运用价值等一系列问题的系统研究。

建筑设计始终体现出一定的历史状态,其受制于所处的政策环境、物质条件和行业本身所具有的技术水平。赵元超跟随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大师进行创作,大师的言传身教使他对建筑师职业有了更深、更全面的认识,他敬仰大师,执着于职业追求,却又倍感责任之重。他必须得面对“西部境遇”:首先,我国西部地区经济落后,发展缓慢且不平衡,地貌复杂而气候多样,文化深厚又多元交融,历史悠久但又重视不足,城镇化发展迅猛却又指导薄弱;其次,虽然西部地区涌现出的优秀建筑师学习国外先进设计理念并结合西部特征,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进行了探索,创作了一大批优秀建筑作品,但西部的总体建设水平与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还有一定差距,建筑创作受到一定制约。“西部境遇”给赵元超这一代建筑师留下了坚持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和绿色的烙印,他们有责任感,更有理想和追求。

图片41.png

西安市南门广场综合提升改造工程


赵元超认为,“西部建筑”的境遇某种意义上与西部潜藏的内涵类似,这决定了“西部建筑”需要更稳妥且敏感地与政治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等环境相宜、共生,更为关注经济性与品质间的关系及西部“主体身份”的自觉建立。

西部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着无限生机,赵元超从小就对土地保有特殊的情感。他曾这样写道:“小时候,我家小院有堆土,在那个动乱的年代,这就成了我的‘百草园’,成了我的造型天地,我不断变换着土的形式,尝试在有限的空间种植喜爱的植物,盼望着一次次生命的诞生和收获的喜悦。”他认为,“西部境遇”需要建筑师沉心专注地探索根植于土地的信息,以纯熟的专业技术与艺术手段唤起沉睡的场所灵魂,表达出意境,然后用合适的建筑语言“填词造句”。他的作品力求以物质的呈现表达出一种精神、一种生机与希望。

西部大地广袤无垠,建筑师们的“百草园”更大。张锦秋大师创作了一批闪耀着中国传统文化光芒的现代建筑,天人合一、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创作之路获得了巨大成功。赵元超目睹并切身感受到了张大师由一名优秀设计师成为大师并一步步走向人生巅峰的创作历程。这更加坚定了赵元超不忘初心、持续探索特色创作之路的信念。赵元超以古都西安与圣地延安为起点,潜心探索“西部境遇”自然生态下的建筑形态,在30年的创作生涯中,曾先后主持设计了中国杨凌国际会展中心、西安欧亚论坛、陕西自然博物馆、西北大学自然科学馆、西安金花广场、西安金石国际大厦、西北大学南校区核心教学区、西安人民大厦餐饮会议中心及改扩建工程、西安灞生态区行政中心、陕西省委办公楼、西安欧亚论坛、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办公楼、西安市行政中心、西安市南门广场改造提升工程、石嘴山市大武口新区行政及文化科技中心、西安经开区文化艺术中心、延安大剧院、延安行政中心、金延安圣地河谷等100多项大型建筑作品,创作出了“属西部”的优秀建筑。

图片42.png

延安大剧院


生于土地,出于阳光


赵元超在创作实践中,力求以建筑存在的形式彰显中华文化儒、释、道等博大的思想与智慧,实现古今文明的对话、文脉肌理的延续与弘扬。

土地是他建筑创作中最重要的元素,他认为,建筑只有与土地建立可能的实际感情,与大地上的自然默默相望,才具有生命力。

在陕西省自然博物馆的设计中,为使新建筑与现有建筑、周围场所氛围等要素成为有机的整体,他保留了唐朝风栖塬遗址的一块高地,同时, 出于对20世纪80年代陕西标志性建筑陕西电视塔的尊重,设计了一个没有“形式”的建筑,令建筑归属于这块土地,像从土地中生长出来的一般。贺兰山下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新区办公区临着艾依河水,布局明确又自由,建筑群以斜坡屋顶的姿势呼应着山脉的姿态,现代又自然,不惊不乍,和这片土地很好地融合,这就是赵元超说的“地貌状大地建筑”。灞生态区位于西安著名的灞三角洲,是重要的城市绿地,灞商务行政中心在其间起到引领作用,其设计给予场地充分的尊重,让自然和建筑融入彼此,所有的建筑材料简化为清水混凝土,没有过度装饰和艳丽,打造出“素面朝天”的质感。

图片43.png图片43.png

西安市行政中心


对于老建筑的保护以及新老建筑和谐共生,赵元超提出,“不必一味地追求风格上的统一和形式上的复古,而应该在建筑体量和尺度上给予足够的尊重和统一”。在跨越半个多世纪对话的西安人民大厦整体改扩建项目中,既保护了建筑遗产整体风貌,又使其焕发出新活力。在西安历史轴线“长安龙脉”上,西安行政中心以“血脉相连”延续了城市肌理,以“四方城”创造出现代化的办公环境。陕西省图书馆则刻意保护了唐代地形,以典雅的建筑形象成就了西安最具现代精神的经典建筑。

建筑如人。赵元超保持着积极进取的创作态度,他认为建筑设计是一场比体力、比耐力、比智慧的铁人十项赛和马拉松比赛,需要建筑师有理想、有韧性、有毅力,在不断向现实妥协的情况下实现心中的理想。在建筑创作的道路上“可贵的是韧性和坚持”。他热爱建筑,充满激情,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和完美主义者,一直保持着如“角斗士”般旺盛的激情。至今,赵元超还亲自参与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东航站区规划暨东航站楼、西安火车站改建工程等重大项目的方案创作。

他遵守着建筑设计中的普世价值,认为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应遵循的规律,建筑也不例外,本身应遵循秩序,也就是道。在遵循道的过程中实现人与建筑、建筑与环境、建筑与城市的和谐统一。他善于从传统文化智慧中汲取营养,探索着中华建筑的创作灵感、精神坚守与文明自信。


承继发展的多元创作


每一次建筑创作对于建筑师来说都是未知的旅途,充满了神秘与探索,他们在行进中勾勒出心中向往的彼岸。建筑设计是定制化、个性化的创意产业,需要对职业的坚守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社会的发展不断引发对建筑学的追问,“西部建筑”迫切需要最务实的探索者引领寻找未来之路。

赵元超认为,在差异显著的地域性、多样鲜明的民族性、务实合理的经济性面前,将建筑简单冠以“风貌”、“风格”也许不完全合宜。而“属西部”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建筑的地域特性与身份归属。从四方城至宝塔山,再向西漫溯,边走近历史边与城市对话,以新有机主义理念一脉贯穿,直接触及建筑的本质,将地域推向了更为具体的地点,再把建筑锚固在地点,这正是赵元超追求的目标,而这一实践过程却饱含着无比的艰辛。

他强调每一个建筑自身的“主体身份”、特定场所和不可代替性。建筑师的价值在于发现每一场地固有的秩序、价值和精神,创造符合时代性、场所性,适合此时此地、此时此景的作品。他始终坚持“基本态度”和“基本原理”这些万变不离其宗的道理,同时又强调建筑的秩序、回归、淡泊、和谐等。因此,有时候他着重以“填空”、“缝合”等词语来表述自己的作品。他形成了“自然优于人工、品质高于风格;城市大于建筑,适宜重于创新”的独特设计观。

自然优于人工,品质高于风格。人类总是想给自然加点东西进去,但往往最后发现是失败的。人工的东西没有自然的永恒,任何建筑都有可能对自然产生破坏。赵元超认为,设计师有责任尽量减少破坏,使建筑为自然增色、与环境和谐。同时,他认为城市的品味比单纯的风格更重要。建筑本身就是用最简单的方法去追求最大的效能,还以它本来的意义和面目。简约、秩序、真实是赵元超一直以来强调的设计理念。

城市大于建筑,适宜重于创新。他觉得每一场地都有自己的秩序,建筑应该尊重其所在的城市和环境,建设一个和谐城市比创造一个单纯好看的建筑更为重要。大量背景式建筑形成城市的重要气氛,起着保护标志性建筑的作用,背负的责任更重要。赵元超认为,建筑师不仅是文化的守望者,还应是环境生态的保护者,更要成为现代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建筑要服从于城市而不是在城市面前“骄傲自大”,这是赵元超的设计情结。

他说,一个城市的底图包括基本、适宜、秩序、协调甚至各种“自知之明”。以西安为例,由于文化底蕴深厚,其城市背景在城市建筑的设计中至关重要。在西安南门广场改造提升工程中,赵元超始终思考如何将传统空间、文化和现代生活相融合,如何在城市生活中实现对人的尺度的探寻。赵元超表示,当时的理念就是“不能把历史遗产当成木乃伊,要和当代生活充分融合,要积极保护而不是把它供起来”。例如,面对千年的古城墙,周围一切新建设都是图底关系中的底,要以一种谦卑、低调、友善的姿态与古遗址平和地对话。建筑师更应该甘于创作大量的背景式的建筑,这是对现有文化气氛的保护,更是建筑师应坚守的职业道德。赵元超把南门广场整体提升工程比喻成在城市心脏里做的搭桥手术。改造没有采取大拆大建的简单方式,而是凸显了南门城楼完整的天际线,保持了这座城市特有的表情,包容和传承了古城西安的记忆和精神。该工程被誉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现代城市融合发展的典范。

赵元超强调,“新建筑根植于沧桑大地之上,必然与旧城旧貌、旧人旧事发生关系。与历史平和对话、与故有元素和谐共生是设计实践的永恒主题。”对于建筑设计而言,创新很难、很复杂,但首先要恰当。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遗传代码,新建建筑要寻找和表现城市的DNA,体现文脉、城脉、人脉。

赵元超常说,建筑创作主要靠实践中的悟,只有悟才能感受它的精髓,但这一定是要经过艰辛的过程。


建筑创作的宝贵财富


“好的建筑如同君子一样,与自然、城市环境的关系一定是彬彬有礼、和而不同,同时也应是简单的营造”;“好的建筑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体现场所感,要尊重所在场所并主动融合,能恰如其分地置身于环境当中”;“好的建筑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好的建筑不仅耐看、耐用,还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是留给下一个时代的印记”;“好的建筑应该是绿色的,要避免泡沫式的建筑”……这是赵元超心目中的好建筑。

对于建筑师来说,也许只有两样东西最具说服力。

一是作品。赵元超先后主持设计了100多项大中型以上项目,获省部级以上优秀工程一等奖30余项,是陕西省获奖级别最高、数量最多的年轻建筑师,也是西部近25年来唯一的一位青年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他用自己“属西部”的建筑,回答了三个问题:如何在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城市空间平衡建筑的现代性、如何在西部不发达地区实现建筑高完成度、如何建立应对地域性的设计方法与创作原则。

二是思想。思想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和最重要的精神财富,实践思考的每一次升华,实践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思想的引领。建筑思想超越了作品本身,超越了历史局限。赵元超的贡献不仅在于倾心投入的创作实践,更在于形成了自己的创作思想、价值观和孜孜以求的理论研究精神。他追求建筑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天人合一;大道至简,自在、无形,淳朴自然;建筑“和而不同”,相互协调而又尊重彼此的差异性;建筑谦让,适度、适宜,与环境相通相依、和谐共存……他形成了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与现代化相结合的独特建筑思想和理念,呈现着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和城脉、人脉和文脉的DNA。他出版学术专著4部,发表学术论文30篇;在办公建筑专业集成技术研究中取得重要成就,并成为多个科研项目的带头人。他还对老一代建筑师的创作思想、理念进行系统的梳理、研究,具有重大理论原创价值。他积极参加国家和地方建筑行业的各项活动,参与多项行业标准制订、行业标准的主编及审定、重大工程的决策评审等工作,在其兼任各种社会职务的平台上,以建筑创作激励人,以职业的坚守和创作的坚韧影响人,鼓舞着奋战在一线的广大建筑科技工作者和莘莘学子,为国家建设事业作出了无私奉献。

不忘本来,才能开创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创新发展。赵元超以不卑不亢的立场与态度承继中华智慧,从建筑走向城市,从对形式的关注走向对环境场所的关注,从建筑表象走向建筑本原的探索,将建筑理念、建筑情感融入到建筑作品中,赋予建筑生命力。他的作品立足西部的生态环境、城市特色。他在根植于西部沃土的“深耕苦旅”中,追求淬炼设计和深度创意,更像一位虔诚的行者。(本文作者李杰为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党委工作部副部长)